◆
(長春市第六十八中學)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植物細胞》中的實驗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顯微鏡的操作過程,了解植物細胞結構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制作臨時裝片,并利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細胞的形態結構具有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而且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思維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初步具備了使用顯微鏡的技能,通過植物細胞的了解,學生也掌握了細胞的基本結構,迫切的渴望在顯微鏡下看見微小的細胞,學習興趣很濃。現如今的學生動手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都較以前的學生有很大提高,所以本節課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制作臨時裝片。如今的學生表達能力很強,愿意自我展示,但是合作意識淡薄。所以本節課我采取小組合作式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研究、討論,制定出本組的實驗方案,增強團結、合作精神。
1.知識目標
列舉說出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2.能力目標
學習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制作臨時裝片的過程,交流制作心得;根據自己的觀察,客觀真實地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根據以上分析,我在本節課進行了如下嘗試。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相比傳統的接受式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小組合作式教學才能真正的培養每一名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所以在本節實驗課的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如在課前復習顯微鏡的使用,我采取兩人為一小組,發給每個小組一張玻片標本,在規定時間內看那些小組能在互相合作的情況下,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玻片標本的內容。在講解制作臨時裝片過程之前,由于現在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都較強,所以在講解完實驗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實驗材料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探究設計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巡視,引導幫助,重點發現學生中的創新點,給予鼓勵并提出指導性意見。當實驗進行完后,各組同學對本組實驗進行歸納總結,派出一名同學,利用實物展臺介紹本組的探究過程,在講解過程中提出實驗中發現的問題,由其他組同學進行解決,從而總結出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這種小組合作式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獨立學習為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與人合作的創新能力。
1.實物展臺的應用
傳統的生物實驗往往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實驗過程,介紹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然后由學生操作。這種傳統教學方法有許多弊端,如生物實驗用具、材料往往較小,如本節課所用到的蓋玻片、滴管,學生不易觀察。學生和教師之間距離較遠,總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清楚的看到實驗過程,如本節課剝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過程,蓋蓋玻片的方式,染色的方法等。所以學生自己獨立操作時,不能掌握要領,影響實驗效果、實驗現象,教學還需要分別講解。實物展臺則彌補了以上不足,將所要講解的實驗用具,如載玻片、蓋玻片、永久裝片等放在實物展臺上進行展示、介紹,同學可以通過大屏幕觀看,清晰明了。玻片標本分類的介紹也可以將各種切片、涂片、裝片標本放在實物展臺上,邊展示邊講解,邊分類,學生通過觀察各種裝片的名稱和形態,輕而易舉地區分了各種玻片標本的特點。
本節課教學目標之一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教師講解后學生繪制的會有許多問題,分別講解時間不夠,可以在學生將觀察到的植物細胞圖繪制完后,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細胞結構簡圖,用實物展臺進行展示,并由學生對繪制過程進行總結,教師針對普遍性的相應問題進行講解,師生共同總結繪制生物簡圖的要領,學生學習效率會提高不少。實物展臺的應用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被觀察物體直觀、清晰,增強了實驗效果,提高了實驗效率。
2.PPT的應用
本節課所觀察的細胞結構是肉眼看不見的,需借助顯微鏡觀察,學生獨自操作時無法判斷在顯微鏡下觀看的結構是否正確。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只能將細胞結構圖畫在黑板上,而手繪的結構圖與實物總會有一些差異,或者教師走到學生中逐個觀看、講解,就會出現到下課了還有學生沒有指導到。而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像照下來制成PPT,通過大屏幕呈現出來,再對全班同學進行指導,讓學生具有針對性的觀察,節省了實驗時間,提高準確性。講解氣泡和細胞的區別時,將氣泡的圖片呈現在大屏幕上,學生清晰地看到了氣泡和細胞的區別,避免了觀察中出現的問題。實驗材料怎樣展平,沒有展平會出現什么觀察效果,材料染色到什么程度觀察效果最好,都可以制成PPT,向學生直觀展示了所要講解的內容。PPT還可以插入錄像,如學生探究結束后,可以播放制作臨時裝片過程的視頻錄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討論,總結出各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實驗的注意事項。PPT課件的應用使實驗效果清晰、實驗效率有所提高。
3.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
PPT課件形象、生動,但是也有其不足,他是教師課前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出來的,是以教師的教學思路為主旨,播放順序固定,不能隨課堂的實際情況而改變,沒有靈活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交互式電子白版卻具有這些優勢,所以本節課我采取PPT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相互結合的方式。如在總結臨時裝片的制作注意事項時,我將制作過程呈現在電子白板上,邊和學生總結,邊用白板筆通過變換顏色和符號將重點突出出來。在復習細胞結構時,將細胞的結構圖呈現在電子白板上,再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標注各部分結構名稱。在鞏固臨時裝片制作過程時,將制作過程的圖片打亂,制作成動畫,再讓學生從新排序。電子白板靈活性強,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改變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性也強,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知識。學生對這種交互式教學非常喜歡,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具有直觀、形象、鮮明和生動的特點,縮短了學生的認知過程,擴大了學生的認知空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小組合作式教學從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了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實踐證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支撐課堂,可以使生物實驗課生動、有趣,學生在多姿多彩的課堂中既鍛煉了學習能力,又享受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