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各專業課程設置中,專業課程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語文等文化課卻因為實用性不強被忽視。語文作為基礎課程,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提高學生文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新課改要求高職語文教學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關注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及未來的崗位需要,改變傳統語文教學的刻板和枯燥,全面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水平,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情和學習效率。
《教育改革綱要》明確規定:“要改變課程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高職語文的學習近幾年難度較大,學習的東西繁雜,高職學生不懂品鑒這些“陽春白雪”,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在進行課文的講解時,不能片面地停留在課文的文意和重難點的梳理上,這樣會導致課堂死板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在傳授和講解語文知識時,應該從課文中跳出來,到生活中去尋找和語文知識相關的事物,多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找到教材和生活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讓語文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相結合,走進生活,讓課堂活躍生動起來。例如,在講“南洲六月荔枝丹”的時候,不能一味地拿著教材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應該從教材的內容著手,找到教材和學生生活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讓課堂生動起來。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出示幾個荔枝,讓學生上臺講解對荔枝的了解有多少,教師可以在一旁指點,訓練學生有條理的介紹事物。然后再向同學們展示荔枝的形成過程,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荔枝樹的成長和最終形態。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和注意力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語文課堂真正做到了生動有趣,讓課堂活躍起來了,可見從生活中學生接觸的事物入手,讓語文課堂能夠和生活聯系起來,可以大大增強了語文學科的實用性。所以,在語文課堂上,要盡量從生活中的事物入手,多從生活中尋找語文學習的事例,提高課堂質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強語文課堂的實用性。
高職教學中,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就要改變教學方式,讓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語文的學習不能是純理論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和教師有更多的互動,充分促進學生自信心人格和審美能力的發展。例如,在講授《斷臂的維納斯》時,教師不能單純的教授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去記憶理解,還應該找出維納斯的圖片展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和理解,然后展示一些名家對斷臂維納斯的評價,讓學生去感受和理解,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美、感受美。這樣才能增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為將來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職語文是一門綜合型學科,教師應該基于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專業,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到一些基地、公司參觀學習,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和請教,更好地進行實際觀摩學習,體驗日后的工作環境,適應工作心境,從而為學生以后就業做好鋪墊。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學生課外實踐的收獲,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實踐來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課堂質量,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語文課堂的實用性大大提高。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其學習環境包含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高職語文實用性教學,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即: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幫助者、促進者,用錄音、影像、教具等生動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獲取學習信息;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客體);教學過程由講解說明的進程轉變為通過情景創設、問題探究、協商學習、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媒體作用也由作為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意義建構、解決實際問題的認知工具,學生用此來查詢資料、搜索信息、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
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主要以培養專業性人才為主,不同的學習專業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但是,學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同樣要重視文化課的作用,比如很多高職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連簡單的信函都不會寫,更別說工作總結、調查報告了。對此,高職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提高學習的實用性,分析學生所需的專業能力結構,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進行分析細化。采用多種途徑和手段提高學生對常見應用文的掌握,積極開展自我介紹、辯論賽等活動,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魅力,為以后的就業和發展打下基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語文知識,增強了語文課堂的實用性,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總之,要想提高高職語文課堂的實用性,就要將語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教師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改變原有古板的教學方式,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到的不僅僅是語文教材上的知識,還有應對外部環境的能力和技巧,要根據社會情況的變化,學生的專業和教材的內容不斷完善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發展,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讓語文課堂真正的變成實用性的課堂,給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實用性的幫助。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2017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編號:2017ZCY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