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沂南縣第三實驗幼兒園;山東省沂南縣第三中學)
近幾年,正能量這個詞比較流行。所謂正能量,就是指積極的、進取的、不放棄、不屈服的能給別人帶來心理上的強大震撼和榜樣的力量,是一種綜合的心理素質的體現。對于教師而言,正能量也是特別需要的。因為教師作為一種工作角色,要處理的工作關系比較復雜,教師的直接工作對象是學生,間接的關系還有學生家長,自身的工作環境中還包括教學任務的處理,學校事務的處理還有比較普遍的搭班、同事關系等。多重的工作關系對于教師工作者的心理素質要求也比較高。眾所周知,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這就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工作質量。所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培養正能量的教師是必然的。
1.有獻身教育的職業認同感
獻身教育,甘為人梯,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道德情感應該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對自身的職業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道德信念,才能在工作中自覺地履行師德規范,并能在忙碌的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守住心中的正能量,為人民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2.始終堅守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師德核心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特殊的愛,這種愛沒有血緣關系,付出了卻不計回報,這種愛是無私的、廣泛的。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可能體會不了這種感情的性質,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自然會讓他們在互相交流和相處中,“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教育的功能。
3.不斷學習進步的業務水平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讓學生學到必須的知識和經驗。學生學習的水平和程度與教師的教有很大關系。教的好,學生不僅學到的知識多,還能獲得一些人生的經驗和道理。因此,教師自身就需要不斷的學習,精通業務,掌握教學規律,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根據時代的要求培養出合格的人才。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師只有掌握熟練地業務,才能將知識準確的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做到誤人子弟。所以教師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追求業務水平的進步是很有必要的。
4.有積極進取的職業態度
俗話說得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對老師提出的要求就很高,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完善自己,兢兢業業才能做好一位合格的老師。怎么樣才能使自己不落后于職業要求、與時俱進呢?這就需要教師自身有積極進取的職業態度,活到老學到老對老師而言不是一句勉勵,而是切實的要求。時代在進步,教研成果也在不斷改進,很多教學教法也不斷地更新,教師不注重學習很快就會落后。所以作為一名正能量的教師,保持積極進取的事業心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時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擁有正能量的教師群體是保證一所學校活力運行的關鍵,而教師的正能量從何而來呢?這僅憑教師的自我修養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的是管理體制的集體監督和促進,只有在學校管理中把教師們的積極向調動起來,激發教師心中的正能量,才能讓正能量在集體中不削弱甚至創造出更大的能量。
1.抓住教師德育活動
道德始終是站在知識之上的,思想水平引領者一個人的行為水平。所以培養正能量的教師首先應著眼于教師的德育活動。在管理者的高度眼里要一直裝著老師的勞動,尊重教師的工作和思想,教師的思想道德工作不應該只流于形式,一個學校的德育建設工作要踏踏實實去做,而且要有規律的做,高度上重視了教師才能不跟著敷衍應付。其次要體貼教師,多去理解教師的心理活動,多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想教師所想、思教師所思,這樣才能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穩定的校風,學校的工作也更容易得到教師的認可,降低工作的難度。
2.學校發展與教師發展的目標統一
每所學校都應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而這個目標應該是全校管理層和教師層共同參與討論確定的,它是明確而公開的。這樣的發展愿景是師生共同意愿的表達,它可以把全校師生團結起來,就像一道無形的力量,激勵著教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因為他們的成功除了推動學校目標的前進,也是自身的成功。因此,把學校的發展與教師自身的發展統一起來,以學校目標激勵教師,對于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保持學校活力和教師活力的關鍵,學校發展目標與教師發展必須保持一致。沒有那所學校因為制定了明確有力的發展目標,而使教師和學生朝著相反的方向行動的示例,因為教師自身的發展本就和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當全校師生堅定信念,教師刻苦工作,學生刻苦學習,共同努力,全身投入,那么這所學校的成績肯定不會差,它享有的社會聲譽也不會差,一所學校的聲望又會反過來作用在教師的身上。
3.完善教師的培訓機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教師培訓是教師隊伍建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培訓對教師專業水平的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學校要完善教師的培訓機制,要面向全體,有目標有層次。既保證年輕教師的快速進步,又要激發老教師的教學活力。
學校要把教師培訓內化成一種福利,堅持培訓的力度,舍得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的付出。同時要豐富培訓形式,建立多維度的培訓。外出學習培訓必不可少,校本培訓也不能放松,全員培訓、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學習等形式要相輔相成,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師德師風的塑造。
4.建立穩定積極地校風文化
一個人的工作認同感很大程度上跟他的心理感受息息相關,在工作環境中感受到正能量,自然對這份工作的認同感就會增多。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職業認同與一個學校的校風建設有很大聯系。良好的校風文化能團結教師隊伍,形成統一的團隊精神。而校風文化的建設首先需要一個互相信信任的團隊環境。這就需要管理者工作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合理的管理和獎懲制度,滿足團隊成員的心理需求。其次要協調好團隊成員的關系,把對方視為一家人,互相依存、同舟共濟,合力打造一個和諧、溫馨、奮進的校風文化。此外,管理者還要充分放權,在減少自身工作壓力的同時,也為教師能力的發揮提供了機會和平臺,使教師能夠發揮自身潛能,提高工作積極性,彼此之間自然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