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孔子國際學校)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要組織好小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環是組建好的學習小組。常見到的合作學習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前后桌的4人為一組展開討論,而現行學校課堂中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高矮次序、男女搭配而成的,顯然是不合適的。如何組建好的學習小組呢?可以讓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按照成績優劣搭配,性格內向外向搭配的原則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組5人左右。教室要特別關注個別沒找到組的同學,教師要細心做好工作,幫他找到組。這樣合理搭配的小組更有利于有效的合作學習。
小組組建了,一點要做好學習小組的分工。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合作;一名操作員,負責具體的操作;一名記錄員,負責整理本組討論或合作的成果。每個學生都各盡其責,合作學習時輪流發言,每次合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充實而有效的。教師每次組織小組合作時,也輕松了,不用擔心誰在小組里無事可做或“唯我獨行”了。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一直不變的,在一定周期后,調換小組成員的角色,這次擔任小組長的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操作員的下次去搞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幾個角色都了解,都能勝任,并明白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要重視學習小組“領頭雁”的培養。這“領頭雁”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學習要優秀,責任心要強,并能管住自己,而且樂于助人,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在小組選出自制力較強、組織能力較好的同學為小組長后,對小組長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清楚小組長的職責,帶領小組進入角色,開展合作,增強小組競爭力。組長負責小組的合作交流組織、檢查監督、表揚批評等,讓學生管理學生,把權利下放,有助于學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小組合作交流的順利開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個成功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如具備對異質性小組進行、調控、促進等組織技能,及時地診斷與處理問題,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能進行辨別、分析,并對學生進行幫助,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的調控和促進。如在教學《厘米的認識》時,安排學生討論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長度是一厘米。由于生活中這個長度并不多,學生們思路沒打開。這時教師主動引導學生想想生活中,媽媽的常用工具盒。這時候學生打開了思路,開始學生熱烈討論了。有的說硬幣,有的說藥片,有的說粉筆頭,有的說糖塊……教師及時發揮主導作用,解決問題,讓小組學習真正有效。
各個小組開展競爭可以激發組內同學的合作意識。教師一定做好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定好合理的規則,做好評價。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評價運用恰當,能充分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產生高質量的合作學習效果。評價的方式很多,可采用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結合,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結合,促使學生的合作學習,達到碰撞、對接、融洽、升華的較高境界。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活躍,交流是否投入,氣氛是否融洽。教師要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廣度,合作學習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同學間的合作效能,我采用小組加紅旗法、評選最佳組長、最佳合作獎、最具創新獎等,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形式,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訓練。有時這也是一種學習能力,需要在教師引導、點撥。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有實效,是每個教師要認真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