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鳴,敖衛東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重慶 402247)
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然而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具有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不當、自制力較弱等特點,學生入校后,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容易養成不良生活和學習習慣;沒有接受系統全面的專業教育,會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對職業生涯缺乏規劃,人生目標不清晰。這樣的學生特點需要我們創新學生管理方式,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從思想、生活、學習與專業等方面時刻給學生幫助和咨詢。
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為輔導員制,學生入學后,給每個班級配置一名專職輔導員,負責學生管理工作,主要負責學生思想狀態、日常生活和學習管理工作。大多數院校,一名輔導員管理班級較多、人數多,因此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日常生活,注意到每一位同學的思想狀態,并且由于大多數輔導員的專業不是學生所學專業,缺乏對學生專業指導,而大部分的專業課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僅限于課堂上。因此,為了便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學生入學后,為每一個班級配置一名專業課教師,即導師,負責學生思想狀態、日常生活和專業學習管理工作。
同時,通過走訪、調研重慶、四川、西安等地高職院校,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采用大班建制教學方式,班級的人數平均50人左右,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采取合班教學,那么教學班的人數就更多,教學效果不理想。國外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視野覆蓋范圍一般不超過25名學生,超過這個范圍,教師的視野關注就會“顧此失彼”,超過人數越多,顧及不到的學生就越多[1]。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為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了滿足企業對人才技能的需求,我院積極跟隨小班化教學的發展趨勢,采用24人小班化教學模式。通過實踐證明,小班教學中,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和改革課程教學,有精力教育管理小班中的每位學生,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個性化教育,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有利于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為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許多技術性的工作或生產技能,特別是與高新技術相適應的工作或生產技能,是需要學生在實際工作或生產的過程中經過逐步積累才能形成,僅僅依靠學校是很難完成的。新師徒制是創新傳統學徒制度,讓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企業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教師與師傅聯合傳授知識、技能,學工交替、實崗育人,校企合作、聯合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改革[2]。頂崗實習是讓學生通過頂崗、替崗,走進企業內部,深入實際工作崗位,提升專業實踐技能的有效渠道,是高職教學由校內向企業崗位延伸的必要過程。
導師小班教學模式下新師徒制的頂崗實習就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采取班級導師與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師傅) 聯合傳授的方式,以傳授技能為主,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動手能力,縮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小班導師在對班級學生精細化管理中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有了充分的了解,與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師傅)進行有效溝通后,聯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因材施教,讓不同水平不同能力層次的同學們能夠得到精細化的培養和鍛煉。
2.1.1學生對頂崗實習的認識
頂崗實習前期,班級導師對學生做好充分的動員準備,讓學生認識頂崗實訓是高職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基礎理論、專業技能與社會實際要求接軌的一次嘗試,也是學生進入社會展示自己和求職的需要,是學生走上社會和上崗前全面提高職業能力的必經階段,通過學生思想上的正確認識促進行動力的執行。
2.1.2頂崗實習實施方案的制訂
頂崗實習之前,班級導師聯合企業指導教師(師傅),根據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結合行業的人才需求和崗位要求,制訂詳細的實習計劃與實習標準,同時注重計劃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讓班級導師明確學生的實習計劃和過程,讓企業的兼職“師傅”在實訓教學指導與實施的主要環節上有標準可依,共同參與學生實習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2.1.3加強頂崗實習的安全與紀律教育
每名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前,班級導師和企業指導教師應聯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包含勞動與職業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財產安全等。同時強調頂崗實習紀律規范,了解行業標準,熟悉企業規章制度,知道規范操作流程,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教育與紀律教育應引起高度的重視,應貫穿于學生整個頂崗實習的過程。
在學生進入企業正式開始實習之前,應為每一學生落實一名固定的師傅,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企業要選派的師傅應具有專業技能精湛、敬業愛崗、為人正直,作風正派等優點。師傅要嚴格按崗位的服務程序和技能操作要領指導學生訓練,尤其是難度大的服務程序,必須在師傅的引領和指導下完成,對學生獨立完成的任務,師傅要嚴格把關[3]。班級導師更應積極主動地跟進實習現場,對企業生產的運行所需技能了然于心,全面了解學生實習動態,并對實習內容進行指導,解答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疑問,協助企業師傅教育學生、解決學生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及時發現學生不適應崗位、中途脫崗的情況并進行有效處理。同時,要求學生以實習日志的形式記錄每天的工作,一個階段實習結束后提交實習小結,實習結束后對整個實習過程進行實習總結。
頂崗實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進入實際操作崗位,在專業導師和企業師傅的共同指導下,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頂崗實習實施效果如何,需要我們對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考核。在新師徒制的制度框架下,以能力為標準,以檢驗頂崗實習的實際成效為目標,以職業素養、技能表現、日常表現為核心,創新考核評價模式,將班級導師、企業師傅、學生、學校和企業相關部門納入評價體系中,建立多元評價指標體系[4]。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不同評價主體對學生在整個頂崗實習過程中的關注度和貢獻不一樣,因此對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的評定也在不同比重,其中企業師傅對學生在每一部門或工種的表現情況如考勤、紀律、態度、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對學生考核打分,并占頂崗實習總成績的40%,并在鑒定中指出學生的主要優缺點; 班級導師對依據每次下廠的工作記錄和學生的頂崗實習報告總結,對學生考核的打分,占總成績的40%; 其他評價主體根據學生日常相關表現對學生考核的打分,占總成績的20%。
導師制采用專業教師替代傳統輔導員制進行學生管理,有利于彌補輔導員制對所帶班級專業了解不深的缺點,在思想認識、日常生活、學習的管理上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輔導,有助于學生對專業的全面認識從而有更明確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小班教學貼近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有利于教學改革。在導師小班教學模式下,讓新師徒制融入到頂崗實習中,班級導師充分了解學生特點,在與企業指導老師聯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時,有助于精細化地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頂崗實習的實施效果。當然,導師小班教學模式從時間、空間、教學規模、師資配置等方面對學院辦學可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師徒制的推廣,需要更多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到學院教學過程中來,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于宗琴.入學導師制——解決高職小班化教學問題的可能路徑[J].教學改革研究,2015,(4):38-40.
[2]王明山.基于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學校頂崗實習的安排與策劃[J].現代農業,2016,(6):109-110.
[3]張慶堂.現代學徒制式頂崗實習的實踐研究——以高職化工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6,(11):50-53.
[4]頓卉.現代師徒制在財會專業頂崗實習中的運用[J].中國職工教育,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