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奕彤,陳紅梅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學前漢英雙語教學與小學英語學科教育是有區別的,它不僅向幼兒進行母語教育,同時也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第二語言學習環境,引領幼兒形成漢英雙語學習思維,初步感知、理解和體悟第二語言的應用能力,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因此,應該采用有效的教學實施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實現漢英雙語教學的目標。
學前漢英雙語教學是將本族語言與第二語言同時使用,在幼兒的一日教育活動中,采用豐富多樣的學前漢英雙語教學方法,創設相關的漢英雙語教學情境,解決漢英雙語教學中的各種語言問題,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雙語學習熱情和興趣,并建立與雙語教學相對應的聯結行為,以此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提高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學前雙語教育是一種基礎素質教育,它以英漢兩種語言為媒介開展專業教學,尤其側重于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未來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能夠熟練運用漢英兩種語言進行交際的高素質人才。
對幼兒的學前漢英雙語教學,在實際實施時應當使之與幼兒的一日教育活動相鏈接和整合,以此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針對學齡前兒童的雙語教育應將教學重點從專業知識的積累轉為綜合素質的開發和養成,以培養兒童的雙語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各項綜合素質為目標,通過語言學習和專業訓練來促進幼兒的觀察、記憶、想象、分析等認知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并從情感和審美角度來拓寬幼兒的文化視野,提高其交往水平。具體來說,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前漢英雙語教育過程中,要以目標的整合作為學前漢英雙語教育的基礎,不僅要以幼兒語言發展的能力目標為定位,還要注重幼兒雙語教學中的健康目標、認知目標、情感目標。針對幼兒的實際理解水平,可以將目標設置為階段性的小目標,以此吸引幼兒的學習熱情,引導幼兒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學前漢英雙語教學要鏈接語言領域的不同內容,使之形成有機的聯系,實現內容的整合教育。要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綜合考慮漢英雙語教學的內容,如:雙語教育活動的階段性步驟;雙語教育活動的知識準備;如何用英語表達其他內容的活動內容等。
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育形式的有效整合,在基于幼兒的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上,綜合運用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如:兒歌、謎語、故事、動畫、操作實踐活動、游戲等,這些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可以為幼兒創設豐富、自然而情趣化的英語習得氛圍,使幼兒在情境之中可以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意愿,獲得漢英雙語思維意識和能力。
在對幼兒的漢英雙語教學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滲透式的雙語教育,不僅要在課堂專門性的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漢英雙語思維和意識,還要在自然的交際行為中,采用多樣化的、整合式的方法,實現對幼兒的漢英雙語的滲透式教育。如:入園時的雙語問候;運動活動前的雙語行動指令指示等,還可以采用游戲音樂法提升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生成豐富的語言經驗。
在對幼兒的漢英雙語教學之中,要以激發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前提,提升幼兒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幼兒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動機,增強幼兒雙語學習的自信心,形成漢英相聯系的符號系統輪廓,生成主動的、良好的英語學習態度和習慣,發展幼兒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之體悟漢英不同語言的異同之處,形成漢英雙語思維。
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之中,要注重對幼兒的寓學于樂的教育,可以借助于直觀的教具、形象的動作或表情,讓幼兒體味到漢英雙語教學中的“玩中學、學中玩”。例如:在對幼兒的漢英雙語教學中,教幼兒學習英語“face,eye,nose,ear”,如果采用單一化的指認式教學,則難以激發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這時,可以創設具有趣味化的“Do as I say”的游戲活動,幼兒在新奇有趣的游戲活動之中,饒有興致地進入到活動情境之中,更好地生成對英語單詞的學習興趣。又如:教幼兒學習和認知玩具或動物的英語單詞,單純地指認圖片則未免單調,教師可以引入趣味化的游戲“什么東西不見了?”,讓幼兒開始搶答競賽,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幼兒的情緒。還有關于英語語法方面的學習,可以采用故事講述、歌曲演唱、對話模仿、游戲音樂等活動形式,使幼兒記憶和累積語法經驗。
在對幼兒的漢英雙語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幼兒的學習負擔和游戲活動時間,進而安排適量的英語教學活動,要注重漢英雙語教學中的“語言分離”,依循直接性的教學原則,盡可能不對漢語進行翻譯,實現英語本身的對話和交流,幼兒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情、動作、活動情景等,實現對英語的體悟和理解。在解釋新的英語單詞時,要盡可能地采用英語釋義,避免幼兒在“漢語——英語”的翻譯過程中獲取語言信息,而應在“英語——英語”的直接思維之中提取語言信息,可以采取必要的手勢暗示,以增加幼兒的理解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幼兒的雙語思維。比如在學習數字的英語表達形式時,教師可以以手指為引導,“one,two,three”等,引導學生對單詞的學習有清晰的認識。
為了提升對幼兒的漢英雙語教學的質量,不僅要使幼兒識記英語字母、單詞,還要注重糾正幼兒的錯誤發音和語調,要讓幼兒模仿正確的語音,實現辨音教學,可以利用英語原聲磁帶或多媒體教學等手段,為幼兒注入原汁原味的語言輸入,讓幼兒通過聯想記憶加深對英語語言的認知。在對幼兒進行漢英雙語教學的時候,還要依循“聽說讀寫”的順序,使幼兒首先積累一定量的語言輸入,然后,在“聽”的累積前提下,再開始開口說出英語,教師還要創設模擬的、純英語化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開口說,并可以配合自己的體態語言,進行英語聽說的訓練和學習。這樣在進行讀寫階段的教學時,幼兒對英語的認知水平已有基本了解,更加有助于幼兒讀寫能力的快速提高。
要提升幼兒園教師的英語水平,促使教師具備優秀的英語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 引導學前兒童應用英語交流。可以采用定期培訓和交流的方式,提高幼兒園英語教師的水平,還可以選派本園教師到大專院校進修,通過這種方式培育的英語教師不僅熟悉幼兒教育,而且具有專門化的英語師資水平,屬于雙科型的教師,是學前漢英雙語教學的師資保障。除此之外,提升教師的師資水平還應結合當下的教學現狀和發展趨勢,不論是知識內容還是授課方式都需要進行更新改善,在把握住雙語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心理特點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開展雙語教學,如此一來才能實現高水平的教育。
要重視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語言環境,可以多媒體創設模擬的、真實化的英語環境和氛圍,開展模擬化的英語人際交往環境,創設英語模仿和內化的平臺和機會。比如以國外的節日活動為依托,有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等,吸引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增添幼兒對于異域語言和文化的感知,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也可以將外國元素引入校園,以中西結合的形式構建出具有豐富內容且融合度極高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易于接受的英語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家園合作,重視家長在對幼兒的雙語教學中的作用,如果家園合作密切、方法得當,則可以較好地提升幼兒的英語學習效果。為此,幼兒園與家長應當達成共識,注重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不以追求英語學習的進度和數量為目標,可以開展家園合作式的英語節目表演活動、家園合作游戲活動等,共同分享幼兒的進步和成長。除此之外,還應鼓勵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在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開展簡單地雙語教學,既是對校園教育的彌補和延續,又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雙語學習環境。只有通過營造良好的幼兒園和家庭漢英雙語學習環境,幼兒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應用漢英雙語,實現雙語教學的目標。
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之中,不能過分注重第二語言的教學,還要加強母語的教學內容,保證母語文化教學的容量,要充分意識到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加大母語文化在課程中的比例,在雙語環境下采用多樣化的母語文化教學方法,如:談話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以此實現幼兒對母語的識記、欣賞和感悟;同時以母語作為根基,將第二語言化融入在母語教學中,減輕幼兒的認知障礙和心理抵觸情緒,潛移默化地實現雙語教學的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在學前漢英雙語教學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雙語學習積極性為前提,寓教于樂,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興趣特點,運用幼兒對語言的敏感性,選擇適宜的、科學的漢英雙語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幼兒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和習得,更為深入地體驗和感知新的語言信息,并能夠運用語言進行人際交往,為幼兒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杰鋒.高校專業課漢英雙語教學實施路徑探析[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10):174-176.
[2]馬萍.開展高校雙語教學交流合作促進重慶雙語教育事業共同進步——第二屆“漢英雙語教學研討會”紀略[J].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05):177.
[3]王曉娟. 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雙語教學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5):48-50.
[4]張雯.漢英雙語教學初探[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99-100.
[5]李鶴藝,湯靜怡.英文繪本在學前雙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9):150-152.
[6]王甜.民漢雙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