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雪 李 程
(山東省臨沭縣臨沭街道中心小學)
學生聽說我要外出學習,都圍過來“戀戀不舍”,千叮嚀萬囑咐,很有點“永別”的滋味。最后還是班長有魄力:“老師,等你周一回來,我們一定給你一個驚喜!”那一刻,那份期待充溢心間。
周一我回來了,一走進教室,一道亮麗的風景呈現在面前——教室后面的絨板上枝葉婆娑的大樹挺立其間。這是怎樣的樹葉?圓的、橢圓的、細長的,五顏六色。層層疊疊的樹葉貼在大樹上,那么有生機,那么有活力,更有趣的是每個樹葉的背面都有一個秘密呢!孩子們給這棵樹起了個溫馨的名字——幸福樹。
站在樹下,我悄悄地摘下一片片“樹葉”,上面那一串串文字充滿真誠、關心、祝福,看著看著,欣慰與感動讓我又一次眼眶發熱。
“我有一個愿望,長大后要成為特種部隊的隊長,因為我喜歡他們的英姿颯爽。”
看著孩子們的“自言自語”,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似乎看到了十幾年之后一位高大魁梧的隊長正向我走來。這小小的樹葉,就像一方鮮活的池水,清澈見底,也情真意切。從這些大小不一的字體中,我發現想當特種兵的并不是成績優異的,相反卻是經常調皮搗蛋的,或者是我們常說的“問題學生”。連一些所謂的“問題學生”都能有如此動人的愿望,我為什么不借此機會去發現,去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撥動他們的心弦,鼓起他們前進的風帆呢?于是,我在課堂上大聲朗讀樹葉上的“豪言壯語”,同學們認真的聽著,眼神里流露的是喜悅,是希望。樹葉的主人,眼睛里放著光,那一刻我堅信,那些將來的“特種兵”們已經向著夢想出發了。
“老師,我們喜歡您這樣的朋友,再握握手吧!”
這是一張淺綠色的樹葉,一句樸實的話語。可是,當我站在板報前讀起這句話的時候,卻感受到一股力量。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特別喜歡這句話中“喚醒”的意味。身體的喚醒尚且需要聲音,需要觸摸,需要愛撫,需要生命的氣息。那靈魂的喚醒,又需要什么呢?班級中的孩子,他們體貌不一,性格各異,我又該怎樣喚醒他們的心靈,又該怎樣點亮他們的心燈呢?我思考著。
“我想變成太上老君,煉出一種靈丹妙藥,讓那些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家伙能認真地學習。”這是我們班學習委員的筆跡。看到這句話,我似乎看到了她“逼債”的情景:“你的作業呢,拿出來!”那副嚴肅認真令我儼然一位小老師。
回到辦公室我也畫了一張樹葉,上面寫道:“悄悄地學習,默默地思考,輕輕地回答,優秀的成績對于你是那么平常,可對于成績落后的同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同學們會更喜歡你。”贊揚之中包含著委婉的批評,果然,她轉變很快,一改女王的形象,提醒同學及時完成作業,非常熱情地為同學講題,大家都喜歡上了她。
就這樣,一片片新葉從大樹上冒出來,我的樹葉也悄悄地飛進孩子們的心里。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少了,很少有學生到辦公室哭天抹淚的了,同學之間和諧相處,課堂上那些怯怯的眼神也變成高舉的小手。再后來,小樹葉飛進了我的課本里:“老師,請放心,我會加油的!”“老師,我最喜歡你的樹葉,我把它們全都放在我的筆記本里,她會給我力量!”
客觀的評價,委婉的規勸,善意的提醒,熱切的希望……一張小小的樹葉飽含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真誠、理解和深切地關懷。這棵融注滿腔愛心的幸福樹為我和學生創設了情感溝通的心理場,站在“樹”前,心里滿滿的暖意。
樹是慢慢長大的,花是慢慢綻放的。我需要平靜和平和,需要細致和細膩,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一懷更溫柔的等待與守候。對教師而言,等待既是一種重要的品質,也是一種必備的素養。要相信“種子”,無限地相信學生的潛能,同時,也要相信歲月,相信穿過幽暗的歲月后,所有的種子都能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