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市招生辦公室)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考試改革逐漸成為了當前教育事業的首要任務與重要的工作環節。各個地區為了迎合教育事業在新時期的要求,逐漸將對中考的改革作為重點工作。把握教育事業在新時期所提出的教改要求,合理的分析當前中考的局勢,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中考改革。那么,隨著各個地區中考改革步伐的日益推進,給中學教學階段帶來了許多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因而,需要中學教育階段結合中考改革的新趨勢,進一步研究怎樣更好的面對現實的教學困境,尋求新的突破點。
中考改革 現實困境 考評體系 突破路徑
中考,是學生從初中時期,步入高中學習時期最為重要的路徑,更是學生學習與成長中最為關鍵的階段。隨著中考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需要相關的教育部門結合現實情況,深度研究中考改革背景下所面臨著現實困境,與未來發展趨勢的路徑分析,從而更好把握中考改革發展趨勢,促進教育事業中考體制突破性的發展。
1.滯后性的理論研究與現實性問題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
長久以來,基礎性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教育事業難以攻破的難題。廣大學生一直都面對著繁重的學習壓力,應試考試對于他們來說是學習成果實現的唯以途徑。在考試過后,學校的選擇又是眾多家長與學生的又一難點。因而,實行中考改革是教育事業必然的改革發展趨勢。不僅能夠有效的減輕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還能夠讓眾多的家長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能力拓展與發揮空間,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夠添加一些樂趣。但是,我國的中考改革,所實行的是研究與改革并行的制度,通過不斷的改革來發現新的改革突破點。因而,就會導致滯后性的理論研究,與現實性問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沖突。如現今較為突出的中考改革,兩考合一中考改革理論的發布。雖然,這一改革理論正在深度的落實。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并不能夠與現實性的問題相適應。因而,這種中考改革只是趨于形式化,并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考改革。
2.任務目標與發展路徑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
在中考改革中,相關的任務目標較為明確,旨在改變傳統的考分制評價體系,實現綜合性的考評體系。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為祖國培養更具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但是,在實際落實中考改革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社會相關制度的繁雜與教育結構的復雜性特征,導致無法綜合性的分析改革的基本路徑。因而,導致任務目標與發展路徑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各個地區的中考考評體系五花八門的被推出,如考核考察科目、綜合素質與能力評價、學分等級制等,一系列的中考考評體系。由于任務目標與發展路徑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導致各個地區的中考改革具體實施情況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致使我國整體的中考改革局勢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困境。
1.構建社會化的考試評價體系
教育事業要想進一步實現中考改革發展局勢的突破,就需要以社會化為主體,進行中考評價體系的構建。首先,在初中教學大綱中共有16門學科,包含著德智體美勞的各個方面。因此,可以實行自主性選擇考試科目的形式,讓考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來進行考試科目的選擇;其次,要設立基礎性考試科目與素質能力考評科目。對于考評分值的設計,要以現實的要求為基礎。實行基礎科目成績與素質能力成績,相結合的考評體系,注重體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重視;最后,要想切實的體現中考的社會化改革。就要對學生采取兩卷或者多卷制度,結合考生實際的個性化特點進行設計。同時,除了基礎考生科目外,對于素質與能力的考評環節,應當給予學生4次參與考評的機會,并以最高分數為最終的考評分數。從而有效的減輕學生的中考壓力,實現對學生加具有現實意義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評。
2.實行多元化的招生與錄取機制
在中考改革實踐中,應當實行多元化的招生與錄取機制,取消分批次考試錄取的機制,讓考生充分的掌握主導權,根據自己的綜合考評分數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校。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考評結果等級劃分,從而對學生進行招生等級的劃分。如注冊入學、定向招生、破格錄取、推進入學等多種招生形式,從而實現更為多元化的招生與錄取,給予眾多的考生更多的入學機會,極大的減輕考生的壓力。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步伐的日益推進,中考改革成為了當前的改革重點范疇。但是,各個地區在進行中考改革實踐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與現實性問題更不如的情況,導致中考改革很難切實的落實下去,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發展性困境。因而,這就需要各個地區在落實中考改革實踐的過程中,要綜合性的分析教育事業改革背景下對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的要求,創設與新時期教育事業要求相適應的中考改革,實現中考改革新路徑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張家勇,朱玉華.我國中考改革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5,(06):15-19.
[2]王雄.撥開全國城市中考改革的迷霧[J].群言,2016,(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