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赤壁市第一中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開放式教學是現階段新型的一種教育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為了使開放式教學更加合理的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就必須要按照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從多個方面來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數學 開放式教學 措施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越來越深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及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慢慢的被新的教學方式所替代。而開放式的教學就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簡單闡述了開方式教學的意義及特征,也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開放式教學就是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性地位,而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如此,才可以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出來,讓學生學會單獨處理以及思考問題。開放式教學表現在教師激勵學生主動且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并且通過這樣的方法獲取相應的知識,從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1.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拓展思維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構建有關情境是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掌握的一項技巧。如此才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索,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挖掘自身的數學潛力,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2.開放式教學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使高中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提升其思維能力,是開放式教學的目標,也是新課改的規定。所以說,開放式教學是未來教學發展的方向,并且會得到各學科教師的廣泛采用。
3.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開放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讓他們更好的參與集體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具體的方法可以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對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合作,使他們形成較強的集體觀念,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單單要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還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這里的接受能力就是指學生可不可以舉一反三。開展開放式教學活動,能夠將學生的視線吸引過來,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集中注意力探索數學問題。如此一來,就可以培養并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5.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不僅是課堂教學行為的被動接受者,還是課堂教學行為的主要對象。在教育理念不斷發展與變革的今天,需要使學生充分了解與認識自己,并且要不斷探索與分析知識。所以,數學教學開展開放式教學方式,需要把主動性交還給學生,如此才可以將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激發出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并探究數學課程中的難點與重點,以便盡快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1.改善學習方式。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傳統學習方式的不足。所以,學生要變單一型的學習方式為復合型、立體型的學習方式,實現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機結合。在數學課堂中,學生既注重獨立思考,又注重團結協作;既注重傾聽理解,又注重探究發現;既注重知識結果的獲得,又注重知識形成的體驗。
2.獲取開放知識。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數學教學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系實際,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起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而新教材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安排許多研究性活動課和實習課,讓學生聯系生活和勞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尋找數學問題,所以學生要重視這些課的教學。
1.改變教學觀念。所謂開放式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從培養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態度、思維和能力出發,以激活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想象、探索,形成科學品質、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一種教學實踐。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變“學知”為“知學”,使學生成為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
2.改善教學環境。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是指開放型的師生關系和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氣氛。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在民主、平等、愉悅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才能大膽想象,有所創新,對課堂教學參與的積極性高;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樂于發表意見;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3.師生角色開放。新課程實驗,對師生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是組織者,也是引導者、合作者、服務者;同樣,學生不僅是學習者,還可以是探索者、發現者、創造者。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將師生角色固化,而應該大膽開放,進一步促進教學相長,使師生共同快樂成長。
4.開放教學評價。開放的教學評價要做到:評價主體多元。重點是讓學生充當評價的主角,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學習評價,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評價內容多元。全面評價,鼓勵為主,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評價價值多元。少用二值判斷,要善于根據學生的思維實際情況做出多元評價;評價方法多元。關注過程而不只是結果;關注個性而不只是共性;要激發鼓勵,不要求全責備。
1.開放教學目標。開放式教學的目標應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數學教學,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主動學習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進而獲得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2.開放教學方法。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運用探究教學,促進主動參與;運用變式教學,提高參與效率。
3.開放教學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認為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傳統教學陳舊的教學手段和簡單的教學技術在當今世界的多層次教學、演示教學、實驗教學等現代化課堂教學中就顯得力不從心。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可以創設開放式的教學情景使得教學情趣盎然、豐富多彩,符合青少年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需要。
4.開放練習題目。設計開放性的課堂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創新。但是,設計數學開放的課堂練習要選擇有用、有趣、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容易進人解決問題的角色,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解決問題中得到最佳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越來越深入,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必須要不斷改進。但是,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對自身的教學方法不進行創新,這也是高中教學中主要的一個問題。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就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開放式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制定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建偉.淺談高中數學的開放式教學[J].語數外學習,2013,(46) :10-13.
[2]覃曉燕.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論述[J].科學導報,2014,(08) :28-30.
[3]楊勇.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探索[J].中學生數理化,2011, (09) :123-124.
[4]陳世超.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模式探討[J].成功,2011,(12) :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