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
通過對高職院校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在教學方法的研究,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行業崗位的變化與需求,在教學方法上從教學內容的構建、實訓項目、技能競賽等幾個方面來完善,以提高高職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字體與版式設計 教學方法 人才培養
字體與版式課程在傳統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是分別為兩門課程,兩門課程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字體主要是側重與文字的研究、文字的設計方法探索與實踐以增強文字的視覺表現力和主題思想的表達能力。版式設計則是主要討論文字信息、圖形圖像、色彩等元素如何更好的組織、如何更好的在載體上表現出來、如何更好的增強視覺效果和更好的表達主題的一種方法。字體與版式整合為一門課程后,不管是在理論知識,還是在案例切入、實訓項目,都需要打破原有的模式。但長期固定的教學模式導致了教法單一,課程案例脫節,實訓項目固化,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很難融會貫通。
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結合專業所面向的行業崗位,本課程在教學中就不僅是偏重字體和版式設計在理論、方法上的研究,而是將文字、圖形、色彩和版式編排綜合運用起來,將字體的設計方法融入到版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實訓講解設計標準,已達到讓學生明確市場發展及需求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除了傳統的廣告行業、印刷品制造,目前在各種移動終端上也是廣泛運用到了字體與版式的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案例、模式、方法已急需更新,才能更好地適應行業的需求與標準。
1.按照職業崗位需求更新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重在培養學生職業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如何更好的面向職業崗位的需求,除了要對于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定期的修訂來滿足市場變幻莫測的需求之外,在課程設置上還需反復琢磨,在課程教學的內容上也要保持新鮮度。字體與版式設計教學內容的更新則是包括案例、實訓項目、多媒體資料這三個方面。
課程教學案例是概念解讀的輔助說明,也是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所講的內容,那么圖例作為課件中關鍵的一部分,必須要及時更新。通過圖例展示設計案例,不然圖例就失去了其功能性。圖例的更新時間可每月一次,以市場調查的方法,通過網絡、實踐項目設計、實地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來補充圖例。
實訓項目是檢驗學生是否很好的掌握理論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加深理解,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最終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高職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實訓項目可與企業共建,或建立工作室承接項目,把項目轉化為實訓,深入課堂,打破課堂地域的局限性,讓其具有市場貼合度,實現職業性的培養,達到實訓的真正的目的。
新興媒介種類繁多,字體與版式知識在手機界面的運用、在各種分享平臺的運用等,也就意味著字體與版式的表現形式也是在發生變化的,比如說在特定要求上動態字體的表現,該如何實現動態化效果,有如是說動態效果下的版式運用,這就是目前較為流行的H5的制作。在課程上完善多媒體資料的展示,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了解到目前的市場需求和流行趨勢。
2.根據不同媒介設計實訓項目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導致移動終端的種類增加,在移動終端的軟件界面設計就包括版式的布局、應用小圖標設計等,這都是涵蓋了字體與版式設計的內容,也提出了對于字體或者在版式編排過程中的新要求。那么,這些要求與標準需要轉化為實訓項目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練習中了解市場趨勢。就目前行業崗位需求,實訓項目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傳統媒介即DM單、折頁、畫冊等印刷品制作;第二,移動終端的媒介即手機界面、APP、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電子手表界面等,再以媒介進行細分即為網頁、游戲界面、不同風格的APP界面、公眾號推送等。上述都屬于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實訓的項目來源。
3.以技能競賽為平臺,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技能競賽是檢驗課堂學習成果的又一重要途徑,課中學習、課后通過競賽檢驗,設計作品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完善思路與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模式。也可以將競賽題目轉化為實訓,將競賽作為課堂知識實踐的依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達到以課競賽,以競賽來提升技能水平的目的。
通過對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及學生特征,也通過分析市場的變化與行業崗位的需求,進一步認識到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包含的不僅是基礎知識及設計能力,而是要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在以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中探索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任重道遠,除了教師自身的不斷研究,還需要在實踐中加強校企合作,在共建中得到啟示。
參考文獻:
[1]張瑩.高職院校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教學研究.美術教育研究.
[2]周文輝.數字化時代高職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