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啟喑實驗學校)
不管在普通學校還是特教學校,都會注重學生語言的培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是當前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模式。由于語言障礙,聾生的思維往往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新知識的獲取只能依賴于多媒體直觀演示和教師的手語加口語解釋。但由于手語的局限性,教師在教學中,一些個別口語詞匯在手語中不需要翻譯或轉譯。聾生雖然掌握了知識點,但語言表述時,可能出錯。因此,聾校教師更應多利用信息技術特點,以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形象生動不同的呈現方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聾生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補償作用。
數學教學 信息技術 應用
信息技術對聾生的語言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將信息技術更好地運用到數學學科,通過視覺補償和實際應用,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是聾校一直探索和思考的一個問題。現將一些做法梳理與總結如下。
1.制作精美的PPT課件。教師常用的信息技術課件是PPT。在教學中可以將這些信息技術呈現在屏幕上,圖、文、聲并茂,生動形象地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學習者容易理解且記憶深刻。解決問題時,有大量的文字,理解不了,PPT課件中插入的模擬動畫能解決一些難以實現的教學情境,通過情景模擬動畫,理解這個過程,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與分析,使學習進入新的、更為深入的層次。
2.制作其它形式的信息技術課件,如幾何畫板、Flash課件、網頁課件和微課等。使用幾何畫板軟件解決幾何問題,易學,易懂,教師做起來比較容易,學生看起來好理解。Flash課件能夠解決PPT里某些動畫不支持,某些音視頻格式不支持,學生無法與課件交互,生生交流缺少平臺等情況。網頁形式的課件解決了傳統教學像PPT和電子白板課件都做不到的一個問題——學習主動性。網頁課件可以使學生都能與課件進行一對一直接交互。還可以隨時地對課件進行交互式訪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量的文字描述和示例既可以讓學生邊看、邊做、邊理解,也可以文字敲入、語言表達和生生交流,營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
3.建立數學學科教學微信群。數學學科微信群的建立為聾生提供了一個彼此交流的空間。學生有不會的題,可以在群里交流,教師群里解答,實現了知識共享。這種方式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看到群里其他同學是如何組織語言、探討、提問題,互相學習,監督,借鑒。
1.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有助于聾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語言。對聾生來說語言訓練越早越好。由于數學語言的抽象性和手語的局限性,聾生把具體數學語言轉化為抽象語言形成困難,而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正好能幫助聾生了解正確的數學語言。對聾生來說,手語是主要溝通工具,口語是輔助,但以上兩種語言都不能代替學科語言。在數學學科中,就一定要有數學書面語的表達方式。對于書面語缺點的應對方法可以通過板書或信息技術課件展示,體現它的專業性,而使用信息技術課件可以大大節省上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有助于聾生逐漸形成數學思維。先具體,再抽象,最后總結出解決該類題的基本思路,逐漸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3.信息技術創設真實語言環境,有利用于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直觀形象,教學中真實情境的再現、精彩的動畫、形象交互式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用手語不能表達清楚數學語言表象,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補償完成,使聾生利用視覺直觀地獲得所學內容的信息,有助于聾生建立正確的數學模型。
雖然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比較適應學生的需要,但不恰當地或過多使用也會對數學教學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1.教學資源喧賓奪主。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學科中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這種方法的運用是要取決于課程本身。但有些課堂片面追求信息化會喧賓奪主。存在過多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信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語言補償也沒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真正的教學目的沒有達到。有些知識點,在條件允許,且不影響教學時間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驗效果會更好。
2.打字代替文字書寫。現在很多聾人打字速度特別快,長此以往,聾生越來越不喜歡寫字,導致遺忘字體的寫法,字體潦草,難看等現象。
信息技術的應用必須以聾生具體的心理、生理發展水平為依據,做到教學活動與聾生的認識發展過程環環相扣,要結合教材特點合理運用。這樣聾生才有助于理解教學內容,化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建立正確的數學語言和思維。
參考文獻:
[1]陶建華.信息技術與聾校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探索.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04) :46-47.
[2]胡迎春,李雪蓮.現代信息技術在聾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教育科學,2016,(05).
[3]高秀龍.聾校中學階段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現狀與思考.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3)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