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欽州市第七小學)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并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強調個性發展,注重個性發展教育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
習作 個性化 策略
我們應當從學生學會寫字的那天起就開始鼓勵孩子寫真話。不會寫的字,可以問老師,問父母,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畫畫表示。前幾年教過一個莫曦雯的小朋友,她在《放假》的日記中寫:“放假了,我和吳春慧久久不得見面放假了,爸爸媽媽反而比以前更加忙碌,所以放假不好,你說不是嗎?”孩子能把自己想說、想記的話寫下來,久而久之,他們會對習作有興趣,對習作有信心。
《珍珠鳥》是馮驥才寫的一篇散文,是一個可以挖掘指導讀寫結合的很好案例。課中,我給學生補充了冰心的散文《和小鳥最相親愛》和老舍先生的《我們家的貓》讓學生閱讀,最后補充相關的人與動物文字畫,圖文并茂,通過師生誦讀有效拓展,由此借鑒寫法降低了學生的練筆的難度。
師:這是一篇敘事抒情的好散文。散文開頭“真好!”表達作者的喜樂;在文中,用了很多生動的描寫,細膩傳神,結尾濃縮成了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教學中,我這樣引導。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組有關人和動物親近的圖片——(請學生讀圖片的文字)同學們,你的身邊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選擇一種和你最親近的小動物來寫一段話,要求用上動作的詞語。
師(拓展延伸) :同學們,作家冰心奶奶在她的散文《和小鳥最相親愛》中這樣寫:“我愛自己,也愛雛鳥,我有我的雙親,我也愛雛鳥的雙親!”今天,老師把這篇優美的散文,以及作家老舍先生《我們家的貓》一起推薦給大家。學習文中的寫作方法,寫一寫你喜愛的一種小動物,我們一起感受人和動物抒寫的愛的贊歌!
此案例強化了讀中表達、讀寫結合的訓練。課外信息的內容,豐富了文本的解讀,將補充材料與文本內容相結合,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的情感和思想,促進文本意義上的升華。
在平常的學習中,我讓學生做摘抄本,剪貼本,做資料卡片,在積累中培養興趣,增長才干。我再把優美的句段抄在《習作園地》里,并附上作者姓名,然后讓學生朗讀,這對學生來說,該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然后定期展示各自的成果,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主動參與到寫作中。學生積累的素材多了,自然產生一種強烈的表現欲。好作文積累多了,裝訂成冊,發給學生輪著翻閱,相互博采眾長,以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
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模仿《幸運52》描述指定的情景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孩子發現和捕捉素材的能力逐漸增強,腦里的素材日漸豐富,寫作自然“文思泉涌”,這樣,孩子由一個“苦學者”變成一個“樂知者”!
1.看圖想象。看圖寫文是小學階段常見的一種文體,這些圖不論單幅的,多幅的,有序的,混亂的或少圖需要學生自己創作添畫的,要求學生仔細看圖,寫出畫外之話。
2.續寫想象。對一些有故事情節的內容,可引導學生看圖,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因為小學生對趣味故事很感興趣,他們正處于發展想象的最佳時機,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來續編故事,以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如教《螞蟻和蟈蟈》,我啟發學生想象蟈蟈死后其它兄弟的心里,它們面對死去的蟈蟈說些什么?學生根據圖意分析角色,表演課本劇《新編螞蟻和蟈蟈》,從面領會課文的道理。
3.聽音想象。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小鳥的鳴叫聲,潺潺的流水聲,市場上的討價還價聲聲音無處不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聽音想象,既可編一個情節完整的故事,也可寫一個熱鬧的場面,一段美好的回憶。
4.假設想象。孩子是天生的想象家,他們常常幻想,假如我是孫悟空,一定會變許多火箭,讓人們坐上火箭去遨游太空;假如我是科學家,我將揭開宇宙奧秘這些都是孩子一個個美好的愿望,雖然這些美麗的夢今天不可能實現,但在習作中卻可以夢想成真。讓學生以《未來的我》《假如》《我想發明》等為題,引領學生暢游想象的王國,書寫想象作文,當一回小小的想象家,去書寫自己美好的愿望,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帶來很大的益處。
在指導習作方面,運用氣泡圖和思維導圖啟發學生,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
1.重視習作講評課
習作評講要立足學生的發展。學生的作文能力在是作文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發展的,生活作文的評講應注意發展學生生活的認識力,發展學生對生活認識的表達力。
案例:《記一件親身經歷的事》講評
主要的教學流程:
回顧要求──欣賞與訓練──挑刺與訓練——指導與訓練。
習作講評環節一是欣賞:讓作文快樂起來。老師出示了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讓學生讀,引導學生賞析這些作文中的閃光點。然后因勢利導地教給學生寫作技巧。讓全班欣賞時,學生體會到成功喜悅。環節二是挑刺:讓語言干凈起來。老師先是出示病句讓學生當醫生診斷,然后歸納各種作文中存在的病因類型,并且巧妙地給予了一個有趣并容易記憶的病因。先揚后抑,學生易于接受,雖然是為學生作文挑刺,但學生在笑聲中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環節三是訓練:讓作文發展起來。以文為例,循序漸進、層層引導,通過自我評價,4人小組評價,由作者讀或交流讀,其他同學在讀與聽中找出錯別字和用詞不當的地方或其他需要修改的地方幫助修改,然后進行評價。讓學生充分體會這次習作需要掌握的寫作技巧。
2.讓評語激勵學生
好的作文評語能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孩子寫作的興趣,在評價方面,采用評語加等第的綜合評價方式,使他們明白教師怎樣評價自己,而自己又該如何去改進。對于好習作,我從不吝嗇欣賞性的評語:“你的文章越寫越精彩了,欣賞你一篇篇文采飛揚的作品真是一種享受。相信你憑著恒心和毅力,以后一定是個才華出眾的人。繼續努力,好嗎?”我想學生看了這樣的評語后一定能點燃胸中的激情。當然,學生正處在習作階段,寫作中還有很多地方不盡人意,教師不能隨便打個低分或寫上“你的詞匯貧乏,句子不通,進步不大”之類的話來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教師應盡可能挖掘學生習作中某一處閃光點,再以勸慰的話靈活豐富的評價語言保護學生的心靈,這樣學生一定樂意接受。
學生的習作一旦被認可,就會對練筆產生興趣,而且希望自己的習作更多地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因此,教師應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習作的時空。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最佳作品收集在筆記本,還可以辦《手抄報》或班刊,對于一些佳作教師還應該積極推薦到報刊發表。我想孩子們享受了成功的樂趣,一定能激勵他們執著地寫作,一定能引領他們真正走進語文的世界。
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從點滴抓起,多鼓勵,少批評,讓其個性的火花成燎原之勢。教師在小學生的個性化作文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導小學生以“我筆抒我心”,寫出真正具有個性的文章,以此作為創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濟遠.新課程小學作文導寫藝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2]張化萬.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上城教育研究,2004.
[3]陳文舉.習作教學如何張揚小學生個性[J].小學語文教學,2003,(11).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新建城市小學加強內涵發展,提升辦學質量研究——以欽州市新建城市小學為個案》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