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三中學校)
對高中數學學習來講,只有學生養成良好審題習慣才能真正提高解題能力,更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對數學學科的學習和知識面的拓展都需要良好審題習慣和能力為基礎。為此,對怎樣使學生養成良好審題習慣和審題能力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高中數學 審題習慣 審題能力 策略
從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別是高中數學相比初中在難度上又上升了一個層次,致使學生數學學習難度較大。對于這一問題,在實踐教學中要求教師首先應重視學生良好審題習慣和審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繼而保證學生能夠熟練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切實提升學習效率。為此,總結了學生在實際審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多種問題,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審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具體策略展開了簡要的論述。
在高中實踐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在學生思想意識上進行教育,使其形成細心、耐心、勇于探索、迎難而上和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繼而有效避免在數學學習和解題過程中出現由于粗心大意和懶惰的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著名數學家以及有求學者在學習中的優秀品質,繼而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其作為學生爭先學習的榜樣,教育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應勇于探索、迎難而上不屈不撓,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審題習慣切實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在實踐教學中發現,由于學生過于追求做題速度導致在實際審題過程中一掃而過,忽略了題目中關鍵解題條件的分析,僅僅依靠對題目的大概意思和經驗去解決問題,致使經常出現錯誤的答案。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源還是由于學生自身不具備良好的審題習慣,過于急躁缺乏耐心和細心急于求成,閱讀題目速度過于匆忙。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在為學生具體講解數學題目時,先讓學生沉下心來切記操之過急,仔細認真的閱讀題目,并用筆標記出數學題干中的關鍵詞和重要條件,有必要時也可大聲的讀出來,親耳聽到更加有助于重要解題條件的分析和運用,繼而有效培養學生耐心和嚴謹的審題習慣,提高解題準確性。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習題冊上有很多習題都沒有做,經過詢問后學生反映是因為不知從何入手不會做,但在教師引導下重新認真的審閱題目后發現就是題型比較特殊而已,這些題目其實都見過并且很簡單,學生也能夠依靠自身知識予以解決,但是為什么學生自己做題時就做不出來或者容易出錯呢?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由于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審題習慣,并且由于教師在向學生布置課下習題任務時,題目數量過多學生急于完成任務而匆忙審題所導致的。為此,要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課后訓練習題時,應保證數學題目的“精而少”,即使讓學生在課后僅對一道典型題目進行多種解題方法和探究訓練,也不要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進行機械式任務式的練習,避免學生對數學學習出現厭煩心理逐漸失去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精而簡”的數學題目訓練中切實的獲得收益。
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來講,不僅是數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同時也包含數學語言的講解。數學語言主要包含圖形語言、文字語言以及符號語言,學生只有充分很好的認識和掌握數學語言才能夠更好的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數學語言是極其嚴謹的,往往一個字或者一個符號的差別,其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例如,切線和割線、不大于和大于等數學文字語言,如果學生在實際審題時一旦疏忽大意,就很容易對題干本意理解錯誤,或者出現無法正確理解和轉換符號語言最終致使解題出現錯誤的情況。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在平時教學中,使學生在解決比較簡單的數學題目時,經過一遍認真的審題后就能夠直接進行解決,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快速準確高效解決數學題的能力;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題目,指導學生先進行題干的粗讀,了解題目的大概含義并與以往遇到的數學題型相聯系,而后在仔細閱讀審題,找出與以前遇到題目之間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進行最后的精讀認真分析題干中的每個已知條件,將其互相聯系獲得解題思路。
當學生每完成一道數學題后,教師應引導其對解題過程進行反思,通過反思能夠更加扎實的掌握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明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繼而獲得良好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有效提升解題能力。通過反思能夠逐漸掌握數學題目特點和規律,鍛煉自身思維能力了解解題過程中的不足,切實提高數學解題能力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魏海.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04).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培養學生細致有序審題習慣的研究》;項目編號:QGCG1706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