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欣
(河北省樂亭縣閆各莊鎮閆各莊初級中學)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著教育領域的全面改革,改革內容覆蓋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但是,如何促進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應用的有效性成為教育研究的重點。文章以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例,分析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相應對策。
農村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以及地區發展程度滯后的影響,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的應用不被重視且教師對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使得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頻率十分低下。通常只有在開展觀摩課的時候,教師才會進行多媒體應用的教學設計。此外,教師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往往偏重于對課件的外觀設計上,過于花哨的課件,會對教學產生干擾,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教學內容上。因此,造成了學生盡管學習興趣濃厚卻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多媒體課件作為課堂主導的現象,即教師只注重于對課件的播放,將教學內容單一展示在課件中,不注重與學生的課堂交流,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或者不能及時反饋問題。
較強的邏輯性是數學學科的普遍特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尤其是在幾何模塊的教學中,應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這里以“隨機事件與概率”的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雙色球、抓棋子等游戲的相關視頻或者動態畫面,讓學生猜測事件結果。
首先,備課過程中要注重針對性,對教材內容要有一個重新的整合和規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如“不等式”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動態圖畫為學生展示不等號的變化與不等式的變化之間的關聯性。
其次,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也是多媒體技術展現的一個優勢,教師要積極利用這一優勢,如“點、線、面、圓”相關的教學內容,同學們對于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理解模糊,尤其是相切、內含等陌生詞匯,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演示功能對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加以展示。
最后,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教具進行改變,如用電子顯示屏替換傳統黑板即我們所說的交互電子白板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具體教學中,是將教學內容從靜態的轉化為動態的過程。多媒體技術的自身功能和特點決定了它能夠在感官上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沖擊,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充滿興趣,同時也利于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促進思維的活躍發展。例如,在“圖形的平移、翻折、旋轉”的教學中,教師如果以實物進行演示,難免存在一定的誤差和難度。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模擬演示功能,將圖形的運動過程詳細展現出來,不僅利于學生觀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概率”問題的課程內容中,“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在理解上雖然沒有太大難度,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卻不容易分辨。如“生男孩和生女孩屬于等可能事件嗎?”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錯誤以為這是一個等可能事件。這時候教師可以用動畫模擬的方式展示常見的黑白球拿出問題,提問如:“盒子中裝有5個白球和5個黑球,兩種球被拿出來的概率是相同的嗎?”這種動畫模擬方式是我們在網上進行抽獎等活動時常見的形式,學生對這種新奇的學習方法的興趣度會更高。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就在于對學生好奇心的保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適當數量的例題示范為重要講解內容,切忌面面俱到,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多媒教學就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合理、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農村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尋求策略改變目前的多媒體應用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實現農村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