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五蓮縣日照市北開發區蓮海學校)
學習興趣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科的學習的難度是逐漸加大的,這也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然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還是會經常感到疲乏勞累,以致喪失興趣。沒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覺得學習很煩很累,這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情緒狀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和靈魂人物,小學語文教師掌握恰當的言行技巧,可以對學生產生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教師要認識到個人角色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增強責任感,運用智慧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下面從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科興趣。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自我意識尚在分化,獨立評價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從自我認知的角度來說,他們對自己的認知更多依賴于外在的權威評價。在小學生心里,老師是除父母之外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威形象。很多家長會調侃,孩子上小學之后,就把老師的話當作圣旨,這足以說明老師在學生心中的重要位置。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并借此發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小學生是培養自信心的重要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就要在評價學生時,不光看分數,而是全面、綜合地考慮各方面因素。例如,如果從成績上評判的話,總會有學生考得靠前,也總會有學生排名最后,這樣,成績靠后的學生就容易喪失信心。教師最好不要在課堂上公布學生的成績排名,只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分數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為什么會丟分?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劣勢又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導學生查缺補漏,把成績提高上去。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評價之下樹立信心,實現真正的成長。這樣的做法需要教師擁有一個愛孩子的心,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鼓勵他們,相信他們。老師對學生有美好的期待,學生也會有越來越優秀的表現。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思想性很強,在學習一篇課文或者閱讀某些材料的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這足以說明他們善于思考。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鼓勵、贊揚他們。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教師也要適當地提出一些有深度和有啟發性的問題。學生如果想要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而知識的積累來源于生活。因此,這樣的問題可能只有少數學生能答得出來,這就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聽、多積累。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和興趣偏好。有的學生對天文知識非常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偶爾提一些天文方面的問題,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是五花八門的,給學生更多自由來釋放自我,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學生就會體會到老師的尊重。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展示自我,也正好符合了他們的心理特點,可以使他們的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大增。因此,教師要在這個方面多加實踐。
課堂教學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在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把難度大的問題進行分解。有的時候也可以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從一定的直觀情境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語文學科雖然不像數學學科那樣具有導向性明顯的問題,但實際上也存在許多探究性問題可供挖掘和利用。有些小學生喜歡思考,善于提出疑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照顧到學生的總體情況。對于那些不太善于思考,更多的是聽老師怎么講的學生,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多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實際上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心理輔導。教師要關注到所有學生,也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在關注著自己,學生會因為被老師關注而獲得更多學習動力。在良好的師生情感互動環境下,學生和老師相處得更加融洽,這也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的激發,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徑,探討和研究不同的途徑,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工作。從學生實際出發,又回到學生本身,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興趣,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成功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