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蘭陵縣東苑高級中學)
高中物理知識是學生在初中所學物理知識的重復和延伸,絕大多數知識要求學生從定性認識的層面上提高到定量計算的層面上,這就要鼓勵學生學習的勇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求知的欲望,這樣會幫助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此,更要采用“興趣物理教學法”。只有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其求知欲和探究欲,從而真正領會學科的真諦,活學活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物理學科興趣培養,不僅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也是實現“使學生最終成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這一目標的客觀要求。在高中階段學生一般具有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如果教師利用其心理特點,把課本知識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新奇的現象或較為先進的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學生就會很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講光的折射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每天早上看的太陽是真正的太陽嗎?”“太陽真地在我們眼睛所看的地方嗎?”這些問題與長期滯留于學生腦中的直接經驗相悖,學生便有了探尋真理的強烈愿望。
物理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能否保持和發展。傳統的單一的授課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所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比如,構建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概念教學時可采取“演示實驗―歸納”“理想實驗―探究”“人文”等模式;規律教學時可采取“實驗探究”“實驗歸納”“理論推導結合實驗”等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體現教學的藝術性,提高語言、肢體、板書等影響教學效果方面的素質。就語言不僅要體現物理學本生的嚴謹和嚴密,更要富有感染力。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規律,更能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可以通過恰當的比喻和類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教學可以適時地改變“教師一人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有效的形成和諧課堂氣氛,充分的提高學習的效率。可以適當地開展老師指導下的學生間“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的物理知識。每個定理都有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只要我們保持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么有魅力,這么有趣。
物理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俗話說: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重視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把第一堂物理課講得很精彩,使學生聽得入迷,認為聽老師講物理課是一種享受,從而感到高興和愉快,并認為物理不難學,由此產生一定要學習好物理的信念,這樣就初步建立起了學好物理的興趣。當然,這是建立在教師對物理教學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因此,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還有淵博的其他知識。比如,你很精通維修電器,而且在上課時能穿插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學生覺得新鮮,很好奇,對老師很欽佩,這樣更加加深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幽默的通俗的教學藝術,學生就感覺到學習物理就像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他們不感覺到學習物理是抽象的,而是比較容易的,這樣學生也愿意學習物理。
老師要有對學生深厚的感情。我們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達到師生互動,相互配合,達到師生之間在感情的共鳴,使老師學生融會一體,學生愿意把真實的想法跟老師說,每次交上來的作業是獨立完成的,而不是抄上來,騙老師的,所以老師特別是在提高差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多給后進生一些鼓勵:一句贊美的話語,一個贊同的手勢,課堂上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問題,我往往用“你回答的很好!”經常給予他們熱情的鼓勵,而不是諷刺和嘲諷,這樣激起差生在學習物理情感上的漣漪。
新課程標準指出,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夠在課堂上保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讓學生會學習、會探究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實驗是培養學生學習的物理興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的就地取材設計實驗,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性實驗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基本的動手操作和科學過程,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作為老師要以滿腔熱忱的責任心、事業心貫穿于對學生的愛心,要以多種形式,從多方面為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啟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追求新知識的欲望,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或回答的問題應給予肯定贊揚,即使是錯誤的回答也應該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給他們以鼓勵,而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學生的自卑心理。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變換不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有新穎感,不會產生單調、枯燥無味的厭煩心里。在教學中,重視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和物理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理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交通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在學習物理時,不僅要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物理知識,而且還要把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加以應用到生產、生活中,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在教學中重視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和物理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理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交通密切相關,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無處不在,所以,我們在學習物理時,不僅要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物理知識,而且還要把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中,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