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勱+馬鵬超+茶春喜
摘要目的:探討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的臨床防治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患者39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結果:局部皮下血腫18例,假性動脈瘤13例,股動脈穿刺部位出血6例,股動靜脈瘺3例。經積極有效的治療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結論:對行心血管介入術患者圍手術期應做好充分準備,并做好生命體征監控,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心血管并發癥。
關鍵詞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臨床防治措施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心臟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診斷與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技術,該技術介于內科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之間,是一種有創的診治方法。心血管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痛苦輕、安全性高等優點,然而,心血管介入治療患者會出現感染、穿刺部位出血等并發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因而,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的臨床防治引起了諸多臨床學者的關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患者39例,旨在探討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的臨床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825例,其中589例行心臟介入術(PCI術)治療,行PCI術的患者中有39例出現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39例出現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27~72歲,平均(48.9±4.7)歲。所有患者均經CT或MRI及腦血管造影等臨床檢查確診。排除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疾病、意識障礙及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病情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
治療方法:589例患者均行心血管介入手術,其中有39例出現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選擇右側橈動脈為穿刺插管部位,成功后穿刺后,經橈動脈鞘內注入硝酸甘油200μg,以防血管痙攣;注入肝素3000U,介入治療前追加肝素5000U,以減少血栓形成和發生橈動脈閉塞的可能性。首先進行B超檢查確診,并在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引導下進行壓迫,使橈動脈保持通暢。持續壓迫10~30min后緩慢減壓,若通道顯示存在血流,則重復上述操作即可。對于皮下局部血腫患者可采用熱敷、頻譜儀局部照射等輔助治療措施。對于皮下出血患者首先需要對原發病灶進行處理;針對術后局部穿刺部位出血患者,則提前拔管,對血腫進行擠壓包扎。對于已經拔管后的患者,應立即拆下彈性繃帶,用手進行擠壓直至不再出血后進行包扎,也可給予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還應密切觀察敷料有無滲血,若穿刺部位出現腫塊,應觀察腫塊的范圍、硬度及雜音等。對于出現靜脈血栓患者,應給予抗凝、溶栓及改善微循環等藥物治療,由于溶栓藥物可導致患者某個部位或臟器出現出血等不良反應,應嚴格掌握給藥量、給藥時間及給藥途徑。應注意在患者用藥期間要盡可能避免有創檢查,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等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于出現舒張壓降低、心動過速的患者,可診為疑似動靜脈瘺患者,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檢測,延長注射穿刺部位的按壓時間,并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
結果
39例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患者血管并發癥分布情況:局部皮下血腫18例,假性動脈瘤13例,股動脈穿刺部位出血6例,股動靜脈瘺3例。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隨訪3個月未發現異常。
討論
心血管疾病是指一系列涉及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的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心悸、咳嗽、咯血、胸痛、紫紺、惡心、嘔吐等。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心血管介入術治療心血管疾病。心臟介入術是一種新型診療技術,是指通過特定的心臟導管操作技術對心臟病進行確診和治療的診治方法。心血管介入術具有的優點包括手術創傷小、時間短、痛苦輕、安全性高及術后恢復快等,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藥物治療,遠期療效與冠脈搭橋相同,使得這項治療措施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但是,心血管介入術后會因多種因素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血管并發癥,對手術效果及患者預后產生不良影響。常見的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有假性動脈瘤、血腫、出血、動靜脈瘺及靜脈血栓等。假性動脈瘤是由于導管型號不合適、操作不當、拔管后壓迫不正確及術后使用抗凝藥物所引起。血腫和出血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當、壓迫方法不當、穿刺一側的下肢過早活動及大量使用抗凝劑等引起。靜脈血栓主要包括血脂和血稠異常,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狀態、局部壓迫穿刺部位的時間過長,制動患肢時間過長等引起。臨床中主要通過給予溶栓、抗凝及改善微循環等治療措施。臨床研究表明,心血管介入術患者出現假性動脈瘤、皮下血腫、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動靜脈瘺及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6%左右,對患者的預后帶來嚴重不良影響。因此,為降低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發生率,臨床中應加強手術醫生各項手術操作技能的培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合理使用抗凝藥物,對于出現上述并發癥的患者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使患者的并發癥得到很好的控制。
本研究結果表明,39例心血管介入術血管并發癥患者血管并發癥分布情況:局部皮下血腫18例,假性動脈瘤13例,股動脈穿刺部位出血6例,股動靜脈瘺3例。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隨訪3個月未發現異常。
綜上所述,對行心血管介入術患者圍手術期應做好充分準備,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嚴密監控,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