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結構優化生產形勢較好
本報訊 7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民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上半年,面對異常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087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69299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27576億元,增長7.6%。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上半年,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積累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主要發展目標打下良好基礎,表現為十方面:一是農業種植結構優化,生產形勢較好。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全國夏糧有望獲得較好收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棉花、大豆播種面積增加。畜牧業生產穩定。二是工業增長總體平穩,結構繼續優化。三是服務業較快增長,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四是居民消費和市場銷售增勢平穩,消費升級類品較快增長。五是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回升。六是貨物進出口順差收窄,貿易結構繼續改善。七是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八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漲勢平穩。九是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新動能加快成長。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預期總體向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實現中國經濟持續總體平穩發展態勢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經濟運行平穩。二是結構優化升級。從產業來看,第三產業增長速度較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繼續提高;工業轉型升級在加快推進,農業種植結構在不斷調優。從需求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不斷地鞏固。民間投資、制造業投資也呈現改善的趨勢。三是動能加快轉換。從市場主體來看,創業創新不斷發展,“雙創”升級版不斷打造。從新需求、新消費來看,服務消費在加快增長,旅游、健康、養老、教育、文化增長比較快,實物消費里升級類的商品增長也比較快。四是質量效益提升。
從下半年走勢看,受供需基本面、政策調整和國內外市場聯動等因素影響,我國農產品市場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夏秋季節是我國多數農產品的上市旺季,市場供給壓力明顯增大,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產銷對接、信息引導和市場調控,多措并舉促進農業生產和市場穩定,也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合理安排生產和農產品銷售,有效防范市場風險。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 唐珂
2018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裕,多數農產品價格呈持續下跌走勢。6月份我國“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 98.37(以 2015年為 100),雖然同比高3.71個點,但比1月份下跌了7.98個點。其中,受最低收購價下調影響,稻谷、小麥價格穩中有跌;玉米消費旺盛,價格總體先漲后跌;國產大豆產量增加,價格持續下跌后企穩。
近日,中央財政撥付資金50.9億元,支持有關省區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工作,比上年增加25.3億元,增長98.8%。將中央財政補助的試點規模擴大到2400萬畝,比上年翻一番。其中,輪作面積2000萬畝、休耕面積400萬畝。中央財政主要采取直接發放現金或折糧實物補助的方式,將補貼資金落實到縣鄉、兌現到農戶。
2018年2季度,江蘇省質監局委托江蘇省質檢院、泰州市質檢院、徐州市質檢中心對復混肥料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100批產品,合格86批,合格率為86%。本次抽查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兩類產品,其中抽查復混肥料(復合肥料)95批次,合格83批次;抽查有機-無機復混肥料5批次,合格3批次。
(本版文章均由本版編輯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本報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
截至2017年底,全國改革實施面積累計達到5200萬畝以上,節水成效初顯,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經驗。根據各地2018年度改革實施計劃,今年新增改革實施面積7900萬畝以上。
通知要求,各地要盡快將計劃新增面積分解到具體市、縣和灌區,落實到具體地塊。計劃新增改革實施面積的落實情況將作為2018年度改革績效評價的重要考核內容。同時,要狠抓改革重點區域。“十三五”期間每年新增的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上年被批準認定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要全部納入年度改革實施計劃,率先開展改革,力爭打造改革樣板。新建、改擴建農田水利工程要同步實施改革,建立促進農業節水的體制機制。
通知提出,因地制宜設計改革方案。農業水價方面,要抓緊制定水價調整方案,合理把握調價幅度和節奏,用戶承受能力相對較強的缺水地區和地下水超采區,要將水價一步提高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有條件的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獎補資金籌集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落實資金,特別是要加強對現有財政補貼、項目資金的整合與統籌使用,鼓勵將獎補資金支出納入財政預算;節水獎勵方式上,可選擇現金返還、水權回購、節水設施購置獎補、優先用水等形式,調動用水戶節水積極性。
本報訊 近日,江蘇省質量興農環省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常州市舉行。質量興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江蘇堅持“產”“管”并重,抓好源頭管控,提升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
據了解,江蘇此次開展的質量興農環省行活動歷時4個月,將組織各設區市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質量追溯、誠信體系建設、農產品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綠色生產等方面,以看特色、看成效、看監管為主線,開展農業質量年主題宣傳、深度體驗等活動。
省級層面還將舉辦“綠色食品宣傳月”“我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這十年”主題征文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