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欣鷺 田曉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文化藝術學院,四川·成都 610225)
進入新世紀以來,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就以其新穎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和喜愛。民族元素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一直以來都是進行藝術創作應用的主要素材來源[1],因此對于現代動態視覺傳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深遠的影響。當今時代文化呈現多元化、全球化發展趨勢,現代藝術設計也不應拘泥于俗套,適當運用中國民族元素,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擁有的悠久歷史文化,形成獨具中國特色象征性的標識,這對于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傳播媒介變得豐富多樣,人們在新時代下追求更高的視覺審美體驗。動態設計的誕生與發展,是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而實現的。將民族元素應用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不僅能夠展現出設計的多種形式,而且能夠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發揮不可替代的效果。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動畫、網頁以及其他多媒體行業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人們接收訊息的渠道不斷增加,互聯網服務展示給人們的信息比重越來越大。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平面設計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視聽需求。數字媒體盛行的信息環境,靜態設計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及發揮效果遠遠不能和動態設計相比較,因此動態標志、廣告和網站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2]。視覺傳達主要是根據特定的設計目的,利用有效的信息加以分析,從而以文字、圖形、色彩和造型等要素加以創作,最后呈現給觀眾可視化的信息,并且對觀眾產生影響。簡單來講,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是設計者以動態的效果,向公眾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
視覺傳達設計的作品展現給觀眾的不僅是設計者的思想理念,而且還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視覺傳達設計應用的商業領域極其廣泛,涉及到字體設計、插圖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等諸多方面。設計者利用不同的視覺設計方式、不同的視覺表達,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產品風格以及營銷策略進行傳達,幫助大眾了解到自己需求的訊息。這種動態設計藝術形式的出現滿足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來講還是不令人滿意。一方面,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尋求新理念和新方法,打破傳統設計的束縛,力爭與世界水平相接近;另一方面,在對民族元素的借鑒與創新上面,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還需要更進一步。民族元素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3],將民族元素運用到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具有現實意義。
好的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一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沒有內涵的設計很難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也難以與公眾產生共鳴。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由文字、插圖和標識三項要素構成,每一種要素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而且每一項要素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民族元素多種多樣,能夠激發出設計者的動態視覺設計激情,將民族要素中的文化色彩、圖案及文字運用到現代的動態視覺設計中,達到形式與內容上的和諧統一,帶給人們以新意和眼前一亮的感覺,從而彰顯出現代動態視覺傳達魅力,讓公眾感受到深厚文化內涵的存在,為中華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雖然中國56個民族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在新時代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已經得到各個行業領域的認可,但是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依然有待提升。在經濟發展趨勢朝著全球化、多元化邁進的背景下,中國的民族元素面臨著東西方文化的沖擊[4],這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既是一次嚴竣的挑戰,同時也遇到了民族文化發展的新機遇。如何傳播與弘揚民族元素,以使其在現代社會煥發出更多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學界思考的課題。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方式有很多,而運用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是最佳選擇,能夠跟隨新時代潮流共同茁壯發展。現代動態視覺設計主要面向的人群是大眾,向大眾傳達各種有效信息。如果我們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融入了民族元素,必然會使大眾在接受產品信息的過程中更深層次地了解民族文化,這對于我國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有著深遠影響。
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現代人們審美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局面。時代發展在不斷向前進步,傳統社會的審美意識已經向現代審美觀念所轉變。受到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現階段人們的審美意識與世界接軌,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制約,但夾雜著現代觀念的沖擊,表現出一種新的特點。總的來講,現代審美觀念的總體發展趨勢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體。兩種影響因素共同成就了現代審美觀念,尤其是傳統民族元素,蘊含著深刻的審美因素,比如文字和圖案具有多種樣式和寓意,這對于現代人們崇尚清新脫俗,以實用為主的審美觀念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
由于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歷史并不悠久,這直接造成視覺傳達設計知識不夠系統化和持續化,經常出現知識連接中斷等情況。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很多的專業知識與內容都是相互融合、密切聯系的,而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傾向于追求更加清晰的動態效果,而對于理論的專業系統知識并不重視,如果有個別地方掌握不到位,就會對整體設計效果產生影響。比如,在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需要具備美術繪畫知識、審美知識、立體圖形等構成體系化的知識框架[5];對于建筑材料的顏色搭配選擇知識及物理方面的光照綜合作用等知識。但是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一味重視單一的設計方法,想取得更好的設計效果就比較困難,這導致視覺傳達設計的質量和水平相對較低。同時還影響著整體的設計效果,在優化視覺傳達設計方面效果不佳。
視覺傳達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市場,從市場經濟的需要角度出發來吸引大眾的目光,但是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師仍然還是設計的主體,主觀意識上突出自我的存在,大肆利用傳統的視覺設計方法來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沒有考慮到市場訴求和當地人們的利益所在,這種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并沒有實現市場這一目的。從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本質來講,其仍然歸屬于服務行業性質范疇,只有人們對設計者做出的設計方案表示認可,才算是真正使得設計者的勞動轉化為價值。但是動態視覺傳達沒有看清楚這一本質,當前視覺傳達設計不能滿足時代的實際需要,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相對滯后,職業適應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節約意識,缺少對具體行業發展的針對性設計理念,還沒有形成具體的發展系統。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文化的典型代表,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富含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元素十分深厚[6]。剪紙藝術自身帶有深刻的內涵和寓意,被稱為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在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剪紙中富含的藝術元素作為動態設計的支撐點,無論是剪出的花鳥蟲魚還是生活耕種農作圖,都是可以被利用的設計藝術元素,有效融入于現代視覺動態設計中。尤其是新年將要來臨時,剪紙更是一種風尚,將動態的場景栩栩如生地表現在圖畫中,被運用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讓更多的大眾表示認可。剪紙是一種靜態的民族藝術元素,但是運用在現代動態傳達設計中就富有了動態效果,不僅豐富了傳統民間藝術的形式內涵,而且有助于剪紙藝術的傳承,被更多的人們所認可。
據可查資料,我國最早民間皮影戲誕生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年間,開始人們意外發現在皮革材料上涂抹各種帶有顏色的透明原料,可以形成各種帶有鮮明色彩的生動人物和各種圖畫,這也是現代電影美術來源的先驅。我國民間繼承的皮影戲生動形象,并且被應用于各種場合表演中,通過運用熟練的動作技巧,表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皮影戲幾乎成為民間百姓最為喜愛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與現代的電影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7]。現階段,伴隨著現代電影和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迅猛發展,皮影戲已經漸漸沒落,在民間呈現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想要得到現代社會發展的繼承與弘揚,需要與現代藝術兩者完美融合,動態設計出既符合現代審美觀念,又能夠體現出皮影藝術元素的動態視覺設計作品。現代的動態視聽形式與民眾的審美情趣都有著多元化和多極化的發展趨向,因此設計師根據自己對不同皮影戲的深刻理解,在充分了解其發展背景和典故的基礎上,為不同受眾群體設計出完美的作品。
中國傳統陶瓷工藝自古就聞名世界,同時積累了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其中彩陶的紋樣極具代表性,有著豐富的色彩圖案。聞名世界的唐三彩就是由于其紋樣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具有高度的審美藝術價值,成為我國的傳世珍寶。彩陶的紋樣富有強烈的藝術氣息,其裝飾的紋樣集中表現在不同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陶瓷藝術成就。現階段,多數傳世或者出土的陶瓷器擺放在博物館供人們觀看欣賞。現代藝術家具有自我的創造性思維,他們在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這些陶瓷器紋樣,不僅能夠展現出特定歷史階段的藝術元素,還能靈活運用現代先進技術,對這些傳統的文化元素進行再次創作,展現在大眾面前[8]。通過對諸多陶瓷作品的展示,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變遷,并且由衷地對我們的先祖創造出這些極具寓意的藝術符號表示欽佩,對古人的聰明智慧表示贊嘆。尤其是陶瓷紋樣中的動畫作品,還可以帶給人們以現代科技穿越時空的體驗,將古老的社會形態、文化氛圍以鏡頭呈現的方式展現在人們眼前,在不同的時空隧道中切換。
水墨畫元素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元素,受到很多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師的青睞和認可,其中蘊含的樸素美和簡單美是現代動態視覺審美意識中所應該借鑒的,并對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產生重要影響。國畫藝術和書法藝術共同的交叉點在于運用線條來打造出動人的藝術世界,在此作品流露出一股自然、率性的氣質,這類作品增添了多種藝術韻味,并且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從藝術水墨畫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多種藝術內涵,對于其中的民族之情也同樣可以展現出來。水墨畫元素對于視覺體驗十分關注,在創作形象的過程中一般運用空白和留白來向人們傳達出無窮的韻味,讓人們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體會含蓄美。正常來講,含蓄是一種收斂的氣質,不會過分張揚或者是外放,從中的意境中對于氛圍進行感受和體會[9]。以水墨元素為主題進行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時,雖然構圖比較簡單但是構思引人注意,其中的線條與色彩搭配容易激發設計者的靈感,對于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進行感受。藝術家常常用于表現出哲學上的關系,對于對立統一的矛盾運用最為廣泛。
中國民族元素中,吉祥元素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比如中國的大紫大紅顏色就表示吉祥如意,其中的代表植物有梅花、蘭花、竹子、菊花等;其中的代表動物有飛龍、鳳凰以及仙鶴等,這些植物和動物在現代動態視覺設計中的運用代表了對當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將古人的智慧結晶直接應用到當前的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可以有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吉祥元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追求使用的重要民族元素,代表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成就,這不僅能夠加強藝術表現的綜合效果,而且還可以豐富視覺傳達設計內涵。比如我國近年來運用吉祥元素的典型案例代表有2008年中國的奧運吉祥物和申奧標志,其中就含有強烈的中國民族元素,吉祥元素中的“盤長”和“祥云”體現出申奧精神,這也符合現代的審美觀念和需求[10]。因此,運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吉祥元素能夠展現出更佳的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效果,將我國的民族文化展現在世界人們眼中,同時還對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和新思路,其具有的優勢明顯可見。根據中國民族元素富含的深厚內涵及外在表現形式來體現出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將二者完美融為一體,這樣才能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綜上所述,現代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是以新技能媒介為基礎完成的,如果能夠靈活借鑒我國的民族元素,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傳統藝術精華,對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具有積極作用。動態視覺傳達的效果是將靜態的藝術形式變得生動化、形象化,將民族文化從博物館中解放出來,讓中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1]黃榮梅,韓文智.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民族元素的具體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220-221.
[2]黃榮梅,蔡勁.動態構造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6(2):164-166.
[3]吳興璽.敦煌圖案元素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筑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設計管理,2017,34(8):52-53,64.
[4]安寧.民族文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評論,2016,(8):152-154.
[5]田雪.民族文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6,29(10).
[6]王景,蘆珊.試論民族文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J].卷宗,2015,(5):549-549.
[7]陳輝.民族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6,(6):169-172.
[8]趙榮,趙艷.論述傳統民俗元素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及傳承[J].美術大觀,2016,(3):94.
[9]栗嘉憶.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融合下的旅游工藝品創新研究——以貴州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5,36(05):165-168.
[10]李昕.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業化運作的可能性——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符號價值談起[J].貴州民族研究,2008,(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