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妍
當頑隅固執的一家之主面對激進逃學的時代青年,當代代承襲的封建禮教遇上前所未有的奮起反抗……巴金先生用覺慧同高老太爺這對祖孫之間的一場沖突,向世人高嚷:對這“垂死的制度”,我控訴!
這是家族的沖突,也是社會的沖突,這是人物的矛盾,更是思想的激戰。
思想之火從覺慧入室的一刻便是開始閃爍?!八炎娓甘蓍L的身子注意的看了好幾眼,他奇怪在這個瘦長身子里面究竟藏著什么東西,會使他們在一處談話不像祖父和孫兒,而像兩個敵人?!边@顆飽含新思想的年輕的心,對面前這位道貌岸然的封建老人的感情是矛盾而復雜的,他理解祖父的改變,卻萬萬無法說服自己接受哪怕一絲這種老舊思想的融入。這顆心啊,流淌的已是一腔新鮮時代之血!
隨后,高老太爺的醒來無疑便是點燃真正沖突的“火機”。但這“沖突”又似有些不平常。
沒有意料之中的針鋒相對,反而是“一邊倒”的局勢。一而是高老太爺話語中的步步緊逼,身居家族高位的他幾乎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而另一面,是覺慧不動聲色的沉默,仿佛連連敗退,不堪一擊。
但我說:無色是至色,沉默是絕響。覺慧的沉默是堅毅的沉默,是動人的沉默,更是有思想的沉默。那沉默的一團團思想之火的熊熊燃燒啊,那沉默的一絲絲青年新思想的激烈反抗啊,呼之欲出卻又呼之已出,實則已經清楚而明白的告訴眾人:新舊時代矛盾已不可調和,站起來吧年輕人們,不要被過去所扼殺,要為未來而奮斗。
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另一對新老一輩的入場給這場沖突更添一層時代的味道。陳姨太擦脂抹粉,形式主義的數落著覺慧,“關心”著高老太爺;覺新習慣性的想要調停,身處時代夾縫中的他有著無法言喻的矛盾與苦楚。這便是那個時代中形形色色的角色呀。
沖突停息,這之前被打破的平衡又回復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
勝負已明,勝負自明。
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時代。巴金先生筆下的這一《家》,充斥著一切最陰暗與最明朗,充斥著一切無盡絕望與無限希望。
它說:黎明終會來臨。
思想的激越之處就在于永遠停息的向前,背負悲涼,仍有勇氣迎接朝陽。我們感激亂世中的優秀思想如點點無名之火將我們引入嶄新的時代,也應珍惜你我此刻站立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