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意+林麗玲+鄭婉玉
[摘要] 目的 探究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其遵醫行為效果。方法 該次選取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45例、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45例;并對90例患者的遵醫囑行為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觀察且分析。結果 兩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遵醫行為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口腔護理97.79%、飲食控制95.56%、皮膚保護97.79%、血糖控制95.56%、體位擺放及保持93.33%,對照組口腔護理71.11%、飲食控制66.67%、皮膚保護66.67%、血糖控制66.67%、體位擺放及保持66.67%。兩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6.67%(口腔炎1例、放射性鼻炎1例、張口困難1例),對照組26.67%(口腔炎4例、鼻腔黏膜反應2例、放射性鼻炎2例、張口困難4例)。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中,可有效提高遵醫行為,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鼻咽癌;糖尿病;放療;綜合護理干預;遵醫行為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099-02
鼻咽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通常采用放療、化療等方式治療,主要是因腫瘤位置比較特殊,實施手術治療難以達到根治的目的[1];而糖尿病的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機體內的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兩者疾病相結合,可增加放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此在治療過程中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十分重要;該院為了探究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其遵醫行為效果,將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選取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45例、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45例;并對90例患者的遵醫囑行為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觀察且分析。觀察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平均年齡值(49.50±2.45)歲,年齡上限值70歲,下限值29歲;男女性各占比例分別22例、23例。對照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平均年齡值(49.52±2.46)歲,年齡上限值71歲,下限值30歲;男女性各占比例分別25例、20例。兩組數據之間對比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一定研究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根據醫囑指導患者服用藥物,并對其實施基礎護理措施。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如下敘述:(1)入院護理:待患者入院后,向其進行自我介紹,并介紹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與此同時告知其醫院相關制定及注意事項,并帶領患者及家屬熟悉科室及病房環境,從而緩解陌生感,除此之外,建立檔案,登記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2)放療護理:①放療前護理:指導患者配合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并告知其檢查的目的和意義,從而促使患者接受且配合;可借助口頭宣傳、健康教育手冊等方式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其內容包括病因、病程、治療方法、治療相關注意事項等,從而在最大限度讓患者全面了解該疾病;除此之外,講解放療治療的原理、原因及設備,并教會患者如何在放療過程中擺放體位及固定,從而保證放療可以順利完成。②放療中護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口腔潰瘍等,為此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告知患者這些不良反應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能通過護理干預措施降低其發生率,減輕癥狀;比如患者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可給予止吐藥緩解,且科學飲食,從而增強體質及抵抗力;除此之外,告知患者重視口腔護理,應用柔軟小頭牙刷漱口,均在三餐后實行;若患者存在鼻腔黏膜感染及損壞則可以沖洗處理,3次/d。③放療后護理:放療結束后詢問患者感受,并對其疑問進行耐心解釋,與此同時給予藥物治療,并觀察服用藥物治療后的實際情況。(3)心理護理:患者容易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一系列負面情緒,并且會隨著病程的延長加重,為此護理人員應實施有效干預措施,并貫穿于整個住院期間;可通過播放舒緩音樂、交流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從而對其負面情緒起到緩解作用。(4)血糖控制護理:定期測量血糖水平,并根據其結果實施護理干預措施,若患者為口服降糖藥物,則應對其講解藥物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其遵醫囑行為,與此同時密切觀察用藥反應;若患者為注射胰島素,則應教會其如何安全注射,選擇皮下注射,如肚臍周圍等;除此之外,告知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熱量等食物。
1.3 觀察指標
評價且分析90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的遵醫行為(口腔護理、飲食控制、皮膚保護、血糖控制、體位擺放及保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口腔炎、放射性鼻炎、張口困難)。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應用SPSS 20.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及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遵醫行為對比
從數據中可發現,兩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遵醫行為對比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口腔護理97.79%、飲食控制95.56%、皮膚保護97.79%、血糖控制95.56%、體位擺放及保持93.33%,對照組口腔護理71.11%、飲食控制66.67%、皮膚保護66.67%、血糖控制66.67%、體位擺放及保持66.67%。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從數據中可發現兩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可伴有消瘦、營養不良等臨床表現,主要是受腫瘤的影響,促使機體代謝功能發生紊亂所致;臨床上一般選擇放療手段進行治療,其效果顯著,可明顯殺滅腫瘤細胞,但是同樣會對周圍正常組織細胞造成一定損傷,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如惡心、嘔吐、乏力、食欲不振等,可進一步加重營養不良癥狀,引發低血糖,從而對病情恢復造成嚴重影響,為此在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2]。
綜合護理干預得到臨床廣泛應用和推廣,具有計劃性及針對性特點,主要是從入院護理、心理護理、放療護理、并發癥護理等方面開展,比如入院護理:待患者入院后可根據其機體基本情況,實施有效護理措施,不僅提高相關疾病認知度,并且還能促使患者完全掌握疾病治療注意事項及預防并發癥措施;再如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實施針對性疏導措施,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并提升遵醫囑行為,除此之外,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3-4]。從表1中可發現觀察組患者的遵醫囑行為高于對照組數據,由此說明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措施,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從表2中可發現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由此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減輕放療副作用,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亦與相關學者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中,可有效提高遵醫行為,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祥,曲超,姜新,等.鼻咽癌的治療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1):3159-3161.
[2] 倪美.探討循證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副作用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2016(14):59.
[3] 常鑫,陳麗君,陳英,等.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營養不良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J].廣西醫學,2014(10):1484-1486.
[4] 汪雪梅,楊冬花,陳瑜,等.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鼻咽癌患者參與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7,31(20):2529-2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