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煜


[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品管圈活動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研究時間段為2015年8月—2017年2月,將該時間段內由該院骨科住院部收治擇期手術且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研究觀察對象,共納入100例。經數字隨機表方法分組,對照組(n=50例),觀察組(n=5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同時予以品管圈活動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在骨折術后各類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況方面的差異。結果 兩組就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就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對比,護理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品管圈活動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骨折術后各類并發癥發生率,對強化血糖控制效果也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骨科;糖尿病;品管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33-02
品管圈是將相同、相近或互補工作場所中人員自動結合為圈體的特殊活動模式,通過對品管工具的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1-3]。骨科收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上有一定特殊性,除需要提高骨折圍術期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以外,還應重視對患者血糖的合理控制,以形成良性循環,加速患者病情的轉歸與康復。為分析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品管圈活動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該次研究中將該院住院部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間骨科住院部收治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隨機分組后就護理方法展開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時間段內由該院骨科住院部收治擇期手術且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研究觀察對象,共納入100例。經數字隨機表方法分組,對照組(n=50例),觀察組(n=50例)。對照組中:男性為28例,女性為22例,患者年齡35~70周歲,平均為(56.5±2.6)歲,15例患者為脊柱骨折,13例患者脛腓骨骨折,10例患者為盆骨骨折,12例患者為股骨骨折;觀察組中:男性為30例,女性為20例,患者年齡35~70周歲,平均為(55.9±2.8),18例患者為脊柱骨折,11例患者脛腓骨骨折,10例患者為盆骨骨折,11例患者為股骨骨折。兩組間基線資料對比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納入50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以密切監測病情與體征改變,針對性健康宣教,護理指導,飲食、運動干預等為主要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納入50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實施品管圈活動干預。具體方法為:(1)第一步,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骨科與內分泌科科室人員相互協作,選擇2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以及3名護士形成品管圈工作小組,設計小組名稱為“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小組”,遵循PDCA循環步驟實施品管圈活動,活動組織頻率為2次/月;(2)第二步,確定品管圈活動主題。應用頭腦風暴法篩選針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需重點解決的問題。考慮到合并糖尿病骨科患者因疼痛、功能受限等因素影響容易誘發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血糖控制產生不良影響,故需確定品管圈活動小組主題為:在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積極降低骨折術后各類并發癥發生率;(3)第三步,現狀調查。回顧科室同類病例相關護理數據與效果,總結骨折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以及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將相關影響因素作為品管圈活動改善重點;(4)第四步,要因分析。繪制魚骨圖,確定需改善要因;(5)第五步,對策制定與實施。根據上述要因,制定護理對策如下:①晨間護理,由責任護士負責為患者整理床單元,協助患者完成刷牙、洗臉等衛生工作,為患者提供干凈且術式衣物,此過程中以親切的語氣詢問患者前晚睡眠情況,以掌握患者病情動態與變化趨勢;②治療護理,由責任護士負責完成用藥、輸液等一系列操作,為控制血糖水平,責任護士必須充分掌握胰島素泵入量、血糖監測的相關方法,根據血糖波動情況及時調節胰島素給藥劑量,密切與臨床醫師的交流與溝通,及時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視情況對胰島素注射部位進行調整,以免患者出現組織硬結癥狀。若患者治療期間出現低血糖癥狀,應及時用糖類食物口服干預,部分癥狀嚴重患者需遵醫囑用濃度50%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推注,以緩解低血糖癥狀;③圍術期護理。術前責任護士需要予以充分心理支持,評估患者對骨科手術相關知識的掌握度,講解術中配合與術后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咳嗽、深呼吸等訓練,講解術前控制血糖對骨折手術治療的重要意義,讓患者對本病與手術情況有基本了解。術后應密切監測患者基礎體征變化情況,為患者營造良好病房環境,密切觀測體征改變,在各項護理操作執行前應當與患者進行密切溝通,提高患者對各項操作的認同度,改善依從性與配合度,讓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骨折術后各類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況方面的差異。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對比
兩組就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血糖對比
兩組就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對比,護理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endprint
3 討論
既往有關報道中指出[3-6]:品管圈活動作為一種特殊的小組活動模式,具有質量持續改進的特點,可以通過提高小組成員素質水平,降低消耗的方式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PDCA循環是品管圈活動小組最主要的工作方式之一,能夠對存在問題及其致因進行查找與分析,確定解決現存問題的方法,以持續改進護理質量與水平[7-8]。該研究中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實踐中,觀察結果顯示:兩組就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就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對比,護理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數據證實,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可通過應用品管圈活動護理干預的方式在減低并發癥發生率的同時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在該次品管圈活動中,針對當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與護理的特殊性作出了標準化規范,制定了預防并發癥同時強化血糖控制效果的的護理干預路徑,通過等多項措施的綜合干預,以提高品管圈內圈員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提高自護能力,最終促進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
綜上所述,對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品管圈活動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骨折術后各類并發癥發生率,對強化血糖控制效果也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姚智萍.品管圈活動在糖尿病護理風險管理中應用效果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4):347-348.
[2] 周軍,姜秋紅,孫巧鳳,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普及水平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1):76-78.
[3] 鄒艷波,劉燦,陳玲啟,等.應用品管圈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率[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34):77-81.
[4] 譚瑩.糖尿病專科護理小組管理品管圈活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1):121-122.
[5] 譚曉青,李冬敏,朱淑芳,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 14(7):525-526,528.
[6] 劉桂華,劉麗,劉桂舫,等.品管圈及延續護理模式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11):1732-1735.
[7] 張玲玲,芮青美,孔明月,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新生兒鎖骨骨折發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8):587-588.
[8] 萬麗,龍艷,劉丹,等.品管圈在縮短髖部疾病(非骨折)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住院天數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6):1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