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杭涵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對該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選取時間為2016年1月—2017年2月,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96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48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觀察,即SAS評分、SDS評分、SF-36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實驗組SAS評分與SDS評分較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F-36生活質量評分時實驗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個性化護理干預的實施,能夠對其并發癥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使其達到最佳護理效果。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51-02
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主要病發于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且多數為老年患者,屬于呼吸系統較為常見的一種合并疾病,具有病程長、易發作等特征[1]。現階段,在對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臨床治療時,只有對患者進行早期預防和護理,才能有效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從而早日恢復其健康[2]。對此,該文選擇2016年1月—2017年2月該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重點研究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的選擇,主要是以該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為主,全部患者均滿足臨床診斷的分型標準,同時無其他合并疾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96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48例。在對照組患者中,27例患者為男性,21例患者為女性,年齡49~62歲,其平均年齡(55.5±6.5)歲,發病時間為2.1~4.9 d,平均時間(3.5±1.4)d。實驗組患者中,25例患者為男性,23例患者為女性,年齡50~62歲,其平均年齡(56±6)歲,發病時間為2.4~3.6 d,平均時間(3±0.6)d。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臨床資料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是以常規護理為主,按照患者病情和性別等相關資料,對其床位進行相應安排和明確,認真做好注意事項的講解,以便于向患者提供有效信息,為入院常規工作、床位護理的進行提供保障。與此同時,還應為患者制定健康檔案,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特殊情況等,告知家屬避免墜床和跌傷,需要特別注意相關防寒保暖工作,保證患者飲食具有豐富營養等[3]。
實驗組患者是在對照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方法包括:適當心理干預,向患者詳細講解該疾病的發生原因和注意事項,加大患者對于病情評估能力,使其緊張情緒得到明顯改善。引導患者及時發泄自身不良情緒,并告知患者維持良好情緒能夠促進疾病的更好治療,避免不良情緒對其治療帶來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針對患者血壓、呼吸和心率等指標,適當予以霧化吸入,以達到濕化其呼吸道的目的,同時還能實現痰液稀釋,以便于患者更好排除[4]。在進行氧氣吸入的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氧氣吸入作用進行說明,確保該項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為患者恢復健康提供保障。另外,對患者進行飲食起居護理時,需要將患者作為護理核心,通過飲食的科學搭配,降低糖攝入量,嚴禁飲酒和吸煙,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適當進行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知識宣教,使患者防護意識得到顯著提升,從而提高患者整體防范和疾病應對能力[5]。
1.3 觀察指標
當2組患者進行分別護理后,需要對其進行6個月的研究和記錄,同時向患者進行SF-36生活質量表的發放,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內容,以便于掌握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同時還應對患者進行SAS和SDS評分、護理滿意度觀察。
1.4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20.0統計學軟件予以統計學處理,其中S-36生活質量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等計量資料,均對其進行(x±s)的表示,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選擇[n(%)]表示,同時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
實驗組SAS評分與SDS評分較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SF-36生活質量情況
實驗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如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
3 討論
慢阻肺合并糖尿病屬于呼吸內科疾病,極易合并相關疾病,在對該疾病發病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是由內分泌疾病、肺胸疾病作用所導致,臨床表現為:多伴肺部和呼吸系統的損害等。在對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當前治療效果較為緩慢,同時患者比較容易發生并發癥,使其生活、家庭受到不利影響[6]。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其配合程度和護理人員干預存在直接聯系,對人性化護理干預進行貫徹落實,同時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為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奠定基礎。因此,患者在符合知情權前提下,通過對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正確了解,使其更好掌握自身疾病的治療內容和防范內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并發癥的出現。
該次研究選擇9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48例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8%,而對其進行SAS評分、SDS評分、SF-36生活質量評分時,其各項指標均優于常規組患者。由此可見,在對老年慢阻肺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人性化護理干預的實施,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能緩解其焦慮等不良情緒,以達到最佳護理效果,值得臨床借鑒以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石惠.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7):214.
[2] 李雪萍,李永燕,羅瓊.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 18(6):26-28.
[3] 孫立新.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8(5):26-28.
[4] 彭塵.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5):2772-2773.
[5] Shen Suzhen, Yang Fujuan, Lv Shujing, et al.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Chines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8(35):234-235.
[6] 陳玉平.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7):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