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英
摘要 目的:研究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B-Lynch)在減少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方法:收治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310例,平分兩組。觀察組使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術治療;對照組采用縮宮素+人工按摩子宮的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和其他指標。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可以提高止血效果,操作過程簡單,效果顯著。
關鍵詞 欣母沛;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剖宮產;產后出血
在發展中國家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產褥感染、產科出血、內科并發癥等,產科出血是眾多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對于剖宮產產婦而言需要快速、有效地治療產后出血,以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為例,分析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減少產后出血量的療效。研究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31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5例,年齡22~42歲,平均(30.1±9.61歲,經產婦82例,初產婦73例;對照組155例,年齡24~45歲,平均(32.1±9.4)歲,經產婦80例,初產婦75例。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腎疾病或血液病患者;②凝血機制異?;颊?;③無法獨立接受治療者和精神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縮宮素和人工按摩子宮的方式治療。對患者的子宮進行反復按摩,局部或者全身使用縮宮素,使用熱鹽水紗布進行宮腔壓迫止血,出血部位進行8字縫合。觀察組患者在使用縮宮素和人工按摩子宮方法無效之后,于術中胎兒娩出后子宮注射縮宮素及欣母沛,用量≤2mg。再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若子宮質軟,以手法壓迫子宮,在出血點止血。將子宮托出腹部切口,以帶大圓針的1-0可吸收線行子宮背帶縫合術,由外向內垂直進針,在子宮上緣的切口處出針,再將線從右至左貫穿整個子宮層;按照相同的方法縫合另一邊,最終手術縫線固定壓迫子宮,達到加壓止血的目的。檢查陰道無出血,由助手加壓子宮體,術者將切口上下緣的縫線結扎,并縫合關閉子宮切口。
評判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療效評價標準為:顯效為治療后陰道流血量大量減少;有效為陰道流血量<50mL/h,無效為接受治療后陰道流血量>50mL/h??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選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9.7,對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表示,用x2來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1%,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92.9%,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各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產后出血作為婦產科比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一旦出現就會給產婦的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也會對其之后身體的康復產生不利的影響。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①產婦出現宮縮乏力現象。由于產婦的子宮無法實現自然的宮縮,產婦出血概率大大增加。②產婦分娩時間超過0.5h后,如果胎盤無法正常剝離,產婦產后出血概率增加,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需要進行胎盤的手動剝離,對產婦的病情進行更好的控制。③產婦自身的凝血功能出現異常,比如產婦患有相關的疾病,或者羊水栓塞、貧血等都會導致其出現凝血功能異常。
子宮背帶式縫合技術是近幾年才廣泛流行的新型縫合技術,尤其適合應用在剖宮產手術中。欣母沛,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比較良好的子宮收縮劑,可以幫助患者子宮進行有力、協調的收縮,自20世紀80代被應用以來,不少的學者都已經證明了欣母沛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可以提高止血效果,操作過程簡單,效果顯著。我院防治剖宮產產后出血方法的改進,明顯提高我院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治療的成功率,降低輸血量,減少輸血不良反應,避免了子宮切除,治療成本降低,社會滿意度提高。同時有助于降低醫療風險,醫患均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