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玲
摘? 要:寫作作為公務員職業素養的重要方面,已成為公務人員培養的重點。而公文寫作與文學的相互滲透想象,已成為現今社會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公文寫作;現象;文學
[中圖分類號]:H1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5-0-01
由于傳統公文寫作觀念的局限性,一度以來,公務員的寫作被看成是公文的仿照套搬,不夠深度,欠缺力度,沒有廣度,僵化呆板,機械固定,千篇一律,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文寫作走向更高、更深的理論境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迫切要求我們對公務員的寫作進行一種優化變革,使公務員的寫作理念能緊緊跟上時代的要求,立足根本,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打破“沉封守舊”的公文寫作格局。兼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WTO后的客觀要求,也使公務員在寫作過程中必須有更多內涵與外延上的升華。
一
公務員工作的特點就是“繁雜”,這不僅體現在公務員工作的具體事務中,而且還反映在公務員的知識結構上。作為一名公務員,應當具備多方面的文化知識,如哲學、數學、化學、政治、經濟、法律等。只有知識體系上的多元性,才能保證公務員在寫作上能夠主動、靈活,也才能使公務員撰寫的公文更具科學性和權威性。而在這些學科中,公文寫作與文學的關系可謂最緊密。公務員只有構建好自己的文學基礎,才能為自身形成一個詳盡的完整知識體系做好鋪墊。
文學作為一門學科,是一個很大的知識范疇,是包括文學史、文學理論與批評、作家與作品等,結構繁絡,內容龐雜。作為秘書人員無須也無暇像文學研究者一樣做全方位的,深奧的理論研究。但多讀一些文學作品,多看一些經典名著,可以向文學作品里的先進人物學習,同時也能更多地從文學作品里汲取精神養料,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寫作上的啟示與感觸,在有意無形間完成文學的教化作用。
文學是對社會現實的一定反映,讀文學作品一方面能了解和認識社會生活,有助于秘書人員在寫作中更好的貼近現實,關注現實,使寫作能緊緊抓住社會這個主題,深刻剖析社會現實問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像讀《官場現形記》可以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瓦解及資本主義的萌芽,讀《子夜》能有助于認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現實,讀《創業史》更能直觀的透視到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群眾用雙手開創的美好生活的真實場景。作為秘書人員,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無形的積累了諸多的社會認識與體驗,能在以后的公文寫作中以這些為藍本,與現今社會作為一個縱向的比較,橫向的聯系,從而找出規律,發現異同點,同時也使得公務員能用更深刻、更理性、更客觀的眼光挖掘、剖析現今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時、準確地為領導工作提供有深度、有力度、可借鑒、有價值的工作信息。而且由于文學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使得我們的公務員在接受這些文學信息時,能更集中地認識、發現問題的 癥結所在,也更有利于人們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從而真正達到公文寫作的目的和意圖。
二
公文寫作在保持材料真實可信的前提下,要以文章思路清晰、條理為基點,借用一定的文學想象手法,能夠就某一問題展開想象,而且以此為支撐,進行擴展延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文章在經過一定的想象后,能使問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深化,能使公文寫作更具針對性、說理性、透徹性,也更具力度。如果缺乏想象力,公務員工作就會成為“一汪靜止的死水”,沒有創造力,起草文件只能停留在表象的層面上,不會升華,更不能產生質的飛躍。
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象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它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的分析與綜合。培養想象力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而閱讀文學作品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公務員在寫作的過程中,合理的想象,有序的想象,才能寫出具有一定政策水平,一定理論價值,能反映領導意圖、準確鮮明、言簡意賅的公文來。文學思維方式的這一特點,是培養想象力的精神園丁,能幫助公務員更好的開闊視野,啟迪思維,豐富想象,促進寫作,寫出更具分量的公文。
總而言之,作為公務員,在公文寫作中應以組織原則和自己的職能出發,緊扣制文意圖,進行深層次邏輯加工。同時,也應該積極融入文學等相關學科的優勢、精華,變呆板的公文寫作為文學的一種有機創造,充分發揮文學的創造性,調動自身的文學素養,以個人的文學才智,拾遺補漏,充實潤飾,把制文意圖更系統、更深刻、更準確、更簡明的表現于文稿,使寫作出的公文成為真正的參考研究價值的信息來源。只有這樣,我們工作和生活起來才能有足夠的精神營養,才能達到公文寫作與文學的相互滲透。
參考文獻:
[1]任承佑? 公文與公文寫作 成都出版社.
[2]李衍柱? 朱恩彬? 文學理論基礎知識? 山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