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王小龍
摘 要:干部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關鍵,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更是黨建理論的一項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先念主政湖北,他自覺將馬克思黨建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針對湖北省干部隊伍建設中出現的人員短缺問題,干部隊伍理論和文化素質偏低以及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增長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不僅體現了其獨特的戰略眼光和遠見卓識,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恢宏氣度和博大的胸懷,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為新中國成立初湖北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組織和人才基礎。
關鍵詞:李先念;湖北;干部隊伍建設
李先念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貢獻了其畢生的心血,多年來學術界也對其思想做了詳細分析,如對李先念的財政、金融、治水思想研究非常深入,但對其干部隊伍建設的分析較少。鑒于既有研究的不足,文章選擇以建國初期湖北省的干部隊伍建設為切入點,著重研究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間的干部隊伍建設措施,并分析其價值。
一、建國初期湖北省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百廢待舉,李先念奉命主政湖北。在建設湖北的過程中。李先念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是要建立起新的各級領導機構,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合適的干部人員。然而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北省的干部隊伍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干部短缺問題相當突出
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北全省區以上干部僅八千余人,其中老干部不足四千人。據當時李先念粗略統計,為了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全省尚差四萬到五萬干部,干部的數量和素質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存在著很突出的供需之間的矛盾。而湖北省當時水患災害頻發,因此尤以水利專業技術干部尤為缺乏,湖北省水利局剛成立時,局機關和幾個直屬部門,總人數才一百多人,難以維持水利機構的正常運轉。同時,除了水利技術干部之外,為了把湖北省的工作重心迅速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當時經濟戰線上也缺乏著大量在經濟工作方面有特長的干部。
(二)干部隊伍理論和文化素質偏低
當時湖北省的干部大多生長、工作在農村,有豐富的斗爭經驗,艱苦樸素,這是很好的。但李先念指出:“有些干部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看不到自己的工作能力與當前的工作任務不適應,不努力學習,反而搞一些華而不實的事情,在那里不切實際的空洞叫好。”而近年來,干部在財政經濟工作方面雖然初步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其理論水平、工作經驗和知識遠遠趕不上客觀形式的要求,對于在財經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我們的各級干部必須加以謹惕,積極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三)干部思想不純潔
新中國成立初,黨內有些干部產生驕傲情緒,鬧地位,圖享受。對此,李先念于1949年8月在中共湖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干部思想中,在目前較為突出的是因勝利而產生的驕傲急躁、麻痹大意等極為有害的錯誤思想。我們必須把這看作是原則問題,是重大問題,必須以嚴肅態度來加以深刻認識和認真糾正。這種有害思想不克服,會使人們遭受極大的損失甚至失敗” 除了講究排場,講究富麗堂皇之外,當時武漢許多干部只鉆到政治改革中,總是大談土改,談政治運動,沒有意識到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這非常不利于湖北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李先念指出,只有改變干部隊伍缺乏經濟工作知識的現狀、調動干部隊伍經濟建設的熱情,湖北才能在解放初期跟上形勢的發展、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否則,我們就要被動,就要落后。
二、李先念加強湖北省干部隊伍建設的內容和措施
為了迅速建立起各級新的領導機構,為湖北省的各項建設補充人才,李先念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將湖北省的干部隊伍建設到一個新層面。
(一)不斷為干部隊伍輸送新鮮血液
李先念特別重視培養吸收新干部。在提拔新干部的過程中要求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寧缺勿濫”與“寧弱勿缺”相結合的原則。“寧弱勿缺”是說一個干部,只要他立場堅定,聯系群眾,作風樸素,埋頭苦干,即使暫時能力弱一點,也可以提拔起來。但是,也不能為了提拔干部而提拔干部,如果條件確實不成熟,寧可暫時缺少一些,也不能無原則地把一些不符合條件、不能稱職的人提拔上來,這就是“寧缺勿濫”的原則。李先念大力批評個別領導者在提拔干部時搞個人賞識,任人唯親的不正風氣,指出提拔干部只能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前提,絕不允許搞歪門邪道。比如湖北省水利局剛成立時,局機關和幾個直屬部門,總人數才一百多人,在李先念親自過問下,組織部門多次大力提拔人才充實到水利局,到1950年,局機關和幾個直屬分局隊伍就擴大到了七百多人,湖北省各級水利機構也因此迅速建立和健全起來。
(二)加強干部專業知識教育和培訓
李先念特別注重對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教育和培訓。他先后開辦了“湖北人民革命大學”“湖北省財經干部學校”,共培養了17460名學員,輸送到全省各地工作;舉辦了“湖北省公務人員講習所”“湖北省行政干部學校”,訓練各類人員24808人,輪訓干部39706人,培訓財經、公安等專業人員4542人。鑒于大批工農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的情況,湖北省委于1953年8月開辦了鄂城、武昌兩所干部文化學校,重點提高在基層擔任區委書記、區長和在黨政機關工作的工農干部的文化水平。在基層,李先念大力集訓鄉村干部,純潔鄉村領導。據統計,從1949年的5月到1950年的9月的一年多時間里,湖北全省共培訓6.9萬多人。通過大力教育提高老干部,培養訓練新干部,湖北省干部隊伍的理論和文化以及專業素質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
李先念1949年剛剛主政湖北時指出:整頓思想是一個很繁重復雜的工作。目前著重整頓作為中堅、骨干干部的思想,特別要向嬌氣作斗爭,反對因勝利而驕傲自滿,鞠躬享受,比地位名譽的錯誤思想。另一方面,李先念遵循毛主席‘戒驕戒躁,謙虛謹慎的教誨,強調要在黨員干部中開展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號召廣大黨員進行自我反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水平。他提出老干部要甩掉功臣自居的包袱,清除驕傲自滿情緒,克服命令主義和官僚主義,用過去那種為革命流血犧牲都不怕的精神,學習新知識,提高文化理論和政策水平,真正成為領導各項建設的中堅;青年知識分子干部,則要保持和發揚熱情、積極、好學的優點,在實踐斗爭中克服小資產階級習氣,逐漸工農化,成為未來建設的主力軍。
(四)合理調配,使人盡其才
在法院干部的配備中,李先念提出要吸收優秀分子參加法院工作,將不適宜從事法院工作的干部予以調離,并將一批政治上可靠的黨委和政府干部充實到各級司法機關。除此之外,他多次對原五師的干部講:“從華北、東北、山東南下的干部,他們來自老根據地,是老八路,工作經驗豐富,領導能力強。你們要從工作出發,正確估計自己,尊重外地來的同志,擔任副職的要甘當副手。”他尖銳的批評有山頭主義傾向的人說,“共產黨是馬列主義的黨,不是幫派、小團體,不應該有山頭與地區之分,也不能以個人關系分親疏。” 對戰爭時期一直在湖北堅持斗爭的原新四軍五師干部,在建政之初多被安排在省直廳局任副職。對南下干部,也唯才是用,賦予重任。例如王任重南下之前任中共冀南區委書記,他思維敏捷,工作能力強,熟悉經濟工作,李先念就放手讓他主持省政府的工作。而在建立水利機構時,李先念果斷地將得力干部配備到水利部門擔任重要領導干部職務,如徐覺非、任士舜、夏世厚、漆少川、徐金彪等。他還將武漢大學教授、著名水利專家陶述曾也請到水利部門擔任要職。在李先念的調配下,廣大干部基本都能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為人民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三、李先念對湖北省干部隊伍建設的價值與貢獻
李先念在湖北省對干部隊伍建設進行的一系列實踐與探索,不僅使廣大干部的思想和作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科學的干部選拔和任用機制也為湖北省打造了一支高素質、有力量的后備隊伍,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帶領人民群眾迅速的完成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北省的恢復和建設工作。
(一)充實壯大了干部隊伍
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間,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人數在短短幾年內有了很大增長。1949年12月為744個支部,有黨員9441名,干部總數為31029人,到1953年12月,黨支部增加到3190人,黨員人數增加到89070人(其中,大專文化程度401人,高中程度2571人,初中10318人,小學38098人,文盲37682人),干部總數增加到44532人。由此可見,李先念執政湖北期間,湖北省干部隊伍不斷壯大,緩解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北省干部供需之間的矛盾,也為湖北省大力進行經濟恢復和改革提供了后備軍支持。
(二)提高了干部的執政能力
廣大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者,只有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才能促使黨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李先念在湖北省積極對干部隊伍進行建設,從各方面加強教育和培訓,使廣大干部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工農干部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大大提高了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除此之外,李先念非常重視研究黨中央執政的政策、策略和方法,并根據湖北省的政治形勢、階級情況以及變化加以糅合,真正做到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湖北省得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搞建設。
(三)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
李先念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以誠待人,平等待人,寬厚待人,一片與人為善之心,從不整人。李先念對干部的要求是嚴格的,該批評的就批評,而且批評的非常厲害。但是,由于他誠懇、坦率、重事實、將政策,全面的看人,歷史的看人,而且允許申辯,歡迎改正,所以干部們即使挨了批,還感到服氣、貼心。李先念以他個人在團結干部上的魅力和風格,使湖北省政治清明,干部廉潔,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政治氛圍。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而黨的干部隊伍卻出現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的危險,這四大危險嚴重的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形象和地位,給黨帶來了重大損失。因此,我們要充分吸收李先念干部隊伍建設中的精華,結合時代實際,努力解決當前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的領導水平和行政能力,提高自身修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打造出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可靠的干部資源。
參考文獻
[1] 李先念文選1935-1988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44.
[2] 李先念建國初期文稿選集1949.7-1954.5[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11.
[3] 李先念傳1949-1992[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7.
[4] 李先念文選1935-1988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39.
[5] 李先念傳1909-1949[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6] 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組織史資料1920.秋-1987.11[M].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