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摘 要:漢字難學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對于沒有漢字環境和漢字基礎的外國學生來說,漢字由點線組成和筆畫繁而多的特點,更是對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這使得他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有一種畏難心理,下文將從選取的漢字教學課的案例來分析如何突破漢字難學的心理障礙,并對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漢字教學課;案例;難學;心理障礙
對漢語的學習,很多人都認為漢字最難學。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在他的童話集里提到“天書是用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寫成的”之類的說法,這也足以反映一些外國人對奧妙的漢字的恐懼心理。在此筆者選取了一個成功的漢字教學課案例,通過對其分析,進一步說明如何突破漢字難學的心理障礙,以期對對外漢語教師的漢字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漢字教學課案例描述
此案例是魏老師作為外派漢語教師赴美的漢字教學課案例。教學對象是美國中學生,此班大部分同學都通過了HSK一級考試。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在上第一節漢字課的時候,同學們出現了排斥和抵觸情緒,對漢字的畏難情緒使得課堂一度難以進行。魏老師用自己的方法使學生消除了畏難情緒,并慢慢開始對漢字產生興趣。
(一)逐步引導學生,說明漢字重要性。第一節漢字課,老師要求大家自我介紹,并寫下自己的中文名字,學生引起騷亂,老師在課堂上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但她并不著急,老師恩威并施,樹立了自己在中文課上的主導地位和權威性。先施威,告訴學生不管以前的中文老師怎么教,以后要遵從的是自己的規則。然后引導,以中國的‘白字先生 這一說法引導學生,使他們在心理上慢慢接受。
(二)魏老師設計了72分鐘的漢字教學課。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步是課前熱身,消除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畏難情緒。在這部分請同學們觀看《漢字是這樣構成的》短片和做漢字游戲。第二步是由點到面,由易到難,實施漢字教學目標分解法。第三步是將漢字課堂延伸至課外,逐步培養學生的漢字“讀打寫”習慣。
二、案例分析
(一)魏老師恩威并施,樹立了自己在中文課上的主導地位和權威性。第一節課時,學生抵觸情緒較大,課堂混亂,但魏老師恩威并施,樹立了自己在中文課上的主導地位和權威性。先施威,告訴學生不管以前的中文老師怎么教,以后要遵從的是自己的規則。然后引導,以中國的‘白字先生 這一說法引導學生,使他們在心理上慢慢接受。
(二)幽默式解釋漢字的重要性。在向學生解釋漢字重要性的時候,魏老師通過“白字先生”這一說法來向學生說明學習漢字的重要性,在這個問題上,魏老師的做法是非常機智的。
(三)教學設計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特點。在設計漢字教學課時,魏老師的教學設計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特點。老師給學生看漢字視頻,觀看DVD短篇《漢字是怎樣構成的》。可以使學生感覺到漢字其實很簡單不僅不難寫,而且很有趣。
三、對突破漢字難學的心理障礙的建議
(一)消除學生學習漢字的畏難情緒。(1)要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心理是學生有效學習漢字的途徑之一。(2)合適的教學順序和技巧的選擇。在漢字教學過程中,應先易后難,先教筆畫和筆順,接著是獨體字和合體字。(3)教具如卡片的輔助。教具的恰當使用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性,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4)增加課堂趣味性。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不僅要有有效性,更要有趣味性。一些綜合課和專項技能課可以加上些課堂游戲,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記憶和鞏固所學知識點。(5)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他們做的很棒,讓他們在心理上相信自己是可以的,教師可以采取“加分制”。
(二)合理設計教學。合適的教學順序和技巧的選擇。在漢字教學過程中,應先易后難,先教筆畫和筆順,接著是獨體字和合體字。
(三)在漢字教學中,合理利用諸如卡片、圖片、視頻等。利用多媒體材料可以使學生全面、客觀地感知漢字的特點。教具的恰當使用可以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四)課外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漢字。(1)抄寫生字。寫小故事。(2)閱讀漢語有趣讀物,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和同學分享。(3)介紹照片和自己的家鄉之類的話題,寫下來并與同學分享。(4)觀看感興趣的視頻,積累漢字。若掌握了一定的漢字,在華留學生可以觀看節目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5)教師還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漢字學習網站,作為學生漢字學習的補充。
四、結語
對于沒有漢字環境和漢字基礎的外國學生來說,漢字的學習是他們眼前的一座高峰。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必須尋找合適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克服這種畏難心理,只有這樣,才能把漢字教學順利地進行下去。
近年來一些學者已經認識到漢字教學對于漢語學習的重要性,許多學者提出要改變漢字教學滯后性的局面。呂必松先生在《漢字教學與漢語教學》一文中提出:從加強培養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尤其是書面語言交際能力出發,把漢字和漢字教學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課程設計和教材的編寫中來,并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這一主張十分適應形勢的需要。
綜上,對于漢字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對其教學方法的探究也還有很大的空間,相信以后在這個方面的發展值得我們期待。
參考文獻
[1] 姚洋.淺談對外漢語的課堂游戲教學[J].吉林師范大學,2011.
[2] 張巧艷.變“難”為“易”學漢字——淺談如何消除歐美國家學生學習漢字的畏難情緒[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