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俏村
摘 要:日本著名品牌優衣庫,在全球已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在大中華地區的營業額不斷增長。與歐美一些受歡迎的時尚品牌不同,優衣庫飽含了日本文化特有的審美意識,深受日本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本論將結合日本審美文化中的“侘寂”文化、“間”文化、色彩文化(白色、紅色),品鑒優衣庫中的日本審美文化。
關鍵詞:優衣庫;侘寂;間;白;紅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說:我在全世界范圍內最佩服的公(服裝)”這兩個詞的組合縮寫,是日本著名的休閑服裝品牌,堪稱日本服裝零售行業的兩巨頭之一(另一巨頭為:島村しまむら)[注1]。柳井正于1984年6月開設的“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獨特的服裝倉儲式商店),為UNIQLO的前身。1991年公式正式改名為“Fast Retailing”(迅銷集團)。優衣庫屬于Fast Retailing旗下的實力核心品牌。在全球,優衣庫已成為時尚潮流的代名詞。
在中國,喜歡優衣庫服裝的人分布于各個年齡層,涉及各行業及領域。與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德國的C&A;、美國的GAP等西方時尚品牌不同,優衣庫商品及店面設計等包涵了日本文化特有的審美意識,深受日本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日本的審美文化有很多,比如:“侘寂”、“間”、“誠”、“物哀”、“幽玄”、“有心”與“無心”、“余情”、“雅”、“粹·通·意氣”“寂”、[注2]“栞”、“細”、“真”等。本論將結合日本審美文化中的侘寂文化、間文化、色彩文化(白色、紅色),品鑒優衣庫中的日本審美文化。
一、品鑒優衣庫中的日本“侘寂”文化
空寂、閑寂,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日本的“侘寂”文化,由「わび」和「さび」兩個詞匯構成?!翱占拧保ā竵鳏印梗┲甘救毡镜目占盼幕?,是興起于鐮倉時代和室町時代隱遁于山林中的文人墨客中間的一種美學理念,指幽閉、清寂、枯淡、清澄、淡泊、貧困等,主要表現在造型藝術上,比如,“枯山水庭院”(枯山水以石、白沙、苔蘚作為素材構筑而成)。千利休提出,空寂以“貧困”作為根底。所謂“貧困”,是不隨世俗(諸如財富、權力、名譽等等),企圖從“貧困”中感受一種超現實的存在[注3]??占诺奶攸c是立足于“無”,而達到超越“無”的境界?!翱占拧痹谌毡境S糜诒憩F茶道之美。茶室結構簡素、面積狹小、內設物品簡潔、茶具粗糙。在江戶時期,還出現了“侘び茶”一詞。
“閑寂”(「寂び」)指示日本的閑寂文化,是具有自然觀的美學意識,表示寂寥、恬靜、古色古香、古雅的風趣,表示時間的光澤、時間的自然演進等,主要表現在文學藝術上,比如,近世松尾芭蕉的俳諧趣味等。
“侘寂”的英文是Wabisabi(日文音譯),原本這兩個日文單詞表示的是不同的含義,但現在多把兩者一并使用,即為「侘び·寂び」?!皝骷拧倍啾硎緲闼亍⒑喡察o的事物,或是經過歲月洗練的古雅、在簡潔安靜中融入質樸的美。從日本的建筑、裝飾風格(如:紙拉窗、榻榻米的素雅)到人們的服飾打扮、日常生活等都可以發現,“侘寂”文化隨處可見。比如,“有田燒”陶器,古樸雅致、簡單中盡顯極致。從審美范疇的角度考查,禪宗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促成了“侘寂”等日本美學范疇的形成[注4]。
日本傳統美學常以“侘寂”文化論述日本藝術追求的簡樸意境、體認質樸美感。優衣庫是日本銷售服裝最多的名品。優衣庫在創立之初,品牌理念就被定位為“讓所有人都能穿的休閑服”,以簡潔款式為主要特征。優衣庫的產品,主要以簡約設計為主,為了產生美麗的輪廓,保留原始的部分,刪減不必要的存在。其顏色素色居多,充滿新簡單主義理念。簡約、自然、舒適、實用,簡單里不失加入簡單的時尚元素,簡單中寓新意,時尚若隱若現。一貫保留著清新的特色,在設計整體及細節上處理的簡單、低調,符合不加雕琢的自然之美。所以會讓人感到,優衣庫遵循的是柔和、素雅、簡約化的設計理念,更側重顏色之淡雅,令人有一種還原本色、還原自然之感,不豪華奢侈,存在于簡單、自然之中,富有恬淡的韻味,崇尚平淡的“素”之境界。優衣庫的尺寸大體是S、M、L、XL四個號碼。這四個號碼涵蓋了80%日本人[注5]。包括嬰幼兒服飾在內,優衣庫適合各年齡層消費者的需求,秉持“服適人生”(LifeWear),伴隨每個人、幸福每一天的理念,服裝呈現自身個性與內在氣質,以豐富的內涵代替華麗的表面,在不同場景下都可以讓人做到適合自己的完美的搭配。其實,除了優衣庫產品體現了日本的侘寂文化外,川久保玲的時尚、無印良品的設計、三宅一生的“皺的哲學”時裝、安藤忠雄素到極致的“光之教堂”都遵循了“侘寂”精神。
優衣庫的日本迅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柳井正,在其監修的《優衣庫思考術》一書中指出:“時尚這一東西,是體現人的魅力的,并不是被衣服穿上,是根據服裝這一部件,協調自我。散發出自己原有的魅力?!薄督浝砣嗽驴冯s志也曾評論到:優衣庫的衣服簡單、扎實、耐穿,一如優衣庫的企業性格,也一如柳井正的管理風格——強調“本質”。
二、品鑒優衣庫中的日本“色彩”審美趣味
色彩是人的眼睛所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視覺符號,它是構成視覺效果的重要部分,從視覺傳達設計角度來說,它是重要的組成元素,具有心理暗示和指引作用[注6]。
日本色名最早起源于“白(顯)、青(暈)、赤(明)、黑(暗)”四色。優衣庫的VI系統中,其標準色多采用紅白二色。本部分將結合日本的色彩審美文化,對優衣庫的紅色+白色的LOGO的寓意進行闡述。
在最前線體現品牌的,就是LOGO,品牌的LOGO可以表現出時尚的樂趣,傳遞給人們一種信息。優衣庫一共具有英文及日文片假名兩種LOGO。2005年,優衣庫將LOGO的暗紅色改為了純紅色。紅色(赤)與白色屬于日本古代五色之二,該兩種顏色的選用,簡潔、大方、富有豐富的內涵,這不僅與公司經營理念相關,還體現了日本色彩文化的深層美學。
眾所周知,日本國旗就是由紅色與白色兩種顏色構成。在日本人心中,“紅白”組合,象征著吉祥、喜慶。比如,日本很多寺廟中,紅色、白色都是出現頻率很高的顏色,京都府的平安神宮就是如此。再如,日本人送禮時,紅白色的繩結預示吉慶之路越來越廣。此外,日本人一般會在節日、生日、結婚添丁生子、畢業升學等喜事時,專門做“赤飯”(紅豆飯)吃,表示慶賀;紅白色饅頭也常在慶典或喜慶日子里出現;日本年末,在超市偶爾會看到紅白色相間的裝有日本年夜飯“御節料理”的多層方形木盒等;頗受日本人喜愛的一年一度年末舉行的“紅白歌合戰”(紅白歌會)的這一命名也是如此,新年新氣象,可喜可賀、吉祥如意。優衣庫創意總監佐藤可士和曾表示說:“優衣庫是成衣界的日本代表,所以用日本國旗‘日之丸的紅色,可以彰顯優衣庫的存在價值”。
在日本,除了優衣庫,還有不少品牌都是紅白色組合而成的LOGO,如:無印良品、HONEYS、EDWIN、MIKI HOUSE等。還有,日本郵政的標識等也選用了紅白二色。國際備受矚目的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1998年為長野冬奧會開幕式、閉幕式所設計的策劃方案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大量紅色與白色的搭配運用[注7]。這些都是日本色彩文化美意識的體現。
優衣庫LOGO以紅色為背景,而最為主要的“UNIQLO”品牌名稱則使用了白色字體。白色帶有尊貴之念,顯示高雅及神圣。古代日本王朝制定的《衣服令》中指明,白色是作為衣服顏色的最高位而存在的,白色是皇室及其代表的天皇的象征,是天皇神性統治的色彩,天皇的服色就是白色。白色彰顯神秘。日本神道教認為,白色是聯系神與人之間的色彩,比如:白色的仙鶴象征神鳥,日本奈良流傳著有關“白鹿”的傳說,日本神社使用原木白色等等。此外,白色純潔無垢,在很多場合被看作是圣潔、可喜可賀的顏色。比如:人們朝拜圣地時身著的白色裝束,日本最高規格的婚禮服“白無垢”等都體現了這樣的含義。古代日本人把白色定義為美的至高境界,比如,在日本古時,白色指人的面容顏色煥發出的光輝,膚色白皙是古典女性美麗的象征,用白粉化妝在化妝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白色也象征人的清白純正之心。因此,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白色都深受日本人的重視和喜愛。也有說法說,日本人愛白色,是因為自然美意識“雪月花”中的“雪”就是白色。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色彩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傳達要素,在無聲中成為視覺傳達最快捷的信息,具有特殊的訴求力[注8]。日本簡約設計常運用白色。優衣庫店面整體設計的背景,就都選用的是白色。白色可以達到整體的調和,富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融合力,可以將傳統與現代很好地統合、協調,其容納萬物的能力是潛在的、巨大的。白色能明顯地襯托出痕跡、白色的信息能夠讓人專注在多重感官的信息構筑上,拓展信息的傳達。白色是起點,是再生,是空洞與虛無,也充滿了理想與未來。無彩之色白色能夠反射所有的光,白色是脫離一切顏色而存在的顏色,所以在優衣庫空間內購物,顧客可以把每件服飾的色彩都辨明的十分清晰。
三、品鑒優衣庫中的日本“間”文化
日本學者劍持武彥指出:“中國人將自然解釋為二元論,體現出‘對的思想。日本人重視的則是這二元之間——即‘間(間「ま」)[注9],這一重要造型理念?!薄伴g”一詞,包含了主客觀兩方面的知覺范圍,是日本民族的一個較為抽象又涵義豐富的時空觀念,體現在語言、繪畫、音樂等方面的運用亦頗多。比如,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古典音樂、插花方式、日式庭園設計、融貫空寂藝術精神的水墨畫余白等;日本人生活中的建筑、玄關、隔扇、紙拉門、“縁側”、園林、鳥居等;茶道、花道、書道以及“書院式”榻榻米居室空間中,“床之間”這一重要的空間位置,被日本人賦予了極其深刻的精神內涵,被認為是期待神靈到來的神圣空間等;日本色彩的間色等;日本語言中的助詞“は”、敬語表達等;日本對大自然的信仰文化中,“竹”之“間”——竹節中空,被認為是神圣的空間,是神靈存在的神秘場所等;“間”成為日本建筑設計中空間構成的基礎,展現日本的空間藝術美學理念,日本傳統設計中獨特的“模數”系統也是起源于此。此外,體現日本流行文化的不少日本電視劇,也會留有余白,會給人以沒有結局的感覺,需要觀眾自己去聯想、去思考,賦予虛無的空間以某種意味,這是日本人特有的思考方式。在日本,“間”的觀念、文化確實體現在諸多方面?!伴g”是日本人觀察事物的一種方法。較之實體的物象和具體的聲音,日本人更注重兩者之間的空白與靜寂。
優衣庫從店外到店內的設計,顏色選取等,都體現了“間”所蘊涵的協調、融合的美學理念。清新透亮、一目了然的外側櫥窗處,就是“間”的一個環節。一般情況下,優衣庫櫥窗內部,都會展示季節性新產品或是可以吸引顧客眼球的華美服飾。其合理的服飾搭配、含有一定時尚元素的色彩審美等,對路過優衣庫的顧客來說,是一種吸引性的存在,讓人可以從這一小空間聯想到優衣庫店內的大空間,從有限聯想到無限,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看看店內的服飾。這就是“間”這一文化所體現的情趣。而且,賣場空間的合理安排,也非常符合其自助式銷售方式。此外,優衣庫店外側的品牌代言人畫面位置也是吸引顧客目光的空間之一。
“間”可以從時空角度使事物更具立體感。優衣庫的地板材質,選擇的是和歐美有著微妙不同感的日式木材,其空間的構成、組合等各方面,都蘊含著日本“間”文化?!伴g”是一種包含著相對、辯證思想的觀念,即事物的本質和它與外部事物的關系互為依存、相輔相成,是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應具備的一種合理的、正常的狀態[注12]。熟悉優衣庫的人會發現,若是優衣庫店面條件允許,在同等面積的店鋪設計環節,其會選擇上下兩層甚至多層的店面設計方式?!皹翘荨边@一空間,就是優衣庫“間”審美文化的一大亮點。歐洲的H&M;、C&A;、ZARA等的二層樓店面設計,均是使用電梯形式,但是優衣庫卻采用樓梯方式,其體現出的樸素、自然也是與本論第一節所述的“侘寂”文化相通。但更重要的是,樓梯的顏色與店內設計背景的顏色,均為白色,整體有著一種統一感、和諧感、流暢感、拓張感,樓梯這一空間的存在,也使優衣庫空間上下整體也充滿著時空存在感、流動感,蘊含著無窮弦外之音,深幽、寧靜、清新、古雅,令人心情非常舒適。
本論第二節已提及日本色彩文化中的白色概念等,優衣庫的白色背景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間”文化的存在。靜寂、虛無、古雅、精煉、純凈、簡潔,店內白色的燈光通透、明亮,白色是“無”,白中有“空”,白色是空的空間,不受局限,“空”的空間中,感受力和想象力會變得敏感,“空”中存在著充實,其內涵豐富,涵蓋著多樣的、無限而沒有邊緣的內在。優衣庫店內使用了白色,使空間得到了蔓延和擴展。白色背景的氛圍下,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可以用心去體會情境之中的靜寂之美。
在優衣庫工作人員的工作等方面,也體現了日本“間”文化的審美意識。在空間整理方面,優衣庫首席藝術總監、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一書中指出:“我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所闡述的整理術,并非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享受舒適生活的根本方法論。所以,從辦公桌四周的空間,乃至于工作上的問題、人際關系等各種情況皆能適用?!睍谌戮唧w講解了整理的第一階段:“空間”整理術,說明了空間整理的目的所在、辦公室的空間整理、虛擬空間也是簡單至上、計算機內也要規劃自由空間等等。優衣庫店內商品分類明確,每個類型商品的擺放地點都是各個“間”文化的體現所在。無論顧客有多么多,無論顧客如何抽取商品、或是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將所選商品放置原處,優衣庫的員工都會很快到達商品擺放不齊的位置,進行整理、重新從上至下或是從前至后地整理商品。
在空間位置方面:柳井正監修的《優衣庫思考術》一書中,提到了優衣庫的購物籃的放置位置,日常用具的擺放位置等問題。這在優衣庫是被非常重視的工作細節。因為某個空間角度或空間位置的變動,可能會影響到顧客的活動的變化。
總之,如收銀臺等,每一個小的空間的整潔、整齊,才能造就整個大的空間范圍給人帶來的舒適感受,優衣庫就是如此。
四、結語
“空寂”之美反映在設計中就是以簡潔空白的畫面或輪廓,營造一種清幽,靜謐的氛圍。[注13]優衣庫物品擺放整齊、白色空間背景設計與水平線條等版式設計融合,盡顯日本順和自然之美;服飾中體現的日本“侘寂”文化的簡樸意境、質樸美感給人以悠遠、靜謐之感,突出清凈簡素之美;優衣庫LOGO的紅白二色結合,寓意吉祥、喜慶,空間的白色調渲染出純凈、古雅之意,同時,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審美理念,與日本“間”文化體現的時空立體感、延展與融合、空白與靜寂等關聯,凸顯空寂余白之美。以上日本審美文化,均在優衣庫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些審美文化的所在,與優衣庫在日本、在中國、甚至在全球取得成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月泉博.ユニクロ﹠しまむら[M].日本:日経ビジネス人文庫,2010:16.
[2] 王向遠.論日本美學基礎概念的提煉與闡發[J].東疆學刊,2012:4.
[3] 葉渭渠.日本古代思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212.
[4] 邱紫華,王文戈.日本美學范疇的文化闡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66.
[5] 柳井正.ユニクロ思考術[M].新潮社,2009:183.
[6] 隋欣.淺談樸素色彩意識在日本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4:63.
[7] 朱鍔.原研哉的設計世界[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2:21.
[8] 吳雙.滲透在色彩中的日本審美意識——以解讀原研哉作品為例[J].重慶社會科學,2006:65.
[9] 剣持武彥.「間」の日本文化[M].講談社現代新書,昭和五十三年一月二〇日:74.
[10] 潘力.枯淡與華麗的交響——日本傳統設計理念探源[J].特別策劃:歷史主義Special Scheme:Historicism,2008(12): 30.
[11] 潘力.間——日本造型藝術獨特的時空觀[J].美術觀察,2009:121.
[12] 王健宜.泛論日本語和日本文化中的“間”意識[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7:21.
[13] 劉靜、張繼曉.基于“無為”思想的無印良品產品設計研究[J].ART AND DESIGN|NO.109:114.
[14] 田中雅子.日本一の「実行力」部隊 ユニクロで學んだ「巻き込み仕事術」[M].ダイヤモンド社,2011.
[15] 原研哉.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6] 葉渭渠、唐月梅.物哀與幽玄 日本人的美意識[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7] 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18] 柳井正.ユニクロ思考術[M].新潮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