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瓊,鄔俏璇,黎秋容,申 霞,劉瓊英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00)
胚胎停育是指由于孕卵缺陷或母體存在不利于妊娠的因素導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殖健康問題逐漸突出,胚胎停育發病率亦逐漸增高,不僅影響婦女的身體健康,同時對其心理健康亦帶來較大的影響[1-4]。胚胎停育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與染色體、感染、有毒物質接觸、年齡、內分泌激素水平、免疫因素等因素有關。本文通過對深圳地區235例胚胎停育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探討該地區胚胎停育發生常見的相關危險因素,為減少胚胎停育的發生及科學干預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收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醫院自2015 年5月~2017 年6月婦產科門診經臨床檢查及超聲檢查診斷胚胎停育的235例患者臨床資料,年齡19~43歲,平均(28.5±3.5)歲,平均終止妊娠的天數(70.5±18.5)d,均為單胎。
1.2方法:胚胎停育診斷標準:患者有停經史,無論有無陰道出血,均行超聲檢查,有以下任一種情況均診斷為胚胎停育:① 停經>6周,超聲見妊娠囊變形、皺縮,若患者無腹痛、出血或少量出血,1周后復查超聲見妊娠囊未增大,未見到卵黃囊及原始心管搏動;② 妊娠囊>3 cm,但未見胚芽及卵黃囊或卵黃囊增大;③ 胎芽的頭臂長度>1.5 cm,但未見胎心搏動。另外停經后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有助于胚胎停育的診斷。
1.3統計:對胚胎停育患者進行有無不良生活習慣咨詢(如吸煙、飲酒、孕期是否用藥、是否密切接觸寵物、有無有害物質接觸史),給予常規婦科檢查、子宮附件超聲檢查、感染因素檢查(主要為支原體,衣原體、風疹、弓形蟲、人巨細胞病毒)、內分泌激素水平檢測(泌乳素、雌激素),患者丈夫行精液分析檢查,夫妻雙方行染色體、ABO血型及血清IgG抗體滴度檢查。
入選患者大多數確定了可能導致其胚胎停育的相關因素:染色體異常68例(28.9%),其中染色體異常核型25 例,相互易位16 例,染色體變異13 例,Y染色體變異 8例,9號染色體臂間倒位6例;感染因素63例(26.8%),其中支原體,衣原體感染40例,風疹6例,人巨細胞病毒13例,弓形蟲4例;ABO血型不合15例(6.4%);內分泌因素13例(5.5%),其中單純泌乳素高5例,泌乳素高合并雌激素低4例,單純雌激素低4例;其他因素15例(6.4%),其中子宮畸形或子宮病變6例,精子核蛋白不成熟8例;原因不明61例(26.0%)。
胚胎停育是指由于孕卵缺陷或母體存在不利于妊娠的因素而導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部分或全部組織殘留于宮腔內未排出,超聲檢查表現為妊娠囊形態欠規則,無胎心搏動或表現為枯萎卵等[5,7]。胚胎停育是婦產科的一種較常見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增高的趨勢,其中大多數為早期流產(妊娠12周前終止者)。隨著人們優生意識的提高及計劃生育工作的廣泛開展,發生胚胎停育的婦女在臨床上被發現及診斷得越來越早。胚胎停育的病因復雜,包括環境因素與個體因素[8],且各因素間可能相互影響。文獻上報道的主要有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環境因素等[9-10],本研究所列入的常見因素與文獻上報道的基本一致,但在病因的發生比例上有所不同。任帶嬌在通過對124例胚胎停育的報道中,感染因素居首位,染色體異常居第二位[10-11],本文的研究則是染色體異常居首位,感染因素居第二位。但本研究中染色體異常與感染因素之間比例較較接近,分別為68例和63例,兩者之和所占比例超過本研究入選患者的50%(131/235),因此,在臨床上尋找胚胎停育的原因時應首先考慮到是否存在這兩種因素的可能。各種原因導致胚胎停育的機制是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①染色體異常:可引起自身遺傳物質的丟失,生殖細胞在減數分裂時會產生異常配子,這些配子與正常配子結合后導致流產等遺傳效應,或者由于染色體倒位引起妊娠早期自然流產或胚胎停育[5,10]。一般相對而言,胚胎停育孕周越早,染色體異常的比率越高,年齡越大比例越高。②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弓形蟲、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胚胎停止發育,如支原體感染通過上行感染至子宮腔,引起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的慢性炎性反應,浸潤子宮內膜。巨噬細胞可分泌產生腫瘤壞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F2α,對子宮內膜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損害生長中的胚胎或干擾胚胎植入,導致胚胎停止發育[10-13]。③內分泌異常:胚胎發育受母體體內激素水平調節,胚胎的生長發育需要母體旁分泌、自分泌系統的平衡。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內分泌調節的異常,可影響妊娠結局。內分泌激素主要有泌乳素、雌激素等[5-6]。④ABO血型不合:胚胎紅細胞表面有ABO抗原,當紅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循環時,母體產生抗體,造成母胎血型不合,導致同種免疫反應的發生,影響胚胎的發育。⑤其他因素: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環境因素對于人類胚胎停育也存在的影響,環境因素與染色體、感染因素之間關系不明確,環境因素導致胚胎停育機制仍不明確,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中,通過對235例胚胎停育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入選患者大多數確定了可能導致其胚胎停育的相關因素:主要為染色體數目異常和感染因素,針對存在危險因素的育齡期婦女實施相應的醫學檢查及必要的醫療處置,可降低胚胎停育的發生率。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討胚胎停育發生的常見相關因素,為減少胚胎停育的發生及科學干預提供依據。本文不足之處在于胚胎停育病例相對過少,在統計分析上可能存在偏頗,且只對常見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不能全面反應胚胎停育的各種因素,部分相對少見的原因可能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