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瑤,劉欣梅,趙 敏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吉林 長春 130021)
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心理護理在各類醫學治療和患者康復的過程中越發受到醫學界重視[1]。耳鼻喉科作為臨床重要科室,在進行手術前患者往往會產生一系列心理波動,而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手術正常進行,以及愈后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筆者對術前心理護理對耳鼻喉科全麻手術的影響進行分析,針對分析結果,提出耳鼻喉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措施。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耳鼻喉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咽喉部手術32例,鼻部手術37例,耳部手術31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②擬行全身麻醉;③患者有理解力和認知力;④無精神病史;⑤能夠獨立完成調查問卷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有理解障礙或認知障礙;③不能獨立完成調查問卷;④有精神病史。干預前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試驗組及對照組均進行術前健康宣教及術前常規準備,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心理干預,干預過程中依據正常化、個性化原則采取一對一面談的形式。心理干預內容為認知指導、心理支持等內容。
1.3評價方法:①采用監護儀測量患者術晨及術后返回病房時的血壓、心率。②采用SAS焦慮自評表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情況 。SAS共20條項目,每項按1~4級評分,20項分數相加即為總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傾向越明顯。③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分別于術前一日對患者進行手術預期調查,出院當日對患者進行手術術后滿意度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100%。

2.1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壓及心率的比較:見表1。術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照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高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前后SAS得分比較:見表2。兩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前SAS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心理干預后,試驗組SAS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組別例數術前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心率(次/min) 術后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心率(次/min) 對照組50133.65±16.3287.23±8.6872.52±12.65146.65±20.3296.43±13.6888.52±20.75試驗組50131.34±17.3586.12±8.3773.12±12.23134.34±18.3588.12±14.3779.12±18.83t值0.5260.5830.7753.3232.6123.118P值>0.05>0.05>0.05<0.01<0.01<0.01
注:1 mm Hg=0.133 3 kPa


組別例數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5060.4±5.3357.6±6.18試驗組5058.5±5.2646.3±5.32t值1.5989.798P值>0.05<0.01
結合我科護士對耳鼻喉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前心理護理干預模式的實施以及實施后的評價,筆者對耳鼻喉科術前患者心理護理進行了總結提煉,形成了耳鼻喉全身麻醉手術術前患者心理護理對策[3]。恐懼焦慮是耳鼻喉患者最常見的術前心理問題。有研究表明,術前恐懼和過度焦慮反應,可降低患者的痛閾,使術中或術后感受更強烈的疼痛,對手術效果的自身感受不佳[4]。造成恐懼焦慮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對手術缺乏充足的認識,對于實施手術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3]。耳鼻喉科手術是在頭頸部進行,多數患者擔心手術治療會直接影響頭頸面部功能及美觀,表現較突出的是喉癌患者進行喉切除手術前,患者擔心喉部切除會喪失語言能力,日后生活交流障礙,因此該類患者表現出的恐懼心理異常突出。當患者準備進行手術時往往產生高度的緊張焦慮感,尤其是當手術排期越發臨近的階段,緊張焦慮感越發突出。
本研究結果表明,術后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高于試驗組。干預前兩組患者SAS得分均高于正常,提示兩組患者在術前均存在焦慮癥狀。實施心理干預模式后,試驗組患者SAS得分低于對照組,顯示術前心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
恐懼焦慮心理如不能排除,直接影響手術的治療及愈后效果,因此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正確認識手術,使患者對于自己的病情以及手術治療效果有一個大概的認識,講解手術的實施過程,對于手術中重要步驟哪些需要患者積極配合等都要與患者溝通好。護士也可以讓患者聆聽心理調節音樂、聊一些讓患者比較放松且感興趣的話題、講解增強自信心的一些小故事等,逐步調節患者焦慮情緒,使患者保持一個愉快的心理狀態和充足的自信心。在與患者的溝通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對于手術的顧慮、最擔心的問題,護士應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在和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應掌握交流的原則性、靈活性,注意交流技巧和交流時間,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真誠激勵的言語、多元健全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溝通,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手術配合積極性。
耳鼻咽喉部的器官關乎患者的生命,表現出各類術前心理問題較突出,把握和了解耳鼻喉患者術前心理狀態,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至關重要[8]。耳鼻喉科術前患者的心理護理要具有可創新性,對于心理護理效果比較理想的干預措施可以借鑒,但不能一套措施用到底,醫護人員要善于分析、善于總結,在日常心理護理中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形成具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的心理護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