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奔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道辦事處食物環境監管中心,廣東 深圳 518116)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目前世界各地都高度關注的疫病,從近年來的發病和死亡情況匯總分析可知,大多數病例都有過與病死禽或活禽接觸的經歷,而在我國,還有很多地區沒有禁止活禽交易,頻繁的產品流通和巨大的交易量給禽流感的傳播帶來了可能[1]。雖然目前深圳市禁止活禽交易,但在流通環節中仍然存在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禽流感流行的主要因素。家禽在流通的過程中,運輸工具、車輛等不經消毒直接使用的情況廣泛存在,而家禽糞便、雜物等極易滋生細菌,致使家禽患病,進而影響抵抗力,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一旦運輸途中有雞患病,極易造成地區性的禽流感疫情。此外,還有跨區域引種檢疫不規范,產地檢疫不嚴謹等都能夠造成禽流感的發生[2]。在家禽生鮮制品的流通過程中,保鮮設施不完善,流通環節過于復雜,銷售終端不可控等因素也是禽流感防控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調入和調出的家禽需要遵照基本流程,經調出地檢疫合格后,由當地的衛生監督所出具合格證明,并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測和風險評估,在檢疫合格有效期內,調運方將家禽運送至調入方經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后,進行飼養,需要上市銷售的需要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和銷售許可證明,供消費者查驗。嚴禁活禽上市銷售。不符合調入標準的要上報給當地衛生監督機構處理。
加強家禽產地檢疫監管,嚴禁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家禽離開家禽場,流入市場。按照《家禽產地檢疫規程》,對需要調運的家禽或種蛋進行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測,觀察群體和個體的精神狀態、采食情況、糞便情況等,對疑似患病的家禽,進行實驗室檢測確認有無疾病。此外,相關部門需要查驗家禽的養殖檔案、生產情況、免疫記錄、體內抗體水平監測記錄、養殖場消毒情況等,確定流通家禽在6個月內沒有發生禽流感等動物疫病,并且已按國家規定接受了強制免疫,方可準許調運,同時,要做好詳細的檢疫記錄。
根據家禽禽流感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血清學檢查,認真做好禽流感的監測篩查工作。重點加強種禽場和規模商品禽場的監測,及時發現并清除家禽養殖場中存在的隱患。對出現人感染病例的地區,要在上級部門統一部署下,及時對周邊地區的養禽場進行疫病監測與排查,對病原學監測結果呈陽性的禽群要及時進行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此外,區域內的病死家禽,需要由動物衛生監督所采集樣本,進行檢測,保存檢測結果和數據,監測禽流感的發病情況。
禽流感病毒對高溫和消毒劑敏感,在65℃的高溫下,30min即可滅活,在100℃煮沸的條件下,2min可滅活,并且普通的消毒劑都能夠迅速殺滅禽流感病毒,包括漂白粉、碘劑等,陽光直射48h也能消滅禽流感病毒。但在低溫和衛生條件差的環境下存活時間較長,在糞便中能夠存活7d,在水中能夠存活30d,酸性條件下也能夠長時間存活,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如果有甘油的保護作用可存活1年以上。因此,消毒措施是防控禽流感的關鍵措施,對調運家禽和種蛋的運輸車輛,在每批次家禽運送完成后,要徹底的清掃消毒,方可繼續運送下一批;長時間的流通運輸,需要在運輸途中進行車輛和設施的帶雞消毒;飼養過程中的消毒管理也對防控禽流感至關重要,及時清理雞舍內的垃圾、雜物和糞便,定期對雞舍及其內的水槽、料槽等器具進行消毒,雞場內的環境也需定期消毒。
家禽生鮮制品在流通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保鮮,應該積極減少生鮮制品的流通環節,提高配送效率,加強保鮮設備設施的完善和建設,家禽生鮮制品通常是裸露的,因此,流通過程越復雜,越容易破壞品質,甚至傳播疾病[3]。家禽生鮮制品的銷售終端需要有相關的營業資質,將傳統的農貿市場銷售方式逐漸轉變為超市或商店等連鎖經營的組織形式。同時,由政府部門對生鮮制品的銷售進行監管,防止質量問題及假冒偽劣問題的出現。
首先應積極宣傳禁止活禽銷售的必要性,使消費者和經營者充分認識到活禽銷售對禽流感發生的影響,促進市場改造的順利進行。其次,加強檢疫方面的宣傳,爭取使養殖戶和經營者自覺檢疫。最后,對家禽生鮮產品的制作過程、質量、口感等進行普及,消除消費者普遍存在的認為生鮮制品口感不好、質量不可察等顧慮。
[1]孫玉紅.加強市場監管 有效防范禽流感[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7):35.
[2]丁亮.抓流通 促發展 推動家禽生產再上新水平[J].中國禽業導刊,2000(20):27.
[3]楊葉飛.深圳市生鮮產品流通環節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集團經濟研究, 2007(7Z):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