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燕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賈得鄉畜牧獸醫站, 山西 臨汾 041000)
豬疥螨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常常發生于冬春季節。這個時期日照不充足,豬體毛長而濃密。特別是圈舍潮濕,衛生條件較差,豬體表皮膚濕度較高時,最容易導致疥螨繁殖。冬春季節豬養殖過程中,由于飼養密度較大,豬群相互之間接觸頻繁,健康豬和患病豬直接接觸或者接觸到被螨蟲污染的墊料、飼料、飼養用具后均可以感染該種疾病。任何品種和年齡的豬都可以感染該種,隨著日齡的降低,危害性逐漸增加。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一個飼養戶共養殖生豬61頭,采用舍飼養殖并。當地獸醫站對該豬群進行了嚴格的疫苗免疫,豬群生長良好,未發生過重大疫病。2017年1月13日,養殖戶在早上飼喂豬群時發現豬群中有幾頭豬不愿意進食,身體皮膚搔癢,不斷摩擦豬欄的患病豬。對豬皮膚檢查發現皮膚表面存在紅點和指甲大小的紅斑,有的已經摩擦的出出血化膿。出現該種情況后,飼養戶立即將患病豬隔離,隨后幾天豬群中陸續出現發病豬。該養殖戶立即將病情上報當地獸醫站,獸醫到場后,通過全面檢查,發現該養殖場衛生條件較差,豬舍糞便堆積,豬群飼養密度較大,豬群擁擠。獸醫到場后整個豬群已經大面積發病。結合發病情況,獸醫懷疑是體外寄生蟲疾病。通過全面診斷后,及時為散戶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發展,由于治療及時,未出現死亡案例,為養殖戶挽回了經濟損失。
發病初期患病豬在圈舍墻壁、地面、豬欄不斷摩擦患病部位,眼瞼潮紅。發病初期由于癥狀不明顯,散戶常常把騷癢當作一種正常的摩擦現象,而沒有對豬進行嚴格檢查。隨后幾天大面積發病后,主要表現為患病豬身體皮膚劇烈瘙癢,食欲下降,煩躁不安。患病豬在圈舍內不停來回走動,用患病部位摩擦墻壁地面等尖銳處,由于不斷摩擦使得皮膚變紅,有的患病部位因為摩擦嚴重而出血,隨后出現嚴重出血變化和脂樣滲出,創傷被大量污垢覆蓋,干涸后形成黑色的痂皮。仔細檢查可以發現,發病先是從頭部、眼睛和耳朵四周開始發病,先是在皮膚上生長出丘疹大小的紅點,紅點逐漸變大,形成膿包,膿包破裂后形成結痂,有時多個膿包匯集成一個大創面。隨著病情的發展,病變位置逐漸向著背部體側頜骨內側蔓延。由于患病豬身體皮膚劇烈瘙癢,不能正常進食,身體逐漸消瘦,眼球下陷。
用消毒過的凸刃小刀,在患病豬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交界處采集病料。使用小刀于垂直皮膚表面刮取皮屑和痂皮,直到表面輕微出血為宜,將皮屑收集到試管中,向其中加入5%的氫氧化鈉溶液,煮沸后取沉淀物,制成抹片,在10倍顯微鏡下觀察,在可視區域,能夠發現大量螨蟲存在。螨蟲幼蟲有三對肢,若蟲有四對肢體。螨蟲卵呈現橢圓形,淡黃色,個體較大,卵殼較薄。將病料放置在黑色的平板上,稍微加熱后,能夠從病料中出很多淡黃色的螨蟲。
結合發病經過,發病癥狀和實驗室診斷結果,確診為豬疥螨病。
確診為豬疥螨病后,立即采取綜合性措施。在飼料中添加0.6%的伊維菌素預混劑,每噸飼料添加330g,連續使用7d。對皮膚破損處進行外科處理。選擇使用20%的殺滅菊酯乳油配制成300倍液的稀釋液。用手術剪刀剪去患病豬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豬毛,然后使用5%的溫肥皂水對患病皮膚進行全面沖洗,將患病皮膚表面的污物、皮屑、鱗屑去除。然后將配制好的溶液均勻的刷涂在患病部位表面,用藥面積要稍微大于患病部位面。對于患病面積較大的患病豬,要采取分區域、分次涂抹藥物,每次涂抹藥物面積不得超過身體總面積的1/4,避免過量使用藥物而導致中毒。同時使用伊維菌素注射液按照體重每10kg注射0.3ml,頸部皮下注射,注射1周后再使用1次。通過使用上述藥物治療14d后,患病豬癥狀全部消失,恢復健康,食欲恢復到以前水平,未出現死亡案例。連續跟蹤隨訪1個月,豬群生長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做好治療工作的同時,還要指導思想或做好相應預防工作。引導飼養戶做好豬舍環境衛生,保持豬舍清潔干燥,對于豬舍地面潮濕的,可以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同時冬春季節要及時更換墊料,將糞便及時清理出去,進行堆積發酵。指導飼養戶做好驅蟲工作,在每年春夏和秋冬交際過程中,對豬場全群豬至少進行2次以上體內和體表驅蟲,驅蟲期間要做好糞便清理,堆積發酵工作。同時還要重視殺滅環境中的螨蟲,可以使用1:300的溴氫菊脂溶液對豬舍地面、墻壁、飼養用具進行全面消毒,以徹底消滅散落在豬舍周圍的螨蟲。
[1]王淑芳,馬有山.天祝縣農牧區豬疥螨病感染的調查及防治[J].畜牧獸醫雜志,2011(01).
[2]陰紅霞.豬疥螨病的危害、癥狀、診斷與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6(12).
[3]肖娟,劉曦,張遠利,陳光華.豬疥螨病的防治[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