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山東省淄博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淄博 255000)
山東省政府和淄博市政府出臺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實施方案》,對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有效防止動物疫情擴散,妥善解決病死畜禽污染環境問題,從源頭上防止病死畜禽流向市場、流向餐桌,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近期對淄博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與研究。
1.1.1 畜禽養殖情況
據統計,淄博市2016年度存養量生豬188.11萬頭、牛22.89萬頭、羊91.11萬只、雞3674.76萬只、鴨及其它5579.21萬只;2017年度存養量生豬161.63萬頭,牛20.26萬頭,羊75.79萬只,雞2948.39萬只,鴨及其它5597.09萬只,2017年度全市畜禽存養量較2016年度稍微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
1.1.2 畜禽養殖病死率及數量
畜禽病死率與養殖地區、養殖水平、養殖規模、防疫條件、后期管理等有非常大的關系。以淄博市2017年度生豬為例,養殖量為161.63萬頭,年度無害化處理量為11.92萬頭,其中個別區縣還對體長小于30 cm的進行了折合,5頭折合一頭,實際折合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數量為14.5萬多頭。通過調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養殖環節育肥豬場平均病死率在10%左右,種豬場的病死率在25%左右,雞的平均死淘率在4%左右,其中蛋雞的死淘率明顯高于肉食雞;鴨的死淘率在5%以上;牛羊的病死率很低,低于1%。2017年度全市病死畜禽總數大約在412萬頭只(其中生豬按14.5萬頭,雞118萬只,鴨279萬只,牛羊0.5萬頭只),約產生病死畜禽總重量大約為1053噸(豬病死高峰期為40~50 d,大約體重20 kg;蛋雞死淘高峰期體重2.5 kg左右;鴨死淘高峰期體重1.5 kg左右,牛羊數量極低)。
淄博市臨淄區于2015年建成一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廠并投入使用。該處理廠投資1 082萬元,占地5 000 m2,處理方式為化制法,項目設計年處理能力6 000噸,實際生產運行中的日處理病死畜禽平均3.5噸左右。區政府發文,轄區內所有場所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病死畜禽及病害產品全部由無害化處理廠統一收集并集中處理。淄博市除文昌湖區因存養量較少,仍采取深埋法,其余區縣均已與臨淄無害化處理廠簽訂了委托處理協議。
目前,淄博市共有11臺密封收集運輸車,均有臨淄無害化處理廠購置,其中臨淄區采取以車代點的模式有7輛車進行循環分片收集,其余4輛車分派各區縣進行收集或運輸工作。全市有沂源縣、桓臺縣等4個區縣建設完成4處收集暫存點,其他區縣暫未建設收集暫存點。
為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確保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淄博市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無害化處理補助相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2012年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無害化處理經費補助相關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兩級的要求,落實了規模養殖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費用補貼范圍和標準,明確了統計時段和發放方式以及撥付程序。各區縣也積極落實政策,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無害化處理補助相關工作的通知》。同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4]47號)精神,將規模場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范圍由規模養殖場(區)擴大到所有生豬散養戶,進一步加大惠民政策全覆蓋。
淄博市部分區縣對病死畜禽收集體系建設重視不足,沒有同步同力投入精力規劃轄區內收集暫存點的建設。在當前日益重視生態環境安全的大背景下,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環境污染風險較大的焚燒、深埋和窖化等無害化處理方式已經淘汰,加之夏季已經來到,早上死淘的畜禽,到中午可能就腐爛,如不能及時進行收集處理,對環境衛生和公共衛生安全威脅非常大。
目前,國家只針對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進行補貼,四級配套每頭80元,其他畜禽如牛、羊、禽等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沒有明確列入補貼范圍。
通過調研,淄博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大部分工作是由鄉鎮街道獸醫機構承擔,這其中的部分人員同時還承擔畜牧生產、防疫、檢疫和畜產品安全等工作,這部分人員的人、財、物均受鎮政府管理,加上鎮政府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認識不夠,同時又會安排這部分人員除畜牧獸醫方面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身兼數職,有時根本無暇顧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
淄博市一些區縣畜禽養殖集約化程度還不高,部分偏遠農村或山區散養戶,由于畜禽病死量少、財政補貼程序慢、沒有加入保險等原因,對少量病死豬或者其他畜禽一般會不及時上報,自行采取就近掩埋,掩埋的標準達不到無害化處理的技術要求,有的甚至干脆隨意丟棄,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也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所以,現階段病死動物隨意拋棄在河邊、荒坡、水庫的現象仍然存在。加之個別養殖戶、販運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存在販運病死動物的情況,直接危害畜牧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淄博市雖然個別區縣在病死豬無害化收集工作時是“三員合一”,收集員不僅負責收集病死畜禽,同時也是動監機構委托的現場監督人員,也是保險公司委托的現場理賠勘察人員,但是,畜牧部門、無害化處理廠、保險公司三者之間除了數據是可以查證的,其他工作如管理系統、管理方式、工作開展情況等,存在信息溝通不及時的現象。同時,個別區縣在之前有對病死豬體長小的進行折合的現象,造成了畜牧部門上報無害化處理補助數量跟無害化處理廠和保險公司理賠數量不符的現象。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認識到做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要按照《山東省動物防疫條例》、省政府、市政府《實施方案》要求,強化政府政策支持,強化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理清無害化處理的監管職責,確保相關部門的信息互通,以“及時處理、清潔環保”為目標,確保按照農業部《技術規范》要求,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時將病死畜禽、毛皮動物胴體、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向當地政府匯報,爭取部門重視和政策支持,制定有效可行的推進、開展、監管等措施,暢通運行通道,堵塞工作漏洞,推動無害化處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省內青島、濰坊、威海、煙臺等部分地市都已經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等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監管措施。淄博市也高度重視,現階段正充分學些外地市經驗,借鑒并積極大膽創新,因地制宜地準備建設市級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平臺。平臺建成后,通過收集APP、手機照相、車載GPS、互聯網、PC客戶端等軟硬件,實現對收集、入庫、調運、處理等環節的無縫監管,每一個環節都有影像和數據記錄,除收集單手工填寫外,其他環節自動出單,實時動態監管,分類分戶生成報表,做到賬物相符,堵塞了虛報、冒領漏洞,平臺不但完善信息化監管的“硬件”,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監管措施,也要完善“軟件”,在收集車輛上安裝GPS定位系統,切實保證每個環節的無縫和有效銜接,不留空白地帶。
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方面,保險公司絕對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與我們是“雙促進”關系。去年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與人保財險、中華聯合財產等保險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強化保險機構與無害化處理單位的緊密合作。淄博市也積極行動,加大落實推進力度,探索監督機構、保險公司、處理廠三方聯動機制,正在準備研發建設的市級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平臺,監管與保險理賠聯動,同步做好出險申報、保險受理、集中收集、無害化處理、保險理賠、核報補貼等工作,數據共享,共同把關、互相監督,降低養殖場(戶)騙保案件的發生,降低道德風險、杜絕監管部門的廉政風險。同時積極溝通,共同研究并完善合同條款和監管服務體制機制,開展除豬、牛之外的其他畜禽品種的保險工作,既能擴大保險覆蓋面,降低養殖場戶的養殖經濟風險,又能提高養殖場戶病死畜禽申報積極性,減少非法處置病死畜禽發生,緩解監管部門的壓力。
通過技術指導進基層、進養殖場戶的方式,進一步加大對從事畜禽養殖單位和個人宣傳培訓力度,普及健康養殖和防疫常識,加強對養殖場戶的養殖技術、防疫技術、管理技術、風險預知、疫病處置等各環節的指導和服務,提高科學防疫、安全用藥的能力和主動的防控意識,改善防疫條件,完善防疫制度,從源頭降低動物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通過報刊網絡、廣播電視等多種渠道向群眾宣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政策,增強責任人的法律意識,普及畜產品的安全消費常識,提高消費者對病死畜禽及畜禽產品的識別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開展有獎舉報,主動接受媒體監督,多角度、多層面營造共同做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切實保護公共衛生安全和畜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