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湖南省衡南縣云集鎮動物防疫站,衡陽 421199)
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畜牧業養殖經濟效益逐步擴大。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各類病害對養殖經濟效益造成了較大限制。生豬養殖過程中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危害較大,與各類傳染性疾病相比,此類病害病菌血清型較多且較為復雜,常用的血清型未能起到良好的保護性作用,導致擬定疫苗防治方案時具有較大限制性。當前在配合采取抗生素進行防治時,還會導致細菌耐藥性等問題的產生,導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成本不斷擴大。為了確保此病能夠得到有效防治,需要對各類綜合性防治措施進行探析,提高防治效率。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對于不同生長年齡階段的生豬都會產生威脅,其中在6周以及6月齡生豬群中發病較多。根據相關資料研究顯示,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主要是對生豬育肥晚期影響較大,此階段生豬發病率以及致死率會在20%~100%。根據各項數據進行判斷,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的發病與養殖管理條件、飼養條件、氣候條件具有較大關聯。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主要傳染源是病豬與帶菌豬,在養殖過程中受到養殖密度影響,如果健康豬與病豬之間進行直接性接觸或是碰觸病豬排泄物都會導致感染情況的發生。致病菌大多都存在于生豬肺臟、支氣管位置,通過空氣傳播給健康豬。在病菌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對飼養環境條件進行控制,需要保障飼養環境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不然將會直接導致病害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影響范圍逐步擴大[1]。
從流行病學研究角度來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發生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正常情況下大多都發生在每年的4-5月及9-11月,導致病害發生的影響因素較多,與飼養環境有直接聯系。養殖環境溫度變化較快,養殖密度較大,養殖區域氣候條件驟變等,都會導致疾病發生。在臨床研究中可知,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能夠與地方性肺炎、豬副嗜血桿菌病等發生混合性感染,會逐步加重病情。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急性型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在一段時間內會快速升高,升至41 ℃左右。精神開始沉郁,心跳不斷加快,食欲降低,在短期時間內會出現不同程度嘔吐與腹瀉情況。在發病初期呼吸道癥狀相對不明顯,隨著病情威脅性不斷擴大,病豬開始出現咳喘、張口伸舌、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的現象。而后病豬體溫開始驟降,在發病之后的2~3 d內會死亡。病死前在鼻與口的位置會產生泡沫狀分泌物,有部分病豬未產生明顯的臨床癥狀便死亡。
在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最急性型中,病豬體溫會達到40.5~41 ℃,病豬精神沉郁、呼吸困難、咳嗽加劇、皮膚紅腫,鼻部出現出血現象,在發病之后的2~4 d內會死亡。亞急性型大多都是在急性型發生之后出現,此時病豬體溫會不斷上升,達到40~41 ℃,精神沉郁、食欲降低、難以站立,而后出現張口困難、呼吸與咳嗽嚴重的情況。隨著病程不斷延長,與較多協同病原進行交叉感染之后會導致病情不斷加重,直接致使病豬死亡。在慢性型影響下,病豬會出現輕度發熱,此時病豬體溫會達到39.5~40℃,有的病豬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出現間接性咳嗽,生長速度降低。病豬在患病過程中如果有巴氏桿菌以及支原體等病原通過病豬呼吸道進行感染之后,會導致病癥日益加重[2]。
最急性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在剖檢過程中會看到氣管和支氣管位置產生相應分泌物,在血管中有纖維素性血栓形成。肺的前下部位置有肺炎病變,后上部壞死情況較為嚴重,在胸腔內部存有淡紅色滲出液。急性型胸膜肺炎喉頭存有血樣液體,在心葉以及尖葉位置會出現病灶,病灶區域會出現紫紅色癥狀,胸腔和腹腔會出現淡紅色液體與纖維素滲出液。在亞急性型胸膜肺炎病影響下,如果因為細菌感染誘發其他疾病,肺炎病灶會轉變成膿腫,導致肺臟與胸膜之間產生纖維素性粘結問題。慢性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在肺臟位置會產生規格不同的結節,在結節周圍存有結締組織,結節存在位置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有部分在肺內部,有部分在肺表面,有纖維素附著時會與胸壁間粘連。
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進行防治需要對臨床變化情況進行判斷,目前不同規模的養豬場發病感染幾率不同,需要對不同季節感染動態問題進行分析,掌握不同豬群各個年齡段的感染規律。分析此類疾病最佳防控時間,對預防與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探究免疫措施和藥物防治基本成效[3]。
在生豬日常養殖過程中需要對豬舍采取科學化飼養管理措施,保持豬舍清潔衛生,按時清理豬舍糞便,防止有害性氣體對生豬呼吸道粘膜造成損害。需要保持豬舍的干燥,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能夠防止大量病原體繁殖。在冬季時需要做好防寒保溫措施,避免生豬呼吸道感染,需要對飼養密度進行控制,還需要確保飼喂飼料的安全性。針對養豬場實際發生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擬定完善的飼養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消毒措施,對飼養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并且建立污水處理池,避免大量病原體對豬群構成威脅??梢詫ιi采取隔離飼養措施,當生豬全部出欄之后需要對豬舍養殖環境進行清掃消毒,避免不同疫病出現交叉感染的問題[4]。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需要做好標準化檢疫工作,提高檢疫質量,避免此類疾病與多種疫病之間進行傳播,造成更大的損失。需要選取健康豬進行引種,在隔離檢疫過程中需要及時補充口蹄疫、豬瘟、胸膜肺炎等常見病害的多價血清滅活苗,在飼料與飲水中進行藥物添加,起到良好保健作用,在確定生豬健康的情況下將其引入生產區進行飼養。在免疫預防措施中,由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自身具有多個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間具有交叉免疫保護,所以采取免疫措施進行預防時需要選用多價血清疫苗進行預防,能夠獲取良好的預防成效。在藥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選取四環素類、氟苯尼考、頭孢噻呋等藥物進行預防與治療。此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效果較差,控制難度相對較大,針對病豬需要及時發現和治療??梢赃x取抗細菌療法進行治療,使用清開靈注射液每天注射一次,此外還需要配合使用泰拉菌素和恩諾沙星注射液進行肌注[5]。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在我國較為流行,近些年逐步呈現出增長趨勢。做好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防治對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當前養殖場需要做好預防工作,確定治療最佳時間,提高病害防治能力,降低疫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