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古麗·賽力克巴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烏魯木齊 830000)
寄生蟲病是牛羊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具有種類多、分布面積廣、傳播方式多種多樣等特點,若不能及時防治,極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然而,因為牛羊寄生蟲病的發展較為緩慢,故容易被忽視[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牛羊產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但如果牛羊養殖過程中患上了寄生蟲病,對牛羊肉品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生產出質量上乘的牛羊肉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在養殖過程中注意各種疾病的防治。
牛羊寄生蟲病就是牛羊由于受到各種寄生蟲而引發的疾病,這些寄生蟲可以寄存在牛羊的體內以及體外[2],對于牛羊的生長發育、繁殖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嚴重的影響,不僅對牛羊產品的質感有影響還可能直接導致牛羊的死亡,這也降低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因此,只有把牛羊的各類疾病控制好,做好防治措施才能提高養殖場的效率,使得養殖戶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3]。
目前,我國牛羊養殖場中常見的寄生蟲有蠕蟲、焦蟲、螨蟲、牛羊鼻蠅,可導致的寄生蟲病有蠕蟲病、焦蟲病、介蘚病、皮源性疾病、羊鼻蠅病和牛鼻蠅病等,都是非常棘手的疾病。
蠕蟲病是由蠕蟲的寄生引起的,在牛羊的各類寄生蟲疾病當中發病率最高[4],特點在于影響范圍非常的廣泛,破壞力極強,一旦牛羊被寄生會使器官大面積發生病變,同時危害到牛羊的生命健康。同時蠕蟲病的病程較長,常發生在春冬、秋冬季節交換的時期。臨床表現為牛羊全身搔癢,可以看到牛羊經常用嘴咬皮膚,導致出現皮膚腫脹及發炎的問題,同時毛發大量脫落,食欲下降[5]。
焦蟲病是因為牛羊血液中寄生了焦蟲導致被焦蟲病毒感染產生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食欲下降,同時患病牛羊的體溫持續上升,若進行體格檢查,還可發現伴隨著貧血及尿血,體表淋巴結腫大等情況。
介蘚病是由于螨蟲之類的寄生蟲寄生在牛羊的表皮下所導致的,臨床表現為大面積出血,紅腫,同時還伴隨有脫皮的情況,嚴重時也會導致牛羊死亡。而導致皮源性疾病的寄生蟲一般只會出現在牛羊的表面,隱藏在皮毛當中。該類寄生蟲可以吸食牛羊的血液,同時導致牛羊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且會引起其他一些并發癥。
牛羊鼻蠅病是存在于牛羊鼻腔寄生蟲病,本身病情不嚴重,大多是鼻腔疾病。但是可以引發呼吸道感染,甚至導致牛羊患上肺炎。
在牛羊養殖的過程中,為了降低寄生蟲病的發病率,必須應用科學的防治技術對牛羊寄生蟲病進行防治。
一切的防治工作原則都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預防遠比治療重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后期治療的工作負擔就會減小。牛羊寄生蟲病的防治意識提高后[6],養殖戶才會重視牛羊寄生蟲病,一旦發生疾病也可以立即發現,從而進行有效的治療。這就需要村干部經常對牛羊養殖戶進行一些指導和培訓,做好科技示范與培訓工作,讓養殖戶全面的了解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以及重要性。通過示范與培訓,養殖戶能全面了解寄生蟲病的危害并實施相應的防治措施,有利于寄生蟲病工作的開展[7]。
其實牛羊患寄生蟲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飼養方式不得當,同時飼養員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到位。一般的養殖戶認為牛羊患寄生蟲病的原因僅僅是由于季節引發的一些傳染性疾病或者是突發性疾病。其實不然,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實際的飼養工作沒有做好,牛羊患寄生蟲病后,自身抵抗力會下降,而一個正確的飼養方式和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牛羊自身的抵抗力,及時為它們補充所需的營養物質以及維生素,幫助它們更好的抵抗寄生蟲病以及其他疾病。
對于養殖戶除了要加強思想方面的意識和采用正確的飼養方式外,還需要保持養殖場的環境衛生,定期對牛圈羊圈進行衛生清理,要注意的是牛羊的排泄物不能累積,必須及時處理,牛羊所飲用的水源水槽也要保持干凈,定期進行消毒,特別是在夏天寄生蟲泛濫且容易滋生的季節就更應該著重處理[8]。
不僅是要加強養殖場的衛生消毒,污染物的處理也必不可少。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及時進行,污染物的處理給牛羊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殺死可能存在的一些生存能力較弱的寄生蟲,減小牛羊感染寄生蟲的概率。對于牛羊養殖場所產生的污染物不能使用銷毀或者丟棄的方式,因為這樣可能會帶來其他一些危害環境的污染問題和牛羊病害問題,必須要按照標準的污染物處理方法進行處理,確保污染物無害后再進行后續的丟棄或銷毀。
最后還需要定期開展驅蟲工作。養殖戶在了解驅蟲工作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驅蟲的計劃,特別是在夏季更應該增加驅蟲的次數,在牛羊活動區域內更應該注意,因為這些地方非常容易滋生寄生蟲,引起牛羊患寄生蟲病。
牛羊寄生蟲的防治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養殖戶在日常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并總結防治的經驗,做好飼養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夠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提高牛羊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