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深
(宿遷學院商學院,江蘇宿遷223800)
農村電商是指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與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實現農業產品的線上、線下雙重銷售。農村可以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優勢,實現農業產品的銷售、發貨、推廣,形成完整的商業產業鏈條。在“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受人才因素、環境因素影響較大,需要有關部門采取科學的對策,優化農村電商的科學發展。
受政策因素指導,農村電商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農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然而,農村電商發展還具有一定的制約性因素,在“精準扶貧”背景下,很多農村地區網絡環境比較落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為電商經濟發展造成了阻礙。此外,由于電商經濟人才多傾向于在城市發展,導致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數量、質量嚴重不足,對電商經濟發展造成了阻礙。又比如,個別地區地理因素較為復雜,在運輸環節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運輸成本較大。最后,由于農村對電商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意識抵制電商經濟的發展,為“精準扶貧”造成了一定的阻礙[1]。
雖然農村在電商經濟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劣勢,但其業存在明顯的優勢,很多農村地區生產很多獨特的農產品作物,農村電商經濟發展可以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打造具有良好信譽度的電商品牌。首先,在產品上,需要打造標準化的農產品體系,制定完善的產品包裝,并按照不同質量等級對產品進行分類,制定不同的價格。并在產品包裝上打造生產信息透明機制,明確產品質量索賠機制。其次,在品牌建設中,要充分發揮農產品的信任機制,創新產品銷售理念,堅持綠色、健康農產品的理念創造,并強化產品信息的透明度,消費者可以通過商品標碼識別,了解產品的生產信息。最后,農村電商經濟要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塑造良好的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的價值型,為產品發銷售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某地區盛產富岡蘋果、綠嶺核桃等,在農村電商經濟發展中,可以塑造產地品牌,并U盾其進行推廣,提高自身的市場知名度與市場價值,俘獲更多的受眾市場。所以,在“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發展電商經濟需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特點,在保障產品綠色、質量的基礎上,打造獨特的農產品品牌,充分發揮品牌優勢[2]。
由于農村電商經濟發展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強化物流商品的運輸。在政策引導下,有關部門需要加強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地區的物流系統,為電商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有關部門在扶貧過程中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農村地區的路橋工程,為電商產品的物流運輸奠定良好基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產品運輸出去。其次,由于農村電商以線上交易為主,相關部門需要在農村地區設立專門的售貨站點,并強化通信網絡的完善性、穩定性,強化農村地區的網絡體系建設,能夠與消費者在線上直接進行溝通。最后,在基礎設施完善過程匯總,有關部門需要拓展農產品銷售的新渠道,實現雙線銷售機制。在此過程中,政府可以引導農村與企業部門的良好合作,農村為企業提供產品,企業為產品提供電商銷路,進而實現提高銷售額的目標。基于現階段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有關部門重視農村的條件建設,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強化物流體系,產品供應系統的建立[3]。
人才是保障電商經濟有序、高效發展的重要條件。基于“精準扶貧”政策的引導,有關部門需要了解不同貧困地區的發展現狀,為農村電商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為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其提供完善的人才保障。首先,有關部門可強化政策支持,加強校園合作,在與各大高校進行溝通以及協商之后,可為學生提供農村電商經濟發展的崗位,以高薪資待遇為保障,強化農村電商經濟發展的人才引入機制。其次,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農村實踐,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活動,在保障農村電子商務經濟有序發展同時,實現了人才的培養。最后,政府要為農村建立具有高素質、高運行效率的電商服務團隊,并對團隊進行技術培訓,使其能夠完全滿足農村電商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針對農村電子商務經濟發展現狀,有關部門需要強化政策引導,為農村引入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政府也可以派遣專門人員進行管理,保障電商經濟的穩定發展。例如,某地區強化政策引導,制定電子人才專業反鄉服務方案,為農村引入了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4]。
受傳統理念影響,在“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初期,整合農村產品資源,發展電商經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诖?,政府及有關部門需要強化政策引導,重視農村人員的理念宣傳,強化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首先,政府需要做好全面的農村調研,了解農村的發展現狀,并找到農村內部具有公信力的干部、人員,挨家挨戶進行走訪,宣傳電商經濟發展理念,強化農戶對農村電商的重視程度。此外,在宣傳過程中,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媒體等、甚至可以通過派發宣傳單的方式,對電商經濟理念進行傳播。最后,在“精準扶貧”政策落實過程中,政府及有關部門可以建立試驗區,與具有先進理念的農戶進行合作,循序漸進的逐漸擴大規模,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所以,在發展電商經濟之前,有關部門必須做好科學的農村調研,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促進電商經濟的協調發展。
在農村電商經濟發展中,需要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健全管理制度,強化電商經濟的售后服務,以標準化、規范化的電商經濟管理模式,為電商經濟發展提供保障。首先,在電商經濟發展中,需要制定產業化的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的客服部門,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夠滿足電商經濟發展的現狀。其次,在農村電商經濟管理中,有關部門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完善整體服務體系。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需要堅持完善的扶貧管理機制,改進倉儲措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最后,在管理制度上,要嚴格落實企業管理規范,積極響應企業的號召,應用企業式的管理模式,嚴格落實個人責任管理制度,明確電商經濟發展中各人員、部門的權力與責任。
總而言之,在“精準扶貧”政策引導下,農村電商在近兩年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然而,農村電商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基于現階段的發展,其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性因素,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有關部門需要強化對策研究,建立農村電商經濟發展長效機制,能夠實現精準扶貧的最終目標,促進社會產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