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存
(山東省平邑縣畜牧獸醫局,平邑 273300)
病豬的發病初期,食欲減退、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無力是主要的癥狀表現,同時病豬的體溫也會明顯上升,處于持續高燒、心跳加快,和呼吸困難的狀態,可視黏膜由發病初期的潮紅逐漸變為黃染,病豬身體會消瘦明顯,其大腿內側、胸部等部位皮膚呈紅紫色,手指按壓以后,顏色不能消退。此外,會發現患豬的耳尖部會逐漸變干,邊緣區域呈向上卷起狀,當病情嚴重以后,病豬皮膚出現皸裂現象,四肢出現交叉性糜爛,導致仔豬變為僵豬[1]。
黃疸和貧血是剖檢后最明顯的癥狀。患豬的可視粘膜呈蒼白的顏色,血液會逐漸變稀薄,血液顏色會變淡,相應的凝固時間會增加。對心外膜進行檢查,發現有出血點存在,其肺門、頷下等部位淋巴結出現腫脹現象,有土黃色液體。脾臟邊緣區域有出血點,腎部出現腫脹,同樣存在出血點,在肺部進行檢查,有充血現象,并伴隨有血腫,肝臟部位出現重大現象,呈棕黃色,病豬的脾臟表現為藍灰色[2]。
豬附紅細胞體病由豬附紅細胞體引起,紅細胞表面或血漿中是其主要棲息地,紅血球是附紅細胞體直接侵襲的部位,這就造成了大量紅細胞遭到破壞,進而血紅蛋白的釋放出量增多, 體液中血紅蛋白、膽紅素短時間內含量過高, 經毛孔、尿液大量排除時的一種眼觀變化。實際上這種鐵銹色是能被水洗掉的, 還能夠使水染色,此時大量的血紅蛋白、膽紅素、膽素原會從尿排出,進而造成尿液是黃色的。
血紅蛋白是豬附紅細胞體的主要食物,感染的仔豬,相對來說 營養供應受阻, 此時還未完全發育的胃腸消化機能障礙, 造成腹瀉的發生; 母豬缺乏紅細胞, 同樣機體營養供應受阻, 機體中產生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無法由紅細胞傳送,進而造成導致母豬返情, 不發情, 產弱仔現象發生。
對于動物疫病的防治措施要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的方法,附紅細胞體病也不例外,都能看到很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養殖中,豬附紅細胞體病能夠借助預防可以起到十分不錯的好的治療效果,一旦豬群這個開始出現食欲下降等臨床病癥時的豬只時,治療效果就會因此而顯著下降,所以說此做好預防措施非常關鍵。
第一,要確保圈舍內的衛生條件,及時清理糞便等污物,定期做好消毒工作,第二,要定期驅殺吸血昆蟲以及寄生蟲,把傳播疾病的傳播媒介破壞掉,大大降低了疾病的發生率,當使用醫療器械以及接觸性器械時,一定要做好徹底全面的消毒工作,以免傳播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三,加強營養,給予豬群營養全價優質的飼料,按時按量飼喂,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從營養方面提升自身抵抗力,也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
在給豬群進行飼料添加時,可以適當增加阿散酸、土霉素等藥物,以達到提前預防的效果,仔豬應該連續喂食1個月左右的時間,藥物保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預防豬附紅細胞體病的出現[3]。
在加強豬場的衛生防疫和豬群的飼養管理的基礎上, 按照飼養標準滿足各階段豬的營養需求的同時,還要盡量消除豬場內的各種應激因素。
(1)要定期給予仔豬補飼鐵、硒等維生素、微量元素。(2)當氣溫升高,蚊蟲活動活躍的季節,要按時噴灑殺蟲劑,可以有效殺死蚊、蠅、蜱、牛虻、體虱、跳蚤等吸血昆蟲,以切斷傳播媒介著手,降低疾病的發生率。(3)一旦發現豬群中有患病的豬,養殖人員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如果治療無效的豬,一定要立即進行淘汰及無害化處理,以達到 清除傳染源的目的。(4)豬場在購入新豬時,一定要開展血液檢查工作,這樣就可以了解豬群的健康情況,以 防購進病豬或隱性感染豬,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對于治療附紅細胞體病效果好的藥物不多,并且該病還會與其它疾病發生符合感染,造成復雜的情況,在治療中還要考慮繼發感染的預防。通常來說血蟲凈、咪唑苯脲、土霉素和金霉素、新胂凡納明對治療附紅細胞體病都有很好的效果,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醫囑進行操作。
參考文獻
[1] 楊光.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斷與治療探述[J].農家致富顧問,2017(4):41.
[2] 楊或甙.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斷與治療[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7(5):39.
[3] 王麗娟,劉德成.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癥狀分析與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6,1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