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明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毗盧畜牧獸醫站,瀘州 646124)
豬口蹄疫具有傳染性,一旦擴散,給養殖戶帶來極大損失。因此養殖戶需注重對豬口蹄疫的防疫和治療工作。
近幾年,豬口蹄疫疾病在我國發生較為廣泛,流行范圍也相對較大。這一情況,促使相關部門廣泛關注。對豬口蹄疫進行疫苗接種,是預防口蹄疫的主要方式,但因為一些豬養殖戶規模較大,豬飼料質量參差不齊,人們對豬口蹄疫疾病特征和臨床癥狀等不夠清晰,促使當前在預防工作上還不是十分完善[1]。
要想減少豬口蹄疫發生,需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嚴格預防。首先進行消毒處理,素養人員選擇口蹄疫敏感消毒劑,在疾病多發季節,需要在每天使用消毒劑對豬舍進行一次消毒。剩余時間,每星期進行1~2次消毒。使用消毒劑的范圍是豬場大門、豬圈門口以及豬蹄等位置,最好在豬圈門口位置設置相應的消毒池,從而方便消毒。
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對豬接種口蹄疫疫苗,對于接種疫苗進行宣傳,同時對養殖戶進行指導,對疫苗進行正確接種。第一方面,這對口蹄疫疫區,可以使用自制康復血清,對小豬進行注射,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小豬突發急性心肌炎而死亡。第二方面,對于部分規模化養廠而言,可以為豬注射疫苗,也可以采用消毒方式,或者對病豬進行隔離城里。尤其是處于高發季節的時候,如果發生口蹄疫,則要立刻將病豬隔離。針對病情嚴重、具有較高傳染性的病豬,需進行捕殺處,同時為病豬注射康復血清。第三方面,可以結合免疫程序對疫苗進行注射。結合豬口蹄疫發病的主要特點、病理以及相關癥狀等,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時對這一程序嚴格執行。通常情況下,母豬在1年內需要免疫2~3次,在對豬進行配種之前,一定要進行一次免疫[2]。對于初產母豬而言,在接受配種之前,需進行兩次免疫,這兩次免疫需間隔1個月左右。對于小豬來說,出生后55~65 d之間,為小豬進行第1次免疫,此后的25~30 d內,為小豬進行第2次免疫。第四方面,飼養人員要使用高效正確的疫苗,可以對合成肽疫苗進行使用,同時對疫苗進行具體接種過程中,可以使用黃氏多糖進行輔助,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供保護,還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還能夠在一定程度山提高免疫效果。
豬養殖戶,需使用科學合法的程序對豬飼料進行選購,確保豬飼料質量合格。對種豬進行具體選擇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沒有出現過口蹄疫的豬場內的豬,對種豬進行具體運輸過程中,對種豬進行免疫,采用消過毒的運輸工具,自覺接受種豬的檢查。種豬檢疫合格之后,可以將種豬和其他豬共同安置。與此同時,可以建設相應的動物疫病記錄報告制度,如果有豬發生口蹄疫,則需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和操作。
對患上口蹄疫的豬進行治療,需對癥,促進窗口的快速愈合。針對臨床癥狀沒有特異性、納差性的病豬而言,可以使用投標噻呋鈉進行肌肉注射,同時還可以使用黃氏多糖進行治療,一共進行3~6 d 的治療。可以在豬的飼料或者水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c為豬補充營養。同時,對豬的乳房、豬蹄水皰相對明顯的位置,為豬使用黃氏多糖和阿莫西林進行治療,同時還需配合恩諾沙星進行治療,每天使用1次,治療時間為3 d[3]。此外,還需為病豬使用碘甘油對病豬的創口進行涂抹,對于潰瘍位置可以使用高猛酸鉀進行涂抹。如果病豬處于康復期,可以為病豬連續使用阿莫西林,治療時間控制在7~10 d之間。同時,患豬口蹄疫發病期間,為其使用碘制劑和過氧乙酸等制劑進行消毒,每天使用1次。
豬的年齡和體重不同,需制定不同形式的治療方案。病豬體重超過25 kg,只需為病豬采用消炎排毒方式進行治療,例如使用瑪莫西林等。如果病豬疼痛難忍,則可以為其使用品破痛寧。病豬出現口腔內潰瘍,則使用高錳酸鉀為病豬沖洗口腔。在病豬乳房位置涂抹青霉素軟膏[4]。
總而言之,在日常養殖中對豬舍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對豬飼料等進行嚴格選購。針對已經患病的豬進行隔離處理,并積極治療。
參考文獻
[1] 項朝榮,王儒磊,付云云,等.免疫無口蹄疫示范區豬口蹄疫免疫程序和監測模型推廣應用技術總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0):117-119.
[2] 王克才,王芳,吳新華,等.豬圓環病毒2型自然感染條件下的豬口蹄疫免疫效果調查[J].現代畜牧獸醫,2016(7):40-45.
[3] 孫寶權,王昌斌,王小新,等.豬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免疫效果評價[J].養豬,2013(1):102-104.
[4] 孟麗軍,楊曉玲,江文明,等.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三種疫苗不同組合同時分點免疫的效果觀察[J].四川畜牧獸醫,2013,4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