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啟源
(重慶市江津區珞璜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283)
動物疾病防控人員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所飼養動物的免疫功能上,因此良好的生活環境、優質的營養飼料以及合理地使用疫苗是規?;i場有效提高豬對疾病抵抗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接下來,筆者就“規?;i場獸醫防控的實踐與體會”等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探究及討論,希望能夠為獸醫在防控工作者遇到的相關問題時有所幫助。
豬本身是有先天性的非特異性的抵抗能力,因此即使沒有通過疫苗來抵抗病原體,豬也能正常的生存,這是因為豬有著可以和一定特性的病原體和諧共生的能力。因此,當獸醫防控人員從一頭生病的豬體內得到了一個病原體樣本,一些研究人員可能會認為這個病原體就是誘導豬生病的根本原因,其實這種說法是比較片面的。在實際的生產實踐過程中,研究人員常常通過PCR技術、分離技術以及細菌培養技術等對生病的豬體所含有病原體進行分析,其結果常常是病豬的體內含有多種不同的病原體,其中有的病原體是與主體可以共生的,而有些病原體也是引發豬體生病的主要原因。
為了能夠更好地降低豬體受到病原體感染的概率,我國對此建立了很多個生物隔離區域,這些區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原體的傳播,當然,與此同時還需要很多相應的措施同時實施,比如限制豬的活動范圍,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被病原體感染之后的豬通過糞便將病毒感染范圍擴大[1]。因此,規?;i場的獸醫控制人員應該針對豬場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比如可以設立干凈區域和污染區域的劃分,將不同狀態的豬進行不同區域的劃分,同時還需要注意定期給豬場進行消毒、清潔、隔離等工作,從而進一步保證規模化豬場的順利生產。
從理論上來講,獸醫防控人員想要大幅度降低豬體的病原體易感性,最重要的是增強其免疫力,一般來說,通過人工的方法使豬獲得主動免疫的能力,主要的途徑是疫苗和正常的免疫相關程序。豬體的易感性可以從豬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作為切入點,為了能夠更好地增強豬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同時也為了使豬體內的抗體分布更加均勻,選擇合適的疫苗成為了關鍵。現階段,很多規?;i場都對疫苗的原則以及免疫工作的程序不夠重視,從而造成了豬體的免疫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疫苗的選擇、注射疫苗的時間等細節還需要獸醫防控人員的認真規劃和仔細安排,保證豬體能夠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
疫苗的評價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抗原的含量,疫苗的主要原理就是通過特定的抗原幫助豬體產生大量的針對此病毒的抗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因此,再選擇疫苗時,需要根據疫苗中抗原的含量進行對比,選擇出最合適的疫苗再進行批量購買[2];第二,毒株,獸醫防控人員應當針對疫苗的毒株進行安全穩定性、免疫原性等方面的檢測,檢測合格的疫苗即可投入使用;第三,佐劑,所謂的佐劑主要分為免疫增強型和普通型兩種類型,同時還可以根據其成分不同進行另一種類型的劃分,油佐劑和水佐劑,油佐劑全部為免疫增強類型,而水佐劑則是既有免疫增強類型也有普通型,這些佐劑本身沒有任何優劣之分,具體選擇哪一種需要根據所對應的疫苗進行合理搭配[2]。
對于第一次進行免疫注射的豬體來說,注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體內所含的抗體含量較高,那么對于子豬的第一次免疫注射時間就應該適當地推遲。例如,母豬所注射的疫苗只能維持3~4周[3],那么子豬就應該在3~4周進行第一次免疫注射,如果母豬所注射的疫苗能夠維持12周左右,那么子豬的第一次免疫注射也可以延遲到12周再進行,以此類推。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第一次免疫注射的子豬能夠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總而言之,規?;i場的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但是就目前而言,豬場中還時常會出現豬體大范圍生病傳染的情況發生,本文主要從病原體、傳播途徑以及易感性等3個方面對如何提高豬體的免疫功能和如何杜絕生病的豬體向健康的豬體進行病原體的傳染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論述,希望這些意見和建議能夠對我國養豬行業的發展有所裨益,同時也希望獸醫防控人員能夠進行采納。
參考文獻
[1] 祝大鵬.規?;i場疫病防控體系探討[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11):183-184.
[2] 胡啟陽,李步社,浦堅華.規?;i場獸醫預警系統的建立[J].豬業科學,2016(7):194-203.
[3] 吳方富.規?;i場常見疫病防治對策[J].湖北畜牧獸醫,2016(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