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艷
(湖南省永興縣畜牧獸醫水產局,永興 423000)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這是一種常見的畜牧養殖問題,也是每一個養殖場都必須面對且重視的問題,只有認識到科學的動物傳染病防治方法與措施才能杜絕動物疫情的爆發。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經濟發展歷程中,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業經濟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支柱,需要不斷加強其規范化、科學化,從而促使其能夠快速持續發展壯大[1]。我國畜牧養殖業經濟收益一直呈現上升態勢,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國安徽、湖南等多個地區的畜牧養殖業蓬勃發展。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還有更大的風險隱患,動物傳染性疾病的爆發會導致畜牧養殖業經濟損失巨大,從而使養殖場受到嚴重打擊,因此,針對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尤為重要。
針對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需要做好畜牧養殖的全面定期檢疫工作,進行畜牧養殖的疾病檢疫必須嚴格遵循檢疫防治制度,通過先行的診斷水平對畜牧養殖展開全面的動物疾病檢疫。面對動物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一定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一旦在檢疫過程中發現異常,就要進行科學的防疫處理,避免疾病的擴散[2]。同時在日常養殖過程中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定期進行疫苗注射,并通過藥物添加來提升動物免疫力。尤其是到了傳染性疾病多發期,養殖場更要進行科學管理養殖場,從養殖環境、到日常檢疫防疫工作的開展,都要更加嚴謹和認真,從而有效抑制動物傳染性疾病的爆發。
對于畜牧養殖業而言,良好的養殖環境能夠有效抑制動物傳染性疾病的爆發。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務必要對動物的養殖環境進行定期的消毒與清潔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風,及時科學地處理動物的糞便,為畜牧養殖提供一個衛生潔凈的環境。從而抑制病菌的滋生,降低動物感染傳染性疾病的幾率。同時,畜牧養殖場還要建設完善的養殖場設施,從保證養殖環境清潔的排污、通風設施到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設施必須一應俱全,只有保持養殖環境的衛生以及能夠及時科學地處理好傳染源,才能夠有效防控動物傳染性疾病的大面積傳播。
畜牧養殖場要熟練掌握所養殖牲畜的易發病預防方法,針對動物傳染性疾病需要遵循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通過人為的主動干預,達到理想的動物疾病防治作用。因此,畜牧養殖場要加強喂養環節的管理措施,通過遵循科學合理的喂養制度,保證動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提高動物免疫力。不同生長階段的動物個體所需要的營養是不同的,其飼料配比需要根據其當下生長需要來進行合理科學的配比。此外,畜牧養殖場可以采取自繁自養的方式來避免外來動物攜帶進傳染性疾病,進而從源頭上阻斷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做好畜牧養殖動物傳染性疾病的防控,除了要進行定期全面檢疫工作的開展以及加強養殖場管理工作以外,還要借助于科學技術的力量,通過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創新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防控,使我國多種類大規模的畜牧養殖業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動物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面對不同種類且層出不窮的動物傳染性疾病,我們要進行綜合治理,大力發展動物疾病防控技術,加大投入資金,培養高素質的研發人員,研發更為先進的防控技術。
政府部門要通過多途徑多渠道加強對動物傳染性疾病的防控的宣傳,使養殖場和人民群眾都認識到動物傳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促進畜牧養殖場的養殖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對各養殖場工作人員進行動物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使其工作人員在意識到疾病防控重要性的同時,能夠有知識和能力來做好動物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3]。
綜上所述,我國畜牧養殖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性產業,因此做好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防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無論是大到國家政策上還是小到養殖場的日常管理,動物傳染性疾病始終要得到一定的重視,通過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進行動物疫情的有效防控,從而保證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沙維,楊智勇,周來寶.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及防控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10):65-66.
[2] 時利亭.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控防措施探討[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3):43-44.
[3] 劉安全.探析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