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康銀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農業委員會,六安 237000)
當前,我國在規模養羊中出現一些問題,影響了整體的養殖經濟效益。在規模養羊中,因為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其遇到一些疫病的威脅,導致規模養殖場的經濟損失。對此,使得其中的防疫工作顯著格外重要。相關養殖戶需要在認識規模養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高對防疫的重視,并做好相應的工作措施,運用合理的疫苗接種方式,從而推動規模養羊業的進一步發展。
當前,在規模養羊中普遍存在著防疫意識較為薄弱的情況,很多養殖人員缺乏專業以及完善的防疫意識,以及存在片面的認識。往往運用較為傳統的預防治療措施[1],而沒有嚴格落實相關的防疫標準,其中也存在監管力度不充分的情況。很多時候來往的運輸車輛以及養殖人員沒有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這樣很容易將病毒帶入養殖區域中,甚至會使得疫病的傳播范圍更加擴大。
很多規模化養殖場的建設缺乏規范性,存在生產區域劃分不合理的情況,以及沒有合理的凈水以及排污水建設。同時在消毒建設環節缺乏相應的設備以及區域建設。一旦發生疫病,那么很容易會波及其他健康的羊群,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情況發生。
在我國規模養羊場中,其中專業的技術人員比較缺乏,往往出現數量較少以及專業水平不高等情況。很多時候僅僅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來開展疫苗的接種,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容易造成程序的混亂,以及導致防疫效果并不理想,進而也影響了管理的水平提升。
目前,隨著規模養殖場的迅速發展,其中數量也逐漸增加。然而,因為養殖場里衛生監管管理人員比較少,以及管理模式較為落后,進而使得規模養羊場的監督與管理力度并不夠,從而也暴露出疫病防治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規模養羊業的穩定發展。
在規模養羊環節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這樣可以有助于保障養殖的經濟效益[2],以及促進防疫工作的有序進行,有利于羊的健康生長。面對當前防疫工作不到位以及不全面等情況,往往是由于防疫制度的不健全所引起。對此,需要在實際養殖環節中,形成完善的防疫制度,并將各項防疫工作有效落實,提高防疫工作的力度。其中養殖場的相關人員需要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增強相應的重視。在進行防疫工作環節時,應該按照獸醫人員的指導,進行科學合理的防疫措施。在實施防疫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以防疫制度健全為前提,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則與要求,逐漸完善相應的防疫體系建設,并結合實際情況,抓住防疫的重點。還有,需要以制度為出發點,提高消毒工作,阻斷疾病傳播的渠道,并切實落實好防疫工作。
在進行具體的規模養羊防疫工作時,需要形成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程序,進一步增強羊的抵抗水平,使得羊的易感性程度得到下降。科學的免疫接種程序是防疫工作中的關鍵部分,影響了防疫的整體質量與效果。假如在免疫接種程序出現不規范和不科學的情況,這樣沒有辦法發揮其最佳效果。為了可以提升規模羊群的防疫質量,應該保障免疫接種程序的科學和恰當,并做好全面工作。這時需要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種計劃。對于疫苗而言,其免疫力往往在一段時間里可以起到效果,以及在進行規模養羊防疫環節中應該和易發病季節密切聯系,并逐步健全相應的免疫接種計劃。同時相關的防疫人員需要在接種環節中按照其標準進行開展。假如在給羊開展接種環節時發現出現身體情況不佳的羊,這時不可以給其開展接種。還有,抗體的滴度也由于部分母源抗體的作用,給疫苗抗體出現有著阻礙影響。因而,需要加強對羊群的全面抗體監測,進而保障免疫接種程序的科學有效執行,進而提升防疫的效果。
在開展整體防疫工作時,應該遵守自繁自養的準則,這樣既有助于提高養殖效果[3],而且也能夠避免一些傳染性疾病的出現。假如需要在外地進行種羊的引進時,這時需要對其地區的疫病以及疫情狀況進行全面的認識,防止在疫區進行種羊的引進。對于羊群的引進需要先進行隔離,一般需要觀察10~15 d,開展嚴格的檢疫措施,在沒有異常情況或者問題時可以將羊群開展分圈飼養。還有,應該該加強嚴格的飼養管理,規模養羊中很容易受到水以及飼料等情況的影響,使得羊遭遇疫病。如果存在水污染、飼養質量不合格以及營養搭配不恰當等都比較使得羊健康生長受到影響。因此,在開展整體防疫工作環節中,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以及保障水源和飼料的安全與質量。同時對養殖人員、車輛等進行消毒工作,在對養殖場進行消毒時可運用生石灰以及消毒藥,并結合流水開展沖洗過程,以及發揮消毒的實際效果。
一般狀況下,羊四聯對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等疾病有著重要的預防效果,而羊五聯苗是針對猝狙和羔羊痢疾等疾病所運用的預防疫苗,往往在1年里的2~3月份以及在9月份的下旬給羊開展接種工作,其次數為2次。在具體疫苗接種環節中,沒有羊大小的區分,任何1只羊都應該進行疫苗的注射,并運用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法,在經過疫苗注射14 d之后,其中出現的免疫水平可以達到半年的時間。
在針對懷孕的母羊開展疫苗接種的時候,往往使用羔羊痢疾氫氧化鋁菌苗,進而給羊的疾病起到預防的效果,進而有助于保障規模養羊的經濟效益。通常在注射該疫苗時,需要在懷孕母羊的分娩前10~20 d里以及20~30 d中2個階段進行1次疫苗的注射。其中的疫苗用量需要嚴格的把控,并分別是3 mL與2 mL,并在注射10 d之后出現免疫力。同時羊羔通過吃奶也能夠取得相應的免疫力,期限為5個月。對于羊口瘡疾病的發生給羊羔造成嚴重的傷害,并有著很高的發病率。這時可以注射口瘡弱霉細胞凍干苗,在接種環節中沒有羊只大小的區別,往往在1年中的3月和9月2個月份里進行1次注射,在注射環節需要以出現透明水泡為標準。
在進行規模養羊環節中,經常會出現羊流產的情況,為了能夠使得養殖業得到提高,這時就需要運用恰當的疫苗接種方式,進而給規模養羊打好前提。在針對羊衣原體性流產預防措施中,可以運用衣原體油佐劑卵黃滅活苗,并能夠及時預防羊流產疾病的出現,防止疾病給羊健康生長構成傷害。在開展疫苗接種環節時,應該在母羊懷孕的前后1個月里開展皮下注射,其劑量作為1只3 mL,期限效果為1年。給成年羊以及體質強壯的羊開展免疫接種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羊的免疫力。而對于體質較弱的羊而言,其效果并不理想。
在規模養羊環節中,應該提高疫苗接種的力度,并注意防疫的要點,把握防疫程序的科學與合理性。同時要結合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采取可行的預防措施,改善養殖的現狀,加大防疫的效果,進而有助于促進羊的健康生長,以及維護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韓金寶.規模養羊的防疫要點及疫苗接種方法[J].湖北畜牧獸醫,2013,34(3):104-105.
[2] 阿卜杜凱尤木·伊敏.規模養羊的防疫要點及疫苗接種方法[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14):69.
[3] 姜偉.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術[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