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爾
(新疆巴州和靜縣乃門莫敦鎮畜牧獸醫站,和靜 841306)
上面我們說過,奶牛產后癱瘓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時間有長有短,那么影響這種發病的原因有哪些呢?非常有必要對這些原因進行一定的了解,只有在對病因進行了解的前提之下,才能夠更好的進行防范。
筆者從相關的研究資料上看到,平時食用的糧食對于奶牛的產后癱瘓現象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很多飼養員對奶牛會喂養一些營養非常單一的飼料,奶牛在食用這些營養單一的飼料之后,相比較食用營養非常平衡的飼料的奶牛而言,會具有很大的患病率。同時還有研究表明,奶牛在平時不能食用太多的含蛋白質飼料,這些富含高蛋白質的飼料也很容易造成奶牛的產后癱瘓。
癱瘓現象的一種內在原因是在于鈣含量的缺乏。對于生物而言,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其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會越來越差,這種營養物質就包括鈣物質。這種現象也非常適用于奶牛。在奶牛生產過后,鈣物質的缺乏使得它們產生癱瘓的現象,而年紀較小的奶牛可以很容易的通過食物的吸收來獲取鈣物質,進而能夠盡快的獲得身體的恢復,而對于年紀較大的奶牛而言,這種吸收能力較差,進而會影響癱瘓的恢復能力。
分娩是一種體力活,會消耗奶牛的大量體力,同時方式不對的會還有可能會造成大量的傷口流血,并且不能夠及時處理的話,這種流血的過多會造成鈣含量的流失,進而會影響癱瘓現象的長短。在奶牛分娩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造成內部產道的一些損傷,或者生產的不順利,這些現象都會使得奶牛花費大量的體力,這種體力上的缺乏會使得奶牛在生產過后沒有足夠的力氣來支撐自己的站立,所以會有癱瘓的現象。
所謂的外在環境是指奶牛飼養的環境,比如奶牛活動的區域,奶牛居住的環境,這些區域環境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奶牛產后的癱瘓。奶牛只有在平時有著足夠的鍛煉,其身體素質才會強健,身體內含有的鈣含量更多,這樣才會使得其癱瘓現象更好的進行遏止。這種身體素質的提高就需要一些鍛煉,通過增加活動區域的面積,讓奶牛能夠加強鍛煉,這肯定會影響奶牛的身體強健能力。
通過對患過產后癱瘓的奶牛進行調查,發現奶牛在4~8月因食用過多含有大量草酸的青綠飼草,導致機體對鈣質的吸收降低;飼料單一,缺乏鈣、磷和VD,會造成奶牛營養失衡,這也會導致奶牛產后癱瘓;干奶期精料飼喂過多,特別是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過高,更容易導致奶牛發生產后癱瘓;產前飼喂高鈣日糧,飼喂含有高陽離子Na、K和陰離子Cl、S的日糧,都易促使奶牛發生該病。奶牛每日的鈣、磷需要量分別為45~60 g和25~35 g,如果在飼喂過程中添加的鈣磷比例不當,也會造成奶牛發生產后癱瘓[1]。
奶牛產后癱瘓的發病率隨著奶牛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青年奶牛雖然也會在泌乳初期出現不同程度的低鈣血癥,但由于青年奶牛對鈣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遠大于高齡奶牛,使得青年奶牛能較快地適應和滿足其泌乳對鈣的要求。隨著年齡的增加,奶牛腸胃對鈣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明顯下降,破骨細胞功能降低,不能充分動員骨鈣快速溶解并進入血液,進一步導致了奶牛血鈣的下降,從而使奶牛發生產后癱瘓。
奶牛生產后可能會造成產道損傷,例如產道及骨盆腔的肌肉、韌帶和神經損傷,這些損傷會造成體儲備的大量消耗;奶牛生產時,助產方式的使用不當,會造成奶牛子宮破裂,引起大出血,使血磷和血鈣大量流失;奶牛生產后相對虛弱,如果對因生產造成的傷口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傷口感染,進而引發產后敗血癥。上述幾種生產因素都會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的發生。
奶牛分娩后會隨著泌乳的開始,大量血鈣會隨初乳進入乳房。這就導致了奶牛血鈣濃度急劇降低,隨之造成奶牛產后癱瘓的發生。泌乳期時奶牛對鈣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但部分奶牛不能快速地調動起該套調節機制,使得血鈣補充不及時,從而造成奶牛產后癱瘓的增加。
養殖場沒有合適的活動場,牛舍密度過大,使得奶牛運動不足,導致奶牛代謝機能不旺盛;奶牛因產前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造成奶牛體質較弱;牛舍內的環境衛生差、養殖場周邊環境嘈雜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的發生。
上面我們說過,奶牛的活動環境以及居住環境對于其產后的癱瘓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對于飼養員而言,要注意保持奶牛居住環境的清潔性,要每天進行衛生的清掃,要進行定時的消除。另外要給予奶牛足夠多的活動空間,不能將其每天固定在一定很狹隘的活動區域,這樣會使得奶牛缺乏足夠的鍛煉,這樣會使得奶牛的身體素質差以及血液中鈣含量較少,而這兩者都會增加奶牛癱瘓的時間。
在每年的4~8月期間給奶牛飼喂青草時要定量,并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魚肝油和鈣制劑;適量減少奶牛在分娩前2個月內鈣的攝入量,給奶牛飼喂低鈣高磷日糧,這樣可以提高奶牛吸收和動用鈣的能力,從而防止產后血鈣急劇下降
當奶牛出現難產需要助產時,一定要注意合理助產。助產時要小心用力,防止犢牛因過快產出造成腹壓突然下降和腦部供血不足以及給母牛造成機體損傷, 減少受感染的幾率,避免產后癱瘓的發生。
當奶牛產犢后,不要急于擠奶,通常在產后2 h左右開始進行初次擠奶,且不能擠凈。正確的擠奶方法是少量多次,逐日增加,直到產后第5天,才能完全擠凈。
發現初產牛出現產后癱瘓的癥狀時,要及時進行診斷。一旦確診,應及時治療。治療奶牛癱瘓的一般原則為,及時提高奶牛的血鈣和血磷濃度。
臨床上常用的補鈣劑有以下幾種:氯化鈣、碳酸鈣、葡萄糖酸鈣、葡萄糖硼酸鈣、酒精葡萄糖氧化鈣、葡萄糖氯化鈣、檸檬酸鈣等。具體使用方法:靜脈注射25%葡萄糖1000 mL,5%氯化鈣500 mL,10%葡萄糖酸鈣1000 mL。根據病情連續注射3~5 d。對于病情嚴重者,還應皮下注射含量為0.2 g的樟腦磺酸鈉8支或10%安鈉咖20 mL。
乳房送風是治療奶牛產后癱瘓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使乳房鼓脹內壓增加,減少奶牛泌乳,這樣就減少了鈣、磷隨母乳排出的量。具體做法:首先對病牛進行擠奶,然后向每個乳中注入5~10個單位的青霉素,并用75%酒精棉球對乳頭進行擦拭消毒。準備工作做完后,將消毒的乳導管涂上凡士林后插入乳頭內用乳房送風器進行送風,直到乳區變硬,用紗布條輕輕捆扎,防止空氣流出。3~4 h后除去紗布條,放出空氣。如果效果不理想可在6~8 h后再試用1次。靜脈注射補鈣劑結合乳房送風對奶牛產后癱瘓療效最佳[2]。
奶牛癱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對于奶牛場的飼養人員而言,不能因為其常見而忽略對這種現象的關注,只有在對這種現象進行有效的關注,并且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夠采取一定的辦法來針對這種現象進行防治,進而能夠盡可能的減少奶牛產后癱瘓的時間,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因為奶牛癱瘓而造成的一些經濟上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徐波.奶牛產后癱瘓防治[J].四川畜牧獸醫,2016(10):55-56.
[2] 顧維佳.奶牛產后癱瘓的防治[J].貴州畜牧獸醫,201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