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別克· 米拉絲別克
(新疆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福海 836400)
羊快疫是一種急性病癥,患病羊通常突然間發病,表現出精神萎靡的癥狀,不愿起身行走,口腔內分泌含有泡沫的液體,腹部鼓脹明顯,腹痛,并伴隨著尖叫,煩躁不安;糞便顏色變深,呈暗黑色,糊狀。部分患病羊出現神經癥狀,表現為抽搐和痙攣。患病羊體溫變化各不相同,有的體溫沒有變化,但有的患病羊體溫會上升到41℃左右。部分患病羊的耳背、腿腳溫度低,觸摸有冰涼感。通常會在發病后迅速死亡,病程短的幾分鐘以內就會出現死亡的現象,病程長的1 d內也會死亡。病死羊的肛門呈向外翻的狀態,可視黏膜充血,顏色呈藍紫色,并有血樣液體流出。
解剖病死羊可見其肩部、頸部、腹部的皮下組織出現膠樣浸潤,并且皮膚表面有出血斑點以及腐敗液體滲出。胸腔、腹腔、心包積液,心外膜、心冠狀脂肪、心內膜等多個組織有出血點;肝臟腫脹顏色變深、質地較脆,包膜下有出血點,肝表面有淡黃色壞死灶,大小不等,膽囊內充滿膽汁,肺臟表面有出血點,水腫;有胃穿孔的現象,腹腔內含有污物,并且有急性胃腸炎的病變。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有出血、壞死灶和潰瘍的發生[1]。
通過對疾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的分析可以對羊快疫進行診斷,需要注意與相似疾病的鑒別。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羊快疫的發病不受品種的限制,任何羊只都能夠患病,但6月齡至2歲的羊只發病率較高。營養狀況好、膘情好的羊只發病率最高,腐敗梭菌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羊只使其患病。腐敗梭菌對環境有著較高的抵抗力,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潮濕、沼澤、低洼等地區最適宜該致病菌生長繁殖,羊只在飲水或采食時接觸到污染物,會使病菌芽孢體侵襲到消化道內,但通常不會馬上導致患病,在羊只受到不良刺激,抗病能力減弱的時候,體內的腐敗梭菌開始繁殖,并產生毒素,損傷羊只的消化道黏膜,使其出現發炎、壞死等癥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還會發生中毒性休克,直至死亡。
羊快疫在臨床診斷中易與羊黑疫和羊腸毒血癥等相混淆,診斷時要加以鑒別。羊黑疫的患病通常與肝片吸蟲病有關,通過了解患病史能夠鑒別。羊腸毒血癥的患病羊除了相似臨床表現外,還會有腎臟部位的病變以及出血性胃炎的癥狀[2]。
加強消毒和放牧管理,對羊舍、羊圈、墻壁、地面、料槽、水槽等器具設施定期消毒,選擇干凈衛生的草場放牧。在低溫季節注意羊只的防寒保暖,秋冬和初春時節禁止在濕度較高的區域放牧。加強羊只的營養供應,適當補充精飼料,提高抵抗力。防止飼喂冰凍和霉變的飼料。加強疾病的防控,尤其是羊感冒的預防。一旦發現患病羊,要立即將其隔離,封鎖疫區,并向有關部門報告。此外,還要加強羊只的運動,有助于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首先更換草場放牧,對羊舍進行緊急消毒管理,并進行緊急疫苗接種,使用的疫苗為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羔羊痢疾三聯四防滅活疫苗。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對全群羊只使用藥物治療和預防。可用替米考星+頭孢噻呋鈉可溶性粉,和雙黃連注射液的混合制劑肌肉注射治療,連續治療2 d;在飲水中添加鹽酸環丙沙星可溶性粉和氟苯尼考粉,早晚個飲用1次,連續治療3~5 d[3]。
羊快疫是一種急性病癥,病程較短,往往還沒有醫治就會發生死亡,尤其是在秋冬和初春天氣驟變的季節發病率較高,嚴禁在潮濕的區域放牧,并且放牧要避開低洼和沼澤處。一旦發現羊群中有患病羊,要立即將患病羊與健康羊隔離,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胡登林.羊快疫的發生與診斷[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14):78.
[2] 張秀君.羊快疫的鑒別診斷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5(1):110.
[3] 吳強,潘慶磊.羊快疫的臨床癥狀、鑒別診斷及其防控[J].現代畜牧科技,201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