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梅
(湖南省衡東縣畜牧水產局,衡東 421400)
湘黃雞的常見病包括雞馬立克氏病、禽流感、法氏囊病、雞白痢、雞球蟲病以及雞支原體病等。雞白痢是一種細菌性疾病,發病不分年齡,大小雞都可發病,但對7~10日齡的雛雞危害最為嚴重,患病雞精神不振,肛門周圍被糞污污染。雞球蟲病是養雞生產中危害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對10~15日齡雞,發病率最高。一旦發病就會發生爆發流行。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3~7周齡的雞發病率最高?;疾‰u通常為急性發病,發病后3 d左右即會發生死亡。雞支原體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雞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并伴隨著流鼻涕、食欲減退等[1]。
養殖場要有符合本場的消毒管理制度,包括衛生消毒、物理消毒以及化學消毒,幾種消毒方法應配合使用,通過清潔、打掃、沖洗等衛生消毒程序能夠將大量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質清除,同時進行陽光暴曬,能夠消滅掉大多數致病菌。通過火焰、高溫殺菌等物理消毒程序能夠將部分對環境敏感的致病微生物徹底殺滅。此外,使用消毒制劑進行熏蒸消毒、噴灑消毒以及飲水消毒等,也能夠殺滅致病微生物,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雞舍建立時,要設置足夠的消毒池,在雞場的大門處,雞舍門前都要有消毒池,供進出雞場的車輛,進出雞舍的工作人員消毒之用,消毒池內的消毒藥液要定期更換并且交替使用,每周刷洗消毒池。
育雛室以及種蛋的消毒也是湘黃雞飼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育雛室應該保證干凈衛生,徹底清理垃圾糞便等雜物后用清水沖洗,待晾干后使用消毒劑噴灑消毒,并用40%的甲醛溶液密閉熏蒸消毒,消毒后要控制通風2 d后訪客安排雛雞進入。種蛋在孵化前要先清除表面的糞便,并使用甲醛溶液熏蒸消毒后再放入到孵化器中孵化[2]。
對于其他雞舍的消毒遵照以下的程序進行:首先清除雞舍內糞便、垃圾、灰塵等污物,然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雞舍,晾干后使用季銨鹽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如果雞舍中有過患病史,則應該使用高效敏感的消毒藥物進行消毒,以免耐藥性導致的消毒不徹底。
日常飼養中,還應該重視帶雞消毒,健康雞群每天消毒1次,在疾病高發季節或健康受到威脅的雞群或被病原體侵襲的雞群,應該增加帶雞消毒的頻率,保證每天2~3次,帶雞消毒宜選用無色無味,沒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的消毒藥物。定期添加消毒劑對飲水進行消毒也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但需注意使用的劑量和濃度,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雞場的建立應該與馬路、居民區,其他養殖場保持至少1~2 km的距離,每棟雞舍之間要有至少20 m的安全距離,養殖人員應該有專門負責的雞舍,不能隨意走動或交換。雞舍內清理出來的墊草、垃圾等不能堆放在雞舍附近,應該設置專門的處理點。不同年齡、性別的湘黃雞要分開飼養,不能混群,并且雞場內禁止養貓、養狗,也要避免外界的動物進入場內。新引進的雞應該隔離飼養一段時間,觀察檢測健康的才能繼續飼養。工作人員在進入雞舍時,需要更換消毒衣物,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外界人員入場參觀交流。雞場內的工作人員也不允許到外場參觀以及接觸其他動物。
免疫接種是目前湘黃雞養殖中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有段,可以參照以下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肉用湘黃雞的免疫接種程序:在雛雞出殼后24 h以內,皮下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在雛雞5~7日齡時,通過滴鼻、飲水的方式接種新支二聯苗(Ⅳ系+H120);在8~10日齡時,通過滴口、飲水的方式接種法氏囊弱毒苗;在雛雞18~20日齡時,通過滴鼻、飲水的防治接種新支二聯苗(Ⅳ+H52);在21~23日齡時,通過飲水的方式接種法氏囊中等毒力苗;在35~40日齡時,注射禽流感H5注射0.3 mL,可同時接種雞痘疫苗;在60~65日齡時,肌肉注射新城疫疫苗;在100~110日齡時,接種禽流感H5+HP復合苗。對蛋用、種用湘黃雞采取以下的免疫接種程序:在8~10日齡時,通過滴口、飲水的方式接種法氏囊弱毒苗;在雛雞18~20日齡時,通過滴鼻、飲水的防治接種新支二聯苗(Ⅳ+H52);在21~23日齡時,通過飲水的方式接種法氏囊中等毒力苗;在35~40日齡時,注射禽流感H5注射0.3 mL,可同時接種雞痘疫苗;在60~65日齡時,肌肉注射新城疫疫苗;在70~75日齡時,注射禽流感疫苗H90.4 mL;在100~110日齡時,接種禽流感H5+HP復合苗;在120~125日齡時,接種0.4 mL新一支一減疫苗注射,同時注射I系苗,以后半年接種過1次[3]。
參考文獻
[1] 何華西,許美解,廖仁彩,等.散養湘黃雞常見病的臨床表現特點及其防制[J].畜牧獸醫雜志,2004,23(3):4-7.
[2] 賀格生.湘黃雞疾病防治[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7(10):39-45.
[3] 賀格生,倪金華.湘黃雞常見病的防與治(2)[J].湖南農業,20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