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浩 解丹



摘? 要:隨著“全員運動會”的全面推廣,我校嘗試在運動會中改變傳統田徑運動會的項目和規則:去掉耗時長、距離長、技術要求高的項目;融合全員趣味運動會,設置個人趣味項目、團體娛樂項目、親子合作項目。做到保留競技之美的同時實現全員參與,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關鍵詞:校運動會;全員參與;項目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11-0072-02
一、田徑運動會——全員動起來
隨著校園全員運動會的推廣,以競技為主的田徑運動會逐漸被淡化,筆者認為可以將傳統的田徑運動會加以改變,作為全員趣味運動會的一個環節來進行,實現趣味與競技的融合。為此我校全員運動會田徑比賽部分從人數、項目、規則3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改變。
人數:每班由原先的5男5女改為3男3女參加田徑比賽,其余學生作為后勤或啦啦隊或準備趣味比賽,全員共同努力。
項目:一至二年級:50米、100米、200米、立定跳遠、壘球。
三至六年級:1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遠、壘球、實心球。
在保證基本跑跳投項目的情況下舍棄了一些耗時長、距離長、技術要求高的比賽項目,確保比賽項目全員都可參加。
規則:為了更好地選材,準備區運動會,我們將三至五年級學生按年齡進行分組比賽,名次得分計入各班級總分。報名時自愿選擇一田一徑兩個項目,避免出現參加田賽和徑賽的人數懸殊太大;接力賽由原來的4男或4女改為2男2女的男女混合接力,增加趣味性;取消預賽,直接根據一次比賽成績判斷名次,節約時間給更多的學生參與比賽。
二、趣味運動會——全員樂起來
我校是一所籃球特色學校,本次全員運動會以人人參與健身、個個擁有健康、普及籃球技能、培養健康有恒的陽光少年為宗旨,在全員運動會項目的選擇上要求既有趣味又能凸顯我校籃球特色,并邀請家長一起參與親子活動項目,促進家校聯誼。比賽時每個學生都會有一張參賽表,按超市形式依次進行每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裁判員在參賽表上記錄,最后進行匯總計算名次,每個項目取年級前三,以班級為單位領取每個項目的獎狀與獎品。
(一)一至五年級個人項目:(六年級同學協助作裁判)
1.雙人合作跳繩比多
人數:一至五年級所有學生,每班2位教師協助,六年級學生擔任評委。
方法:兩人一組合作不間斷跳短繩,如遇班級人數為奇數,班主任或者配班老師補上。每組兩次機會,以連續跳多的一次登記成績。以班級的平均個數判定名次。
2.跪投籃球比遠
人數:一至五年級所有學生,每班2位老師協助,六年級學生擔任評委。
方法:運動員跪在墊子上,雙手頭上持球,用力向前上方擲出。每人兩次機會,計最好一次成績。以平均成績排定班級名次。
3.30秒十字跳比多
人數:一至五年級所有學生,每班2位老師協助,六年級學生擔任評委。
方法:運動員站在“0”字上,開始時向“1”字跳,再跳回“0”,再跳向“2”,再跳回“0”,依次跳“3”回“0”,“4”回“0”,計為4次。30秒鐘內連續跳的次數,每人一次機會,為個人成績(有1個數字跳錯回“0”重新開始)。以平均成績排定班級名次。
4.30秒原地拍球比多
人數:一至五年級所有學生,每班2位老師協助,六年級學生擔任評委。
方法:在半徑1米的范圍內,用籃球規范動作將球拍起來,球不低于膝蓋。時間30秒,每人一次機會,按平均個數計算班級名次。
(二)一至六年級團體項目
1.行進間運球
人數:一至六年級,每班2位教師協助。
方法:每班兩路縱隊,每人持球站好,哨聲后第一名學生行進間運球,把球放入對面呼啦圈內(球彈出需重新擺放)原路跑回擊第二名學生手,依次進行。以秒表記錄時間排名次。
2.原地投籃
人數:一至六年級,取年級中人數最少的班級學生數,每班2名教師協助。
方法:每班兩路縱隊,排頭持球站好,依次站在指定的地點投籃(一、二年級低籃筐,三、四年級中籃筐,五、六年級標準籃筐)。每人兩球,按投進筐內的總個數判斷名次。
(三)親子項目:合作跑
人數:一至六年級,每班10名學生、10名家長,2位教師協助。
方法:每班一根棍棒,每班學生和家長手握棍棒,哨聲響起出發,繞過標志物返回,依次進行。以秒表記錄時間排名次。
為期兩天的運動會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參與下順利完成,本次運動會不僅展示了競技運動的美,還讓每個孩子都樂在其中,可謂師生共同參與其樂融融,家校聯誼共同努力,實現傳統與創新的融合,由原來的10個運動員到全員參與,希望所有的孩子在下一個春的花海里,繼續怒放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