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 要】本文從我國商業銀行所存在的會計風險入手,分析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進而提出商業銀行在面對會計風險時,應當在會計信息真實性、銀行內部治理結構和人員素養等方面采取適當的應對對策,使商業銀行有效識別并控制會計風險,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 商業銀行 會計風險 對策
一、引言
全球金融經濟正在迅速發展,中國經濟也緊隨其步,其中銀行業在中國經濟中占有較高的地位,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關鍵部門,更是整個經濟活動的總樞紐。目前國內有些商業銀行屬于全國性發展機構,這些商業銀行在業務不斷拓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會計風險。在我國金融經濟中銀行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對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商業銀行的興起給社會經濟注入活力。
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問題層出不窮,其中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商業銀行不完善的風險管理體制。面對風險,及時識別并控制,制定出最合適的方案是防范和處理風險的最好辦法,這對商業銀行本身和銀行業具有重大意義,減少因風險而帶來的不可彌補的損失。
二、會計管理風險表現形式
(一)職業道德風險。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銀行需要大量的會計人員,因此銀行往往將從事會計崗位的門檻降低,但出現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較低,甚至有不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商業銀行中辦理負債業務和資金業務的工作人員職業素質高低會直接代表銀行其他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在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中,存在職業道德觀念淡薄,誠信建設出現危機,保護客戶信息的行為存在偏差和缺乏專研業務的理念。此外,一些銀行的老員工得不到及時的技術培訓,落后的管理和傳統的會計核算難以滿足現代商業銀行的會計需求。因此作為商業銀行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會計人員是否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是很值得重視的。
(二)票據結算風險。會計憑證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憑證,在金融機構中使用的最多。銀行在進行各種業務時,把會計憑證作為關鍵憑證。一方面,票據結算風險中有一種叫做操作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是由于操作不規范或者操作失誤導致的。商業銀行之間的互相競爭通常會使管理者忽視會計人員在票據結算方面的失誤,從而引起操作風險。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迅速發展使其海外業務逐漸增多,海外業務會因匯率不穩定或地域太遠等因素而造成不能按時結算,不能按時結算的票據對商業銀行而言會存在大量風險,這種風險被稱為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都屬于票據結算風險,若無法提前識別并規避,會嚴重阻礙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
(三)內部控制系統建設風險。即使國家不斷印發關于規范會計行為的文件與法律,銀行內部控制系統建設不完備依舊無法保障銀行規避會計風險。銀行內部控制系統中風險識別與評估是商業銀行規避所有會計風險的前提條件,也是應對風險采取適當措施的重要基礎。銀行各項業務的進展會得到銀行中主管的高度重視,對會計人員識別與規避風險的知識訓練反而被管理人員忽視,造成會計人員相對缺少風險意識。因此無法識別與評估風險必然引起銀行管理者不能預測和控制會計風險帶來的損失。
其次,在對金融機構進行管理時,及時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往往比其他措施來的更簡單有效,主要是指銀行的會計人員在對工作做出決定或進行匯報時,要對他們的做法給予審核,并對銀行資金的獲取和使用方面進行檢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商業銀行的監督起著重要的作用,會計人員會為了更好的業績投機取巧,無視銀行章程規定,并且不按時核對賬戶信息,這些不負責的行為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會計風險。
三、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應對對策
(一)培育統一的風險管理經驗。風險管理意識淺薄是商業銀行發生會計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商業銀行中提高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可以促進銀行對風險的識別與控制。通過培育統一的風險管理經驗,讓商業銀行的管理者對風險具有預測能力,并且對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做出第一反應來應對,有利于商業銀行在面對會計風險時選出最好的措施來應對。培育統一的風險管理經驗,要讓風險管理者重視銀行會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檢查,在注重對現金憑證實物檢查的同時,還要及時糾正錯誤,并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強化內部控制管理。這樣才可以在會計的操作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減少會計風險的發生。
(二)提高會計隊伍的素質。提高會計隊伍的素質,是提升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途徑之一。只要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的行為道德、綜合素養出現不規范必定引起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產生。首先可以按時對商業銀行的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這樣就會減少會計人員再次出現隨意開戶、不認真審查賬戶信息等違規操作的發生,更不會出現呈報虛假會計信息的情況。
其次,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對會計人員進行激勵,讓他們再次面對利益誘惑時主動拒絕,從而提高自身的會計素養,以此來形成良好的會計環境,會計人員之間相互影響,整體提高會計素質。
(三)加強銀行會計信息真實性披露。會計信息披露能夠直接看出銀行目前的運營狀況,如果要想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披露,最重要的就是對工作人員展開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培訓,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清楚知道保證這些信息真實性是有多么重要。其次,商業銀行應加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結合,通過內部和外部審計兩者的作用來規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然后完善內部審計的監督制度,堅持審查每一項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完善內部審計的職責,讓內部審計發揮最大的作用。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徹底減少會計人員由于操作不當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吉良.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J]. 當代經濟,2013,(10):90-91.
[2] 毛愫璜.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成因分析與防范[J].時代金融,2013,(05):87-88.
[3] 孫淵哲,孫波.試論商業銀行會計工作的風險管理[J].財會學習,2016,(05):156-157.
[4] 李星宇.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6,(03):49-50.
[5] 張萌萌.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其規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0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