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
【摘 要】 當今銀行的發展不再局限于傳統業務,銀行也逐步向金融高技術科技方向發展,以區塊鏈、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現代金融科技被相繼列入我國信息化發展規劃,成為了中國金融高技術科技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中國經濟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進步,促進金融市場改革。本文從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現狀、金融科技對銀行的影響、商業銀行創新與轉型三個部分嘗試分析,不盡全面,但試圖將金融科技時代商業銀行轉型創新問題的框架初步搭建。
【關鍵詞】 金融科技 銀行轉型 金融市場改革
引 言
金融科技迅速發展為商業銀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銀行乘勢借助金融科技優勢發展自身,向金融高科技技術方向發展。因此,通過分析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的現狀、金融科技作為工具對于銀行產生的影響,以及商業銀行創新與轉型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可以為銀行更好地規劃未來發展前景和措施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科學的參考。此即本文行文思路,也即筆者思考的立場和出發點。
一、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現狀
根據FSB的規定,金融科技是通過新型傳播技術(云計算、大數據、AI等)這些科技發展水平高的手段進行經濟金融的發展。主要目的是利用這些新型的、適應市場發展的科技來控制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信息的傳播速度、促進金融服務的質量提升。創新不僅僅是科技的發明和推廣,也可以是金融發展模式的創新、市場機制的創新。金融科技創新來源于美國,隨后在中國國內受到推崇,近三年內,中國的金融投資額度約占全球的一半。筆者經過調查統計發現,中國金融市場所涉及的領域較多,發展層次較高。例如云計算、區塊鏈、眾籌等都從實驗理論方面上升到社會發展層次,大力的推動了現今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速度,提高了中國經濟金融在全球的占有率,加強了中國在全球的話語權。同時,我國社會力量較強,上市企業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引進大量高新技術型人才,加強創新產品的研發,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例如:工商銀行、阿里、百度、萬達等大型上市企業、單位。它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致力于未來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進步。近三年來,效果顯著,各企業的金融科技產品發展速度較快,創新能力較強。最后,政府也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給予企業良好的金融創新環境,保障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和進步,但新行業、新技術的發展日益蓬勃,政府的措施政策難免有些延遲,未來的發展還需要加強效率。
二、金融科技對銀行的影響
著名互聯網思想學者凱文·凱利在其著作《失控》中描述了未來“分布式、去中心、自組織”的社會運作模式,這種社會運作模式較為科學,已經受到國內政府、眾企業的實驗,最終大力推崇該社會運作模式。金融科技作為未來金融市場發展的主方向,必然需要一套客觀、科學的運行機制,它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
1.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較為成熟
大數據和云計算是金融科技的發展基石,它們的發展進步也會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進步,現今它們的發展日趨成熟。現今銀行金融系統已經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程序,建立起相對合理、科學的運行機制,相比于傳統的運行機制,先進的銀行金融運行機制更加完善,能夠加強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結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人工智能應用初露鋒芒
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在銀行金融創新系統中,運用人工智能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工失誤問題,讓機器更加智能。銀行金融中,數據的保存、信息的處理較為重要。機器智能化后,錄入系統可以更加高效化,用戶信息的準確率也會更高,這些都有利于提高銀行金融運行的效率,加強銀行對金融業務的針對,相對減少了運行成本。它甚至可以通過電腦金融信息處理、數據運算,從而幫助客戶選擇恰當的金融業務,幫助客戶理財投資,為客戶的金融賬戶提供安全的保證。為客戶的金融投資降低風險,在未來的銀行金融業務的發展中,人工智能系統甚至會起著重要的作用,推動了未來銀行金融業務的發展和市場占有率。
3.區塊鏈將深刻改變金融業態
區塊鏈技術符合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機制,它為金融科技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全國金融科技的發展中,大家都重視發展區塊鏈技術。它的發展能夠降低金融科技系統的發展風險,減少一定的運營風險,提高了金融運營系統的效率,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業務的合作與交流。對于公眾來說,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能夠讓他們的資金安全性得到更高的保障,激發他們對于金融業務的興趣,推動他們進行相對合理地投資管理,促進了銀行金融業務的開展和創新。盡管現今的區塊鏈技術發展并不成熟,對于大批量、高層次的金融業務,它并不能較為快捷的處理。但是它的運行具有一定的規律,符合社會金融發展的科學,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運行只是時間問題,技術問題也將得到解決。另外,區塊鏈技術不是單純的技術發展,它可以聯合其他科學系統,共同創新出新型業務機制。包括大數據、物聯網、生物技術等技術,它們的聯合發展有利于促進銀行金融業務創新,例如:免密指紋支付、刷臉取款等。這大大提高了客戶獲得感,同時也為客戶帶來相對較高的便利,客戶不用實地取款,僅需要運用互聯網等技術的聯合,資金就能夠得到轉移?,F今的銀行研發了一系列的區塊鏈技術運營管理系統,部分銀行甚至將AR技術和現實銀行業務進行結合,創造出既符合現今銀行金融發展規律的平臺,又能夠有特點、有新意的吸引諸多投資者,也加強了客戶與銀行、銀行與銀行、銀行與政府、政府與客戶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了健康、透明、公正、向上的金融創新市場環境。
三、商業銀行創新與轉型
商業銀行順應金融市場的發展,現今已經創造出“前臺智能化、中臺網絡化、后臺信息化”這個較為合理、科學的運行機制。未來商業銀行的發展仍舊離不開此理念的推動,從而提高服務質量、拓展銀行業務、提升市場競爭力。部分商業銀行應抓住機遇,推動轉型發展。應當做好:銀行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走出去、大數據應成為銀行的重要生產要素、與時俱進把握新科技、新市場、以商業模式創新重構企業競爭優勢幾個方面。
1.銀行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走出去
傳統銀行業務主要是面對企業與自身銀行的合作。未來銀行的發展不再如此,因為智能系統的運用,未來銀行的營運機制將有所改變、面對的主體也會有所側重,所以,未來的企業與銀行的合作也不再具體,未來企業邊界較為模糊。銀行的創新科技不僅運用自身業務中,也會在部分企業中進行合作,更加加緊了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的運行機制有利于企業的運行風險減少、銀行的業務拓展、雙方盈利增加。同時,銀行也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讓自身實力能夠匹配現今金融市場的發展速度,讓銀行的科技系統進入企業后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金融市場中有較強的話語權,為投資者的投資環境營造了安全的環境。
在市場運營方面,隨著客戶對信息的掌握越來越多、科技知識越來越多,新時代科技也不再新型,銀行、企業想要仍然具有競爭力,那么就要與時俱進,不能減少對科技的創新、發展,在一定的創新過程中,不僅是對于銀行、企業是一種發展進步,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投資視角、投資高度的提高,是一種互惠的發展模式。
2.大數據應成為銀行的重要生產要素
隨著信息化的進步、科技創新信息的傳播,數據的保存更加具有安全性,大數據應成為銀行的重要生產要素。客戶的資金安全性第一,當大數據在銀行的應用廣泛時,客戶資金的信息也將更加透明、保密,合理地保障了客戶的資金安全,更保障了銀行的安全信息系統,推動銀行做出更加高效、科學的決策,讓企業與銀行的交流合作更加緊密,雙方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有利于金融市場的融合與進步。
3.與時俱進把握新科技、新市場
大力加強新型科技、新型發展模式的創新,確定一定的發展目標,做好一定的市場調查。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建立金融運行科學實驗室,避免一定的資源、資金浪費。等設計出較為科學的運營機制后,投資者更加信賴銀行、企業更加尋求與銀行的合作、政府更加支持推動銀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占有率更加高。
4.以商業模式創新重構企業競爭優勢
未來的發展模式離不開商業模式的進步,銀行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商業模式的發展,應該以商業模式創新重構企業競爭優勢。金融創新的發展進步推動了銀行運行機制的改革創新,改變了外界對于銀行的看法,提高了投資者對銀行的認可度。銀行在這個過程中,大力創造新型業務,拓寬產業鏈,盈利水平必將提高,銀行在商業活動中可以擔當更為豐富的角色,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源泉。
四、結語
商業銀行隨著時代發展,會有各種各樣的發展機遇,而無論如何演變,只要牢牢把握銀行自身生存的優勢以及新時代新特點,將二者做有機融合而非停滯不前抑或生搬硬套,便可使銀行保持甚至獲得更加蓬勃的生機。
【參考文獻】
[1] 錢立賓,王飛龍.大數據驅動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創新轉型[J].金融科技時代,2018(2).
[2] 馬雁.金融科技推動銀行產品創新轉型[J].金融電子化,2017(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