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芳
【摘 要】 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需要對促進經濟創新發展和中國的金融結構所存在的關系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來研究金融結構與經濟創新發展過程中所存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導中國的金融結構往市場的發展方向進行發展。這不單單是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是實現我國經濟不斷壯大的要求,也是對我國進行經濟創新的內在條件之一。
【關鍵詞】 金融結構 經濟創新發展 工具結構
一、引言
中國共產黨領導實現我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相互結合。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迅猛,這里面最為直接的原因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我國現階段的發展階段進行恰當的融合,無論是在理論上的創新還是在制度上的創新,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相關的學者也認為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完全展現出來,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以經濟創新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要了要以一種勇往直前和無所畏懼的精神來對我國的經濟進行創新。通過具體的實踐來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學會不斷總結經驗,為下一次的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多采用逆向思維的思考方法來對實際方法進行創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我國的發展動力。在隨后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重新確定了創新、綠色和開放新理念,逐步將創新提升到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較高地位,這也是促進我國全局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中國融資結構與經濟的發展
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需要對促進經濟創新發展和中國的金融結構所存在的關系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來研究金融結構與經濟創新發展過程中所存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導中國的金融結構往市場的發展方向進行發展。在當前時期,中國的經濟已經迎來了巨大的轉變,逐漸向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相關的學者吳曉求認為,我國的經濟已經逐步向經濟強國的進程邁進,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具備高端的創新能力,而且還需要一個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能較好的處理好資源配置的現代金融體系。另外,根據三螺桿創新理論,創新發展需要與政府和大學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實現創新發展需要不單純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還需要將資本與金融進行融合,實現產業與市場的有機協同。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資本市場所扮演的是融資的主要渠道,所以他的優勢也就顯而易見,它能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點,并將獲取的利益進行時刻的共享,基于風險投資融資的長期機制,能夠使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順利進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這是市場化金融體系最明顯的優勢,但也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要缺陷。
在以往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企業債券與非金融企業的融資金額在社會總融資的占比上都比較低,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出我國在金融的改革上還是處于落后的狀態。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絕大部分的企業債券都是被商業銀行所購買的,所以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的融資金額在人民幣貸款的占比中就明顯更低。資本市場發展一旦發展速度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那么就會出現融資不足的現象,銀行也會因此積累了大量資金,大量私人資本無法找到有價值的地方進行直接投資,相關的一些投資渠道、資本所有者和投資對象信息都會嚴重缺失,導致金融危機的誕生。
對于當前所存在的這種融資結構來說,它的出現并不僅不能有效的促進新型產業的發展,還不利于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如果想要提高直接融資在融資上的比重,主要是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進。首先是堅定不移地推進上海和深圳股市的中小板在股票市場內的注冊制度,大力提高內部市場的透明度,并對其運行的操作進行規范,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其次,我們不僅要針對全國性股權的外部市場進行調控,規范其發展,同時也要對區域性的市場進行規范,提升其融資功能的全面性,不斷增加我國在高科技企業方面的數量,為更多的中小型創新型企業提供更為良好的融資服務,以此來促進我國創新型產業升級,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層次。第三點則是要大力發展中長期企業債券融資市場,對債券的融資形式進行不斷的豐富。最后一點是要多關注中小型企業信托市場的發展,時刻關注融資市場的動態,力求能探求出新的融資發展渠道,以此來豐富我國金融市場渠道的多樣性。
三、研究金融機構與經濟創新發展的關系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很多發展中國家通常會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獎勵有利于經濟控制和追求發展目標的金融體系。而這種銀行所主導的金融體系,恰好能瞞足這種需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金融體系也都是由銀行所操控的。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中的機構類型比較單一,如果按其職能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中央銀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人民銀行。第二類是經營性銀行,而這所謂的經營性銀行就包括了商業銀行和政策性的銀行。在這其中,商業銀行是經營性銀行的主要代表之一,而國有銀行又是商業銀行里面的另一大代表。第三類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這里面所包含的內容就比價廣發,主要就有在農村常出現的信用合作社、投資銀行以及一些貸款的公司等等。最后一類主要是準金融機構,在這其中就包括有股權投資基金公司以及一些通過融資來進行租賃的公司。與此同時,根據銀監會在2015年發布的相關報告中可以看出,到2015年底,中國銀行業的個法人實體將達到4200余家,在這里面大型的銀行占據了絕大多數。而我國以信托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為主要代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就存在明顯的落后現象。在目前情況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數量雖然還是比較多,但通過對比銀行金融機構的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來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負債還是處于較高的位置。
由于實體經濟部門在金融方面的融資能力具有較強的控制力,而金融體系恰好又是孕育于實體經濟之中,所以在必要的是要應該要將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進行相互間的結合,實現共同發展。我國的相關學者王國剛認為,我國金融體系是目前為止還是采取金融體系,但這種體系卻由于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發展的不良發展導致了投資風險復雜性的增加,隨著許多經濟運作被分解成多個缺少聯系的部門,這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部門之間的合作性,也因此直接導致了市場競爭力的下降。金融創新的來源主要是金融資金與部門之間的合作需求所產生的,他能在很多方面影響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但是當前這種以金融機構體系為主導經濟卻打破了各級金融資金和制造業之間的需求關系。同時實體經濟的分配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問題,抑制了我國金融的創新能力。
在國外,以美國為例,他們的金融機構主要是聯邦儲備體系為主。在這里面,風險資本投資為其核心的投資者,多種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也是一種市場主導型的機構。通過這種制度,能有效地支持了美國經濟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不斷豐富其創新的內涵。對此,實施創新發展戰略,中國需要借鑒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在鼓勵金融發展方面的支持程度,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調整我國的金融結構,全面促進小型企業的良性發展。同時,對于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等此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也要促進其發展,當然對于股權投資基金、融資租賃公司等準金融機構的發展也不能懈怠。國家的金融部門應該要適當的將全力分配給區域性的部門,讓他們更好的管理自身的機構;各類金融經紀機構也需要健康發展,迎接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挑戰。
四、經濟創新發展與金融結構的關系
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工具作為一種載體,它的發展也與經濟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改革開放進度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達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原先擁有的金融工具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這也就衍生出了不少新的金融工具,多種多樣的金融工具滿足了當前我國經濟主體的發展需求。但是針對我國當前我國金融經濟高度創新的今天,我國現行金融工具結構還存在很多問題,在經濟創新發展上的工具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與直接金融工具相比,我國銀行存款、貸款等間接金融工具還是較多,但類似股票這種直接金融工具還不能滿足金融市場參與者的金融需求。與資本市場金融工具相比,類似商業票據、回購協議為代表的貨幣市場類的金融工具還是很多的,而像股票這種資本市場金融工具顯然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比債券憑證金融工具與所有權憑證金融工具著兩者的關系,我們不難看出債券憑證金融工具相比于所有權憑證金融工具在形式上還是處于多樣化狀態;另外,通過對比原有的金融工具于后期衍生的金融工具的規模來看,原有的金融工具更為豐富,但發展衍生金融工具仍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所以在此階段,我國還需要對金融產品進行不斷的更新,解決目前所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現象,調整金融管理的模式,實現綜合化與混業化的經營模式相互融合,這不單單是實現經濟轉型的需要,也是創新我國經濟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 柴世民,孫文萍.鄧小平創新思想探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355-357.
[2] 孟衛東,佟林杰.我國三螺旋創新理論研究綜述[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