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昌
【摘 要】 我國地大物博,土地資源豐富,參與農業生產人員量大,農業發展速度較快,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農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同時,還應當大力發展農村的經濟,通過各種不同的經濟形式來進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式,并逐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 農業經濟 合作組織 農村經濟
1.前言
農業經濟組織的形式多樣,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包括專業生產合作組織、農業生產協會、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民經紀人等各種形式,經濟合作組織形式的作用,主要是為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經濟收入為目的的。我國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下轄的鄉鎮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較快,為地方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帶頭作用。
2.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局限性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且合作組織的特點是農民當家作主,由農民成立、管理,最終也是農民獲益,所以農民為了加強當地農業生產競爭力,建立起不同的合作組織,來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收入,但是建立的合作組織由于多方原因還存在許多的不完善。
2.1 規模較小。我國農村地理位置決定了村屯之間的人員分散、不集中,所以建立起來的經濟合作組織也受到資金、環境、信息等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從而使合作組織的規模小、覆蓋面窄,并且由于農村地廣人稀,信息不發達,人才缺乏,信息閉塞,從而使合作組織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在發展上較為緩慢。
2.2 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國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下轄的鄉鎮農村的各類經濟合作組織,由于建立時間不長,所以存在個別法律制度與管理機制不健全問題,并且大部分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無法與其他壟斷經營組織相抗衡,從而使購銷受到限制,所以法律制度亟需健全。
2.3利益分配不平衡。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成立后,農民的利益則與組織掛鉤,而合作組織在進行利益獲取與生產銷售過程中,只重視核心人員的利益分配問題,而忽略了外圍成員的利益,缺乏對農民利益的保護策略,從而出現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
3.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促進策略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主要作用,是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創造特色農業,所以對我國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戰略,根據具體情況應當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制約因素離不開資金問題,所以政府應當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制定相應的制度以利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與創新,利用土地優惠政策、資金優惠政策,結合各種配套的扶持政策,來加快合作組織的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所以對人才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給予相應的優惠待遇,設立專項資金,進行人才的培訓與管理,使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從而使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與創新水到渠成。
3.2 加大招商力度。農業經濟合作協會及龍頭企業,是帶動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組織,要發揮組織的帶頭作用,利用好農業經濟合作協會與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帶動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并提高對投資商的待遇,加大招商力度,引進資金,使各個農業合作組織間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從而來促進合作組織的不斷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的不斷提高。
3.3建全規章制度。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形式,是近幾年來在經濟的發展下不斷衍生出來,眾多的商家或個體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從而組織與建立起來的各種經濟合作體,所以在規章制度與管理措施上,還有待完善,所以對這部分組織或協會、合作社等團體,應當加強內部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實施規范化管理,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與總體要求,制定相關的章程,并完善起利益分配制度,對資源、勞動力、土地等進行合理分配,采取相應的合作形式,用科學的管理手段進行利益分配與管理,并發揮好風險預防機制,促進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穩定、和諧、規范、連續發展。
3.4 加強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農業合作組織的建立與發展,應當以農村經濟發展為中心,提高農業生產為目的,促進全體成員的利益做為共同承擔的風險與責任,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實現全體成員的共同致富路,是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要意義,所以要把全體成員的利益放在首位,促進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協調、平穩、持續的發展。
3.5 尊重農民意愿。農民在成立合作組織的過程中,一部分農民持觀望的態度,也有一部分農民具有超前意識,所以應當以自愿的原則,建立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對于加入后的農民,要堅持由農民當家作主,以農民為主體,為農民辦事,面向廣大農村,加強生產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發揮組織的作用。
3.6 稅收支持。農戶由于地域原因,所以農戶形成的組織或合作共同體規模較小,大多處于自產自銷狀態,所以在稅收上,政府應當給予政策扶持及照顧,減免農業生產稅收或個人所得稅,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對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
3.7 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農業生產品種繁多,類別充足,尤其是我國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下轄的鄉鎮農村的農業生產,即有糧食生產,又有養殖、畜禽業,又有食用菌、果樹、蔬菜等的種植基地,還有其他的農產品二次加工的產業,面對種類繁多的各種農業生產,單憑合作組織經營,是無法使各個行業均收到較好的營銷效果的,所以應當發揮各個行業的協會組織的作用,建立起不同行業的協會組織,對生產、經營等活動進行管理,從而促進不同行業的發展。
4.結束語
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途徑,主要是認清形勢,深化改革,借鑒目前我國各個合作組織的成功經驗為已用,結合自身特色與農業生產特點,來建立與創新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新模式,從而將發展的重點放在主導農業的同時,還應當不忘龍頭產業的帶動作用與優勢,發揮經濟合作協會的作用,從而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曙光.論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與農村經濟轉型[J]北京大學學報,2017(03):112
[2] 王劍.我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論壇,2016(08):32
[3] 劉東.完善農村經濟合作社組織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