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服務型政府”是當前中國各級政府正在研究的政府建設課題,建設服務型政府已成為目前我國政府改革的目標選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平臺和全新的視角,有助于進一步完善中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本文通過中國目前對服務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之處出發,結合我國提出的新發展理念,給出了當前形勢下我國服務性政府建設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服務型政府 建設 建議
一、當前我國服務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服務型政府”理念早在2004年3月由溫家寶總理提出,時隔一年,溫家寶總理在2005年3月5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再次提出。“服務政府建設”的含義是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新公共服務”指的是關于公共行政管理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1]隨著具有制度創新意義的廣泛改革的不斷深化,隨著國家應對東亞金融危機而轉向出口導向與開發內需并重的經濟增長戰略,隨著社會利益關系已在調整和改變,隨著公眾價值觀念的豐富化,多元化等等,這些都對服務政府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中國服務政府建設依舊存在著些許不足。
(一)公眾的公共服務意識薄弱
在服務型政府建設過程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公眾參與不足,公共服務意識薄弱。大多數公共都還沒有意識到“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性,所以大家的積極性不高,同時政府缺少組織相關的活動,為公眾提供參與的途徑不足。國家民主參與體制不健全導致公民無法參與一些國家的政策決議,領導層也很難做到征求最大多數人的意見。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解決,將導致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無法得到公眾的認可與與支持,進而出現人心渙散。公眾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也會越來越不滿意,這可能制約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核心目標—提供公共服務的順利實現。
(二)資源配置不均等,發展不平衡
在我國,公共資源配置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中央部委辦局之間,各省與自治區和直轄市之間、縣與縣之間、區與區之間、鄉鎮城市之間失衡,而且這些資源大部分集中于一線,二線和一般的城市,制度上也更為偏向大中城市。雖然政府也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制定出了相關政策,但是鄉鎮的完善程度還遠遠不及大中城市。另外社保,教育,醫療,公共實施等資源配置存在不均等發展,偏一點的地區以及鄉鎮區域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公共服務,政府也沒有提供更多的途徑讓公眾參與,所以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落后,公共事業發展也很緩慢,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沒有得到提高。
(三)公共服務機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管體制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政策制定出臺后,政府也立馬制訂了相應的公共服務機制,新發展理念下的服務政府建設應該要增添新的意義,從各方面調動一切積極因子,只為新理念下的服務政府建設。目前,我國的公共財政機制不完善、激勵機制不完善、付費機制缺失,缺乏有效的監管體制,市場競爭常常被扭曲,總的來說,政府在對公共服務提供效果以及消費者滿意度的監督方面還沒有進行充分的機制構建。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政策建議
(一)政府轉型,創新治理理念和體制
首先,政府必須轉型。政府基本職能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3]新發展理念下的政府職能不再只是包括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及社會保障職能,政府還要具有談判,購買和監督能力,而其中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能力是其核心內容。政府必須扮演更多的角色,承擔更多的責任。其次,我們必須摒棄原有的經濟體制模式思路,創新治理理念和體制。既要改變地方政府依賴中央政府的“等,靠,要”作風,也要改變中央政府“腐敗”作風。我們在分析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精髓時,制定出新的治理方式和理念,與我國的現有發展狀況相適應,促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順利實現。
(二)完善法律規范和制度保障
提供公共服務的順利實現,離不開法律規范和制度保障。以法律形式明確政府職能,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來約束政府的行為,規范公眾行為,將政府的職能,權限與行政方式嚴格置于法律規定的框架之下,要求政府部門及其人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七大報告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和全局出發,我們在服務政府建設的過程中更應該融入新理念因素,不斷完善法律規范和健全相關的制度保障。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化,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和復雜化,這就對國家行政管理的方式,內容和范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政府通過自身調整以適應不斷的變化,而政府為了有效地建設服務型政府,開展政府活動,也不得不進行自身的變化,不斷的研究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美)羅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劉俊生譯)[J].中國行政管理協會,2002(10):41-44
[2] 白魯恂.政治發展的諸方面[M].布朗公司,1966:43
[3] (澳)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張成福,王學棟譯)[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04
作者簡介:段麗莎(1993年-),女,漢族,湖南省郴州市,碩士研究生,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行政管理方向